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600年砾山孔氏祠堂祭孔

说到孔庙,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地名就是山东曲阜,其实随着历史发展和人口迁徙。孔氏已经分布在全国各地。


几千年来,以孔子、孟子为主的儒学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600年前,孔子后裔来到了杭州的义桥镇山后村,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繁衍子孙,从此,儒学文化便在这里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孔氏子孙们祖祖辈辈在这里打拼,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里居住的孔姓子孙逐渐向富阳、袁浦、石门、闻堰、长河、进化等地繁衍。


萧山600年砾山孔氏祠堂祭孔


9月28日上午,萧山区在义桥镇山后村砾山孔氏祠堂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祭祀典礼,研学孔子学说,传播儒家思想,弘扬传统文化。


这是萧山区召开文化大会以来的又一文化盛会,也是萧山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和文化强区建设的有效实践。


萧山600年砾山孔氏祠堂祭孔

萧山600年砾山孔氏祠堂祭孔

祭祀现场,来自义桥实验学校、渔浦小学、毓秀学校的100名学生代表展示作揖行礼、诵读论语、抄写三字经,以满满的仪式感,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


据了解,砾山孔氏祠堂最早建于1368年,距今648年。2015年,祠堂在原来旧址重建,重建后的祠堂占地1.5亩,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三进两厢,前厅两边为管理房,中厅为议事厅,后厅为供奉圣祖及历代先祖的享堂,是一座外观典雅、布局合理、结构精巧的宗祠。


本次祭祀典礼由萧山区委宣传部、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义桥镇联合主办,由萧山区儒学学会、萧山孔子学堂和义桥砾山孔氏宗祠共同承办。


萧山区儒学学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大力传承、弘扬儒学、国学文化。学会重点打造了以儒学“三进三送”、萧山孔子学堂、讲师团、文化研究室、祭孔典礼、示范基地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儒学发展体系,被全国儒学专家誉为儒学基层发展的萧山模式、萧山典型、萧山样板。


萧山600年砾山孔氏祠堂祭孔


补充


秦时期,孔氏族人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南地区。


秦汉以后,孔姓很快散播到河北、山西、湖南、广东等地。


三国两晋时,迁移到浙江、江西东南地区。唐宋时播散到全国各地。清朝初期进入台湾地区。孔子单传七代,四十八代孙孔端友,1128年南迁。


宋朝时期,孔姓大约有2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70位。


孔姓第一本省是山东,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66.5%。


明朝初期,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孔姓后裔分布于冀、鲁、豫、苏、皖、鄂等地。


清朝以后,孔姓子孙已遍布全国各地,还远播海外。


20世纪末,孔子后裔已遍及世界各大洲,其中,以韩国朝鲜、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数量较多,英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有一定数量的孔氏族人。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孔氏传说

关注→【族谱网全媒体号】←每天才能收到推送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祠堂   洪洞县   孔子   宗祠   氏族   儒学   山东   后裔   祭祀   子孙   传统文化   典礼   山区   地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