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给家长的建议

我不是家庭教育专家,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我之所以敢在这里和你聊天,是因为我是一个父亲,我比大多数家庭多了一个孩子。

俞敏洪给家长的建议


我有两个孩子,女儿13岁,儿子6岁。当然,我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因为我儿子是在我妻子出国留学的时候出生的。这样,我有了教育女儿和儿子的经验。我能在孩子身上看到很多问题,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正。

之所以能在这里谈论我的家庭教育,是因为我接触了太多的孩子。从我开始在北大教书,一直到我开始经营新东方,现在已经有700多万学生从新东方走出去了。我见过许多快乐的学生和许多延迟的学生。我见过很多父母因为孩子的成功而感到无比幸福,我也见过很多父母因为孩子的不成功而不幸福;我见过很多贫困家庭最后因为孩子有出息而过得幸福;我也看到很多亿万富翁家庭,最后他们的父母甚至因为孩子的问题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很多家长告诉我,余老师,我会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你,只要你能把我的孩子变成正常快乐的孩子。我经常跟他们说,你现在说这个已经晚了,因为孩子从出生到18岁基本都是定型的,一切都要在18岁之前完成。

中国有句古话:3岁看起来大,7岁看起来老。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大的转型期,从农业社会到商业社会。如今,中国对商业伦理和商业伦理本身的理解并不完整,中国人在商业社会被绑架的现象比比皆是。

很多小企业都陷入了这样的恐慌,我们应该如何在这样的恐慌中教育我们的孩子?比如,我们真诚地教育孩子,但孩子真诚之后,却在外面被别人欺负;我们教育孩子要善良,结果发现好孩子不被社会认可。我们会反思是否应该教育孩子更加投机取巧,更加凶狠。

我们成年人做的一些事情,有时候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不好的东西展现给孩子,对孩子自身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的政策有问题。 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品格教育 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家庭教育时代。社会和家庭都有标准,这些标准可能是错误的标准。例如,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上前五名。

如果孩子能考上北大、清华,就成功了,在哈佛、耶鲁更成功。虽然这是一个标准,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标准。为什么错了,因为它最后成了家庭的唯一标准。孩子的成长标准有很多,比如性格是否高尚,性格是否健康,做事是否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落地时是否敢爬。

在中国目前的社会中,成功仅限于一个特别狭窄的范围。对于孩子来说,高分好成绩是标准;五六岁会弹钢琴的孩子会得到奖励。在我们中国的成年人世界里,成功的标准从来不是一个人有多少真诚的朋友。

我们成人世界的标准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财富。 我深深地沉浸在这样的痛苦中。很多人见到我后第一句话就是:“余先生,你现在在中国富豪榜上!”没人会说:“余老师,你人品好。”第二句话是:“作为新东方的掌门人,新东方非常赚钱。”

如果有一天新东方破产了,我没钱了。有人认为我成功了吗?如果我变成一个身无分文,必须自己赚钱的人,就会有人过来告诉我:“余老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当时觉得这个人是我真正的朋友,真正认可了我的成功。我个人认为我是一个成功的人,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我赚钱了,而是因为我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内心没有邪念的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做过伤害别人的事。当然,有时候说一些伤害别人的话是有可能的。有些话脱口而出,别人会觉得不舒服,我可以向他道歉,但我肯定没有做过什么有害的事。

我认为我成功的第二点在于我乐于助人。其实不管一个人处于什么位置,他都可以帮助别人。现在我有条件向甘肃地震灾区捐款300万元,为甘南建一所新东方希望小学。

我很乐意帮助他们。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你也可以帮助别人。每个人都认为做事需要自己的天赋,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劳动。我做农活和家务。

14岁时,我获得了我们县的插秧冠军。17岁那年,我是县里一名优秀的手扶拖拉机手。我父母的努力驱使我努力工作。我的成绩一直不差也不差,老师一点都不关心我。但是我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打扫教室。

到了北大后,养成了每天打扫宿舍的习惯,持续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有安排过卫生值日表。除此之外,我每天都背着宿舍里的食堂给同学打水,把它当成一种体育锻炼。所有人都看到我习惯了打水。最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有时候忘了打水,同学说:“余洪敏怎么不打水?”但是我不觉得打水是坏事,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很自然的。有人说我傻,有人问我这样打水有什么好处。我相信会有好处。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它的回报可能会在今年或10年后出现。

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在同一天要求得到回报,那你一定是个势利小人,心胸狭窄的人。不求回报,总会有回报。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周围的人会认为你是一个好人。他们能帮助你而不伸出援手吗?

