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家族里修祠堂时,外嫁的女儿必须出钱?是不是重男轻女?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是越来越好了。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在农村或者说宗族观念比较强的城镇,很多人都有修祠问宗的想法。


但引起争议的,往往是女性在族谱和宗祠修建中的表现,或者说,是当地宗族对他们的要求。


其中很常见,争议也非常大的一点,就是“修祠堂时,外嫁的女儿是不是必须出钱?”。


南方家族里修祠堂时,外嫁的女儿必须出钱?是不是重男轻女?


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从祠堂的意义说起。


祠堂的意义是什么?


祠堂是父系社会关系为主下,所产生的一种姓氏文化,祠堂的作用有很多。


一般来说有祠堂也必会有族谱,族谱会记载着自己姓氏各代的祖先。后人可以从族谱上追溯自己祖先来自哪里,在传统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祀祖先,表达着对祖先的思念及感恩。


祠堂也有记载着家风、家训,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


南方家族里修祠堂时,外嫁的女儿必须出钱?是不是重男轻女?


虽然在法制健全的现代农村,有些处罚可能已经过时,但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培养出三观正的族人。百千年传承下来的家风,旧则旧矣,总有其可取之处。


而由宗族家风带来的约束,使得后代族人心有敬畏,为人处世方针以遵纪守法,不违祖训为准则。祠堂也是族人举办结婚、丧事、过寿等重大酒席的场所,利于族人之间的感情维护,也利于族人团结、互助。


出嫁的女儿,也一定要出钱修建吗?


在传统的祠堂文化当中,是由男性为主导,祠堂里所放的先人牌位,都是属于同氏姓的男祖先,出嫁的女儿,她们在百年之后,是不入祠堂的,并且在族谱上也不会有过多的记载。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是重男轻女吗?


其实并不是,出嫁的女儿,她们虽然不能入娘家人的祠堂,但她们可以跟随着自己的丈夫,受到后代的供奉。


南方家族里修祠堂时,外嫁的女儿必须出钱?是不是重男轻女?


虽然现在有些地方早已破除了,女人不能入祠堂、不能入族谱的封建讲究,但出嫁的女儿其实没有必要在娘家人入祠堂。


想想母亲的兄弟后代,一般也没有给自己姑姑祭祀的习俗。


另外,祠堂不单是体现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也代表着后代对祖先的情感表达,更是象征着亲情之间的团结。


再者


一个祠堂的修建,整个家族的男丁捐赠出来的钱,都不足于支撑修建所需要的费用,那就说明,这个家族的人丁并不兴旺、或族人普遍不富裕、或祠堂的修建盲目地攀比,追求豪。


这样的祠堂,有违传统祠堂所存在的意义,因为它已经给后代造成了经济上的压力。


南方家族里修祠堂时,外嫁的女儿必须出钱?是不是重男轻女?

祠堂的修建,或许该这样做


祠堂代表着整个家族曾经的荣耀辉煌,谁不是名门之后呢,往上数几代,自己家族肯定会有一个辉煌的人,是家族人的榜样。


但随时间长了,每个家族、每个家庭所面临的情况都不一样。


修建祠堂应该要量力而行,如果能力有限、却好大喜功大修特修,只会给族人增加经济上的负担,祖先也不需要自己的后人,用这种方式,修建祠堂。


不论后人条件如何,祠堂的捐钱金额方面,应该是要以自愿为主,而不是强制分摊,更不能连出嫁的女儿都不放过。很多地方都会为认捐设置红榜,设置排名,确实是个可取之法。


南方家族里修祠堂时,外嫁的女儿必须出钱?是不是重男轻女?


最后


现在农村祠堂的存在与迷信、重男轻女无关,祠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祠堂是国人对祖先敬仰的一种体现。想对祠堂进行修建,是要根据家族的情况,量力而行,而不是盲目去攀比。


同对其他族人的认捐原则一样,关于对于出嫁女儿的约束,没有必须性。女儿有心有力有富裕,随自己的意愿捐了便是;如果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那也不能强行道德绑架,强迫出钱出力。


有能力愿给便给,没能力不愿出就不给。自愿并不违背修建宗祠的本意~


各位朋友,你们那边修祠立宗有什么讲究呢?不妨在评论区交流下哦~

记得关注→【族谱网全媒体号】←每天才能收到推送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重男轻女   祠堂   女儿   家族   家风   宗祠   宗族   族谱   量力而行   族人   祭祀   祖先   后代   后人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