我要好好写作,从现在开始

当朋友再次华丽丽晒出自己的稿费时,我承认我心动了,忍不住地点开了对话框,准备拜师。

朋友收到询问,直言问我:你为什么要写作?或者说,你觉得写作有什么用?

我被问蒙了,说实话,弹开对话框的那一刻,我真没想这些,只是单纯被“变现”心动。但被发问后的我,还真忍不住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要好好写作,从现在开始

想想自己在日常阅读中,有时会产生很多共鸣和想法,想要记录却不知道从何下笔;

想想自己在外出游玩时,会触景生情地想要抒发情感,心上却没有好的语句和词汇;

想想自己翻看朋友圈时,别人那斜杠青年的知识变现,那股羡慕的“柠檬酸”还真难忘;

……

原来,写作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多多,而我却一直被困扰着。《精准写作》认为:“写作不仅关于沟通表达,它已经是未来必备的能力。”深表认同。

这本书是由2020年金鼎奖非文学图书奖得主洪震宇老师编著出版。书中作者把写作能力拆解成体系完备的20堂课,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每堂课后都设有专业练习,他旨在逐步引导写作者站在读者的立场思考,精准捕捉读者的痛点与期待,并通过刻意练习不断修改的方法使文章满足读者需求,最终达成写作的目的。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的实用性和精准性,他也入选博客来诚品书店,年度畅销前100名。

我要好好写作,从现在开始

“写作是作家的专利吗?”不,写作是每个人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必杀技!我要好好写作,从现在开始。

01写作之美,需赏

生活先于文学,就像干活得先有材料一样。山里没有丰富的大理石,世界上千姿百态的像也无从谈起。——布鲁斯

作家王小波曾说:“写作是一种趋害避利的危险行为。”在他的记忆中,好像世界上有名的作家都过着凑合,甚至成名前凑合都算不上的日子。可是她依然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这份“危险事业”中。这是为什么呢?

归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写作独具魅力。放眼望去,国内很多各领域大家都是写作高手。伟大领袖毛主席笔下的《沁园春·雪》成为世人口中的千古绝唱;杨澜笔下的访谈录变成很多人重视信心的明灯;俞敏洪则用切身经历告诉人们:“想过”不如“做过”,只要你肯坚持,一切终将值得……

我要好好写作,从现在开始

据不完全统计,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写作列为了必修课程,在哈佛大学只要进入该校就读的学生,不论学什么课程,都有一门必修课,那就是写作课。

写作,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人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其逻辑思维及材料组织能力,最终通过知识的积累,实现一个全面素质综合提升的目的。会写作的人,无论从知识体系还是个人条理性都略胜他人一筹。正是因为写作的魅力无限,它也不再是文科生的游戏,而变成了文理兼备的必修技能。

心情喜怒哀乐时时,写点文字抒发下情感;完成目标时,写点文字见证下高光时刻;外出游玩时,写点文字记录下点滴记忆片段。

写作不一定要有很强的天赋和文化功底,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提笔成为“写作达人”。

02写作之法,需练。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我连书都没读几本,文字功底很差”;或者你会说:“我没有写作天赋,不善表达。”

我要好好写作,从现在开始

其实我想说:写作真的是个技术活,只要你肯找方法,苦练习,人人皆可圆梦。

高尔基说过:“我在提笔写之前,总要给自己提出三个问题:我想写什么,如何写,以及怎么写。”

每个提笔都应该有所目标;每个落笔都应该有所旨意,写作,除了私密的个人日记,其他都应该有方法,有技巧地去抒发和撰写。

洪震宇老师就深知这一点,将写作的各种技巧以小课堂形式融合在这本《精准写作》书中。他以主题力、重点力、结构力、情节力、观点力、标题力、开场力、结论力等8种写作能力全面向大家讲解了如何写作。

我要好好写作,从现在开始

我要好好写作,从现在开始

写作中要慢中求快,切不可灰心!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铁站锤上二十次。——布瓦洛

任何事都不会一蹴而就的成功,写作同样如此,它需要不断反复地练习,只要寻对方法,下到苦工,别人可以,你也一定可以!

03写作之情,需传。

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很满意的文章却无人问津;我们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内容却没人来看,我们疑惑着,纠结着,甚至质疑着自己的能力。

其实,这时候,你应该反思的不是能力而是角度,也许你并不差的文字只是选错了方向,陷入了一种盲目的“自嗨写作”。

作为写手,一定要明白,除了你不想公布于众的私密日记,其他文字的阅读对象都是读者。你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句,都应该是从读者角度出发,考虑对方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接纳。

《精准写作》书中提过:“写作就是满足读者的服务业,要想让读者重视你的文章,就要写出满足他们需求与期待的内容,帮助他们理解你的那文章。”

我要好好写作,从现在开始

就像悲伤的人不能读懂你的喜悦;愤怒的人不能动动你的平静;被生活摧残的人,同样不能理解你的风花雪月。

如果想要自己的文章可以跟读者有所互动,唤起共鸣。那么你必须也一定要做的就是“共情”换位思考。多多考虑读者想要什么样的题材文字,是干货满满,还是触动心扉;是经验交流还是取悦逗乐。只有及读者之所需,才有可能快速抓住读者心绪,让他们甘愿跟着你文章内容的跌宕起伏而“喜怒无常”。

罗兰说过:“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写作这件事很美,需要欣赏;写作这件事不难,需要练习;写作这件事深情,需要用心;写作这件事不晚,从现在开始动笔刚刚好!

精准写作:20堂写作思考力训练课 ¥38.4 购买

(本文完,图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拾月屿,愿与您品生活,聊共鸣,同成长,看人生。欢迎关注~

#遇见好书##写作##我要上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思考力   目的   鱼骨   精准   共鸣   读者   重点   能力   文字   结构   标题   方法   内容   主题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