当然,我打水的时候,没想到他们会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帮我。但10年后的1995年,新东方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我想找伙伴,所以去了美国和加拿大找同学。

然后,为了引诱他们回来,我特意换了很多美元,每天在美国慷慨地花钱,试图让他们知道自己在中国可以赚钱,我想这大概会让他们回来。

后来他们回来了,却给了我一个很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余洪敏,我们回来给我们扫了4年地,打了4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精神,所以你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吃。”这些人的参与,为新东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东方还会继续成长,成为美国的上市公司,做成今天的规模。

从我的经验来看,我想告诉我的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外面闹事,别人指责你的孩子时,他们会说:“这个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们不会说老师教不好,新东方外语教不好,叔叔阿姨教不好。人们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一文不值。

问题肯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长大了,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孩子的成功与父母家庭教育的正确性密切相关。我们教给孩子的是性格和道德。

我们是否教育好孩子的性格和道德是他们一生成功的关键。只要他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他一生都会过得很顺利。

父母可以想想,你是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还是一个处处有人守护的人?很多家长都在教育孩子要小肚鸡肠,要占别人便宜,要想办法超越别人,要踩在别人身上。

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懂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你给孩子的是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 我女儿现在的学习水平处于中等,但我从来没有以此作为她努力的标准。

我和妻子的教育理念相反。老婆不进前5会生气,我正好相反。当我女儿15岁时,我非常高兴。我每次都会对女儿说:“你看你们班40个学生,你15个,后面还有25个人。

你有多厉害!”从孩子的一生来看,你孩子的成绩好坏,和他考上北大还是普通大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是性格问题,谁跟他的人有关系,谁就真的能把孩子的距离拉大一辈子。

性格的建立来源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逃不掉的。我们向孩子要求的没有实现,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做到。

比如家长打麻将,骂孩子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当父亲说“我不值钱,你想和我一样不值钱吗?”孩子会想,如果你说你没出息,我觉得你打麻将很开心,没上过大学也很开心。

为什么我一定要上大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但是我在树立榜样方面有很多问题。我的工作是使用电脑,但是当我打开电脑时,我女儿会认为我在做其他事情。虽然我告诉女儿我在工作,但女儿不相信。

我没办法。后来只要女儿学习,我就拿一本书在女儿旁边读。因此,其中有一种规则感,榜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父母对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不识字,但父母的优点成了我的评判标准。我以我父亲为例。我的父亲是一个木匠,一个造梁工,他是我们方圆15英里的专家。

我父亲是一个开心的时候可以不花钱的人,因为架梁家族的每个人都想买饮料,开心的时候不需要钱。因为拿不回家里的钱,我妈和我爸吵了一架。

我父亲很强壮,我母亲很瘦。结果我妈总是打我爸,他爸从来不还手。我从父亲那里了解到,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很冷漠,从来不会伤害我的母亲。

我妈妈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有时候我说话会觉得不舒服,但是我爸爸从来不回他的话。所以,不管老婆怎么骂我,我都没有回嘴。

我想我应该向我父亲学习。我父亲的慷慨已经成为我的优势。妈妈给我带了更多的东西,我从小就学会了两件事。第一,勤奋勇敢。城市的父母让孩子勤劳勇敢,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很多人会说我们的孩子太忙了,没有时间学习功课。他们怎么能勤劳勇敢呢?我帮他做所有的家务。他有多努力和勇敢?虽然我现在处境很好,但我仍然努力让我的孩子勤劳勇敢。

