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祖宗十八代,到底是哪十八代?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

“祖宗十八代”听着总是像骂街。但就普遍理性而言,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孝悌长幼尊卑一直贯穿其中。

几千年以来,家族文化滋养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宗族文化中,亲戚关系能够条理分明地表达尊卑有序。

奇怪的是,为什么骂人总是往上追溯十八代,不是十九二十呢?


我们常说祖宗十八代,到底是哪十八代?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


祖宗十八代的起源


祖宗十八代,最早要从春秋战国说起。


当时秦楚两国联姻结盟,从秦穆公到秦惠文公一共有十八代。就是在第十八代——秦惠文公时期,秦楚两国关系破裂,战争随之爆发。


到了秦武王时,十八代的联姻关系也中断了,于是秦王派了巫师写下诅楚文,诅咒楚王违背盟誓,祈祷秦国打败楚国。


我们常说祖宗十八代,到底是哪十八代?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


诅咒文的古文就不提及了,大意就是说,楚王违背祖上盟约,破坏两国世交,攻打秦国,对不起祖上。文中提到了“十八代”,“祖宗十八代”说法也就由此诞生了。


到了东汉时期的字典《尔雅》上,这个词被定义下来,说的是自己上九代、下九代的称呼。


十八代具体叫什么?


我们常说祖宗十八代,到底是哪十八代?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

鼻祖(始祖):九世祖。古人认为怀孕的时候鼻子是最先成型的,所以始祖也被称为鼻祖,指的是第一或者创始者,也用在各种文化流派、事业的创始人上。

远祖:八世祖。顾名思义就是跟自己很远的祖先,能够知道的信息非常有限。

太祖:七世祖。指的是相隔太远的祖宗。

烈祖:六世祖。烈通列,有列举、列位的意思,指往下排列的祖宗,但是又被太祖还近一点。

天祖:五世祖。天的本意是头,头在身体的上面,天在地的上面。所以天祖说的就是比较高的祖先。

高祖:四世祖。高,本意是楼台的高大形状。高楼比地高,比天低。

曾祖:三世祖。指的是自己隔两代的祖宗。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我们常说祖宗十八代,到底是哪十八代?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


自己:作为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自己是包括在十八代里面的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子丑寅卯,子在地支中处于第一位,寓意子孙有条不紊的繁衍下去。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孙子由“子”和“系”组成,讲的是血缘的传承。

曾孙(重孙):三世孙。曾通增,就是在孙子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辈。

玄孙(元孙):四世孙。玄字有二层意思:一是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无穷变化。二是很远,看不到结果。喻意是永无穷尽。

来孙:五世孙。古人七十岁机已经是“古来稀”,所以基本是看不到这一辈的孙子了,属于“未来的孙”。

晜孙:六世孙。晜古代同“昆”。《尔雅·释亲》:“父之晜弟。又,来孙之子为晜孙。注,晜,后也。”

仍孙:七世孙。“仍”有因袭、沿袭之意,仍孙是指沿袭、一脉相承下来的孙辈。

云孙:八世孙。云,在空中非常缥缈遥远。

耳孙:九世孙。比云孙还遥远的就只能是有所耳闻的了。还有另一个说法,古人认为肚子里的婴儿耳朵是最后成型的。对应了前面的鼻祖。


我们常说祖宗十八代,到底是哪十八代?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


说到底,祖宗十八代的意义,虽然诞生在交恶的语境下,今天也大多被用在交恶的语境汇总,但这些称呼更深的意义,在于炎黄子孙千年的寻根情节,家谱加载了先人的丰功伟绩也记载了先人耳提面命,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尔雅   秦国   祖宗   孙子   楚王   祖上   太祖   始祖   鼻祖   语境   先人   中华文化   本意   古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