不像我那个时候,不工作会饿死,农村环境注定不经我爸妈告诉就搞定了。 我妈妈带给我的第二件事是准备好帮助别人。

我妈妈是一个特别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首先,下了一场大雨。那时候我八九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那时,家家户户都在晒玉米。我妈带着我姐,我,我爸和我们家四口人一起从邻居家把米都拿回来。

当我们想收大米时,我们发现大米已经湿了。当时我不是很懂,所以我妈跟我说了两件事。首先,当别人有困难时,你必须帮助他们。

他们家没有人。如果我们不帮助他们,他们的食物一年后就会变湿。其次,如果邻居之间相处不好,遇到困难也不可能互相帮助。

我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远亲不如近邻”。第二件事,有一年,伙食很差,我们家还剩不到20斤的粮食。我妈妈实际上把一半的食物送到了邻居家。

当时我很不情愿,但妈妈说:“没什么,我们家人少。也可以吃拌米饭的蔬菜。有很多邻居没有饭吃。不给他们饭吃,就有人饿死。”从那以后,这个家庭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好,经常主动帮助我们收获,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是好人。

到现在为止,我妈妈是我们村最受尊敬的人。 做任何事,你都要考虑我是否伤害了别人。例如,我们成年人有时喜欢在背后说邻居和同事的坏话,我们说的时候不会回避孩子。我和我老婆就有过这样的情况。

我们讲了哪些人人品好,哪些人人品差,哪些人小气,哪些人不小气。结果有一次女儿放学回来,跟我说她班上哪些学生好,哪些学生不好,哪些学生小气,哪些学生势利。我告诉女儿,我不能说同学的坏话。

我的同学每天都和你在一起。如果他们有你认为的缺点,你应该记住他们。更重要的是,你应该学习同学的优点。女儿马上问:“你跟你妈在一起的时候,不是说很多叔叔阿姨吗?为什么我不能说同学的坏话?”一句话让我哑口无言。

从那以后,我和妻子定了一个规矩。不能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缺点,但一定要说对方的好话。 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情绪教育 如上所述,现在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其次是进行情绪教育。

我女儿天生内向,是个安静的孩子。儿子性格外向,每天爬上爬下好几次。女儿做事慢,儿子不耐烦。这些都是自然差异。除此之外,孩子的智商也不一样。我还没有看到女儿和儿子的智商有什么差别,因为他们的年龄差距比较小。

我们会发现,在一个班级里,有些孩子总是第一或者第二,智商真的很高。而我们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间,甚至在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该怎么办?孩子不一样,但只要你的孩子没有达到白痴水平,只要能正常进入课堂,就能做出重要的事情。

比如胡雪岩只上过两个月学,但最终却成为了最有权势、有远大抱负的商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是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这个协会有1000多名企业家。其中不到20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复旦大学。剩下的都是普通大学的毕业生。甚至还有农民、工人、大学生、中学生等等,但他们都成为了成功的企业家。因此,教育只能决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切。

我们的父母必须有能力督促自己的孩子取得进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自尊心不受伤害。你应该确保你的孩子很高兴获得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这样他们会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美国电影《追求海蓓娜斯》中的主人公是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他曾经很穷,家里很穷,没有上过大学,靠卖东西为生。有一次,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遇到一个微笑的人,他是一名股票经纪人。

他认为自己是一名快乐的股票经纪人,所以他试图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后来,他在股票经纪人培训班上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开始看不起他。后来他发现自己玩魔方玩得很好,而这个人恰好也有同样的爱好,于是被这个人的魔方技能深深吸引,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这个人获得了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股票经纪人的机会,实现了亿万富翁的梦想。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人拍摄的。在电影的最后,这个人花了半个小时讲述自己的故事。

他激励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挣来的。如今,父母对孩子非常宠爱,想给什么就给什么。

比如孩子看中一个玩具,父母不买是不会走的,最后父母只能买了。所以孩子有这样的心态,只要他坚持,父母就会让步。

在给儿子买东西之前,我会分析他想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我就不买了。如果合理的话,我是不会轻易买的。

我必须让我的孩子完成一项任务,然后再给他买。例如,当我女儿在国外上学时,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

我家虽然有台式电脑,但是用笔记本电脑更方便,家里也不缺钱,不给她买是不对的。我告诉她爸爸肯定会给你买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现在你是一个大男孩了,你需要努力工作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如果她能背出30篇新东方的英语励志文章,就给她买。

结果不到两周,她就烂熟于心,于是我给她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这种教育让孩子学到了只有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把喜欢的方式变成了她做另一件事的动力。

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无限的潜能——鼓励教育 我要讲一个如何鼓励孩子的故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初中开始学物理的时候,物理成绩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师和他交谈,告诉他要好好学习物理。学生说我不喜欢,但是学不好。老师很聪明。

他告诉学生,其他同学都考了60分,你下次只需要考9分。学生们一认为我可以通过考试,就同意了。结果,他们在下次考试中得了28分。虽然分数是28,但是老师还是没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因为还是不及格。这位老师很聪明。她要求全班在上次考试成绩和这次考试成绩之间做一个减法。上次考试是90,这次还是90,一减是0,上次是95,这次是93,一减是﹣

2.老师把两次考试所有学生的分数差写在黑板上,问了一个问题:“哪个学生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某某,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因为只有他进步了20分。这种鼓励方式不仅是侮辱,更是激励。

这个学生立刻兴奋起来。他认为不管我考48、68还是88,全班都会进步最大,我还有无数的提升空间。当老师做了一件聪明的事情时,孩子觉得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从那时起,这个孩子开始喜欢物理,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老师的教育很重要,但父母的教育更重要,因为孩子更注重父母的言行。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后一名,你会如何对待你的孩子?大多数父母的反应是打骂。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如果没有办法,他就会得0分。你会怎么做?你一直伤害他,最后他可能会停止学习。

我建议家长朋友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差距有多远。不上大学的孩子不是一辈子都变得一文不值吗?绝对不行!就像我刚才说的,只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无论做什么都是有希望的。我可以举我自己的例子。高考,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都没考上。我花了三年时间和同学打了一年仗。

我北大毕业的时候,班里有50个学生,我是班里倒数第五,但成绩并不妨碍我走上自己的事业。 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绝对不是你小学大学的成绩决定的。分数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他们一文不值。

要求家长改变判断成功的标准。孩子的高分是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永远不要把它当成必然的标准,更不要说是唯一的标准。否则你的孩子会受无数的伤,因为任何考试都只有一个第一名。如果一个班有40个学生,除了第一个,其他39个孩子都傻吗?他们都是失败者吗?绝对不行!所以,我有一句自嘲的话:其实要成为第一名并不容易,因为他走得很辛苦。看前面,没有人追他。

看后面,全班都在追自己,追得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也没什么可做的。能成为最后一个是多么幸福。向前看的时候,你们都是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当你回头看的时候,没有人追你。你想让这种生活变得多么聪明!

当然,这种观点不能告诉孩子。你必须学会如何鼓励孩子。这次,我会鼓励他参加倒数第二次考试。这一次,他会拿20分。下次,我会鼓励他拿30分。

不要谈论你的孩子。他这次得了60分。你告诉他下次得90分之前不要进屋。你这么说,当然有些孩子会努力学习,但是有些孩子拼尽全力也考不到90分,那他该怎么办呢?难道真的让他进屋了?你必须让他进屋。如果你让他进屋,就意味着你不守信用。

孩子们以后会知道的。我父母不守信用。那我以后就不管了。反正他不会让我进屋。我父母被孩子们刺伤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清楚地记住,千万不要让孩子喂你,也不要给你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教育孩子和驯养动物完全一样。

如今,许多父母不如动物园里的动物驯兽师。训练师训练动物有两种方法。一是鼓励,绝对鼓励;第二,限制,甚至惩罚。我曾经问过一个驯养海豚的驯兽师,为什么他训练的海豚能跳出水面,钻过这么高的圈子。

他说海豚刚开始做不到,就先把这个圈放在水里,训练好的海豚钻过去会给一条鱼吃,没钻过去的就不给吃。海豚也不傻。

它们很快就明白了如何吃鱼,然后海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当然,动物不可能像我们一样聪明。比如我告诉你,你钻透这个圈子,我就让你去北大,你肯定会钻透,因为你知道这个东西对你有好处。

海豚不知道利益的关系,但是海豚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我钻过这个圈子,我就会有鱼吃,如果我不钻过这个圈子,我就会挨饿。然后驯兽师把圆圈抬出水面,让海豚继续钻。海豚发现圆圈不在水中,所以它们不得不跳过它。

渐渐地,圈子不断完善,大概需要10-20次。兔子跳圈的训练大概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你有没有注意到,在看海豚表演的时候,任何一只从那个圈子里跳出来的海豚都会游到驯兽师那里要鱼,因为它知道每次跳都可以吃。

从上面海豚的例子中,父母应该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鼓励和限制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孩子得了0分,你应该鼓励孩子下次得10分。当孩子觉得10分很容易拿的时候,可以加上一些条件。

比如孩子爱吃麦当劳,你可以以此为诱惑,答应他拿到10分就带他去麦当劳,然后一点一点加孩子的分数。比如孩子考了60分,千万不要说下次考90分,或者骂孩子。你要告诉孩子60分就好。如果你下次能考70分,我就不跟你同学比了。我只看到你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这个孩子的分数会以一种微妙的方式上升。

每次他上去,你都应该鼓励他。当分数较低时,你应该告诉孩子这可能是一个偶然的错误。爸爸妈妈支持你,不要伤害孩子的学习热情。

在鼓励的同时,父母也应该为孩子制定规则。我儿子非常喜欢冰淇淋。我妻子每天让他吃很多东西,他的牙齿坏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所以规定他一天只能吃一个雪糕,饭后半小时必须吃。我儿子刚刚4岁多,不知道半小时是什么。

我告诉他,长针花了半个小时才能到达任何地方。儿子看了一会钟,半个小时看了100多遍。我终于熬了半个小时,迫不及待地想吃冰淇淋。第二天变成了十几次,第三天变成了两三次。第四天,他知道自己反正一时半会儿吃不下,就去玩了。

当他想起吃饭时,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只要是正确的事情,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给孩子立规矩。规定好了以后,家长千万不能随便改,改了就有问题了。 最后,我想谈一谈父母会犯的另一个问题,叫做天赋综合症。

父母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小天才。其实这是他们的虚荣心。中国父母会犯两个错误。首先,他们做不到的一切都会让孩子学习,希望孩子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所以很多家长强迫孩子从小学开始学,这是没有意义的。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慢慢长大。我女儿非常喜欢弹钢琴。她5岁开始玩,玩的时候就变了味。她每周都去上课,每次坐一个小时,消磨了她所有弹钢琴的兴趣。我女儿不想学,但我妻子强迫她学。我问我老婆,你孩子10岁就过了钢琴10级。

她10岁以后会学弹钢琴吗?如果她10岁以后不学习,那她1岁到10岁学钢琴有什么用?如果你不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伟大的钢琴家,那么你让孩子在10岁的时候通过10年级的考试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你让孩子这样学习,让她对钢琴失去了兴趣。她一点也不喜欢弹钢琴。我和女儿说,爸爸不会强迫你学习,也不会让你参加考试。我父亲后悔他这辈子不会演奏乐器。演奏乐器可以缓解抑郁。学钢琴原则上不是让你考等级,而是帮你找一个表达感情的渠道。你将来一定会进入社交圈。

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时弹钢琴伴奏,你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不想学,能保持现在的水平吗?我女儿其实很喜欢钢琴。当她厌倦作业时,她弹半个小时的钢琴。从那以后,她每周和老师一起学习一次,她对学习钢琴越来越感兴趣。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性格教育,其次是情绪教育,第三是鼓励教育。最后,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吃苦。

最后,我想告诉我的父母和朋友,你把你的一切,你的生活,你的财富和地位都给了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幸福。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在达到目标后享受快乐和满足,孩子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新东方   驯兽师   家长   家庭教育   海豚   教育孩子   性格   父亲   女儿   父母   同学   老师   建议   孩子   标准   学生   俞敏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