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说起经典,曹雪芹的《红楼梦》绝对是文学史上最闪耀的一颗明珠。而1987年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当年一经播出,就在造成了空前绝后的反响,掀起了一股“红学”热,被红学家们一度称为“首尾全龙第一功”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红楼梦》演员合照

33年来《红楼梦》被重播了1000多次,经过时间的检验和观众的认可,这部剧也成为中国电视史上一部难以逾越的经典。几十年来,这部剧承载着亿万观众的集体情谊,镌刻下众多演员们的青春年华,如今,佳人虽不再年轻,但每一次看到这部剧,还是满满的感动和温暖。

重温故事,再话经典,如今细品红楼,我不仅为那剧中的人儿流泪,同时,也为那戏外的人儿感慨。87版《红楼梦》之所以被万人捧为无法超越的经典,背后到底经历哪些辛酸甘苦呢?

1、导演的执着和匠心精神

电视剧《红楼梦》的总导演王扶林,是我国第一代电视艺术家,70年代末,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刚刚兴起,为了能够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王扶林被派往英国的BBC考察。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王扶林导演

“为什么莎士比亚的剧本可以搬上荧屏,而中国的古典名著却不行?”

有了国外的学习经验,王扶林就冒出了拍摄中国名著的想法,那时候,正赶上国家对影视行业的发展很重视,于是,在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以后,说干就干,几个人商议,当下便拍了桌子:要拍就拍《红楼梦》。

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勇敢而冒险的决定,因为当下根本没有任何参考模型供他们借鉴学习,可谓是困难重重。

拍摄世界名著,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草率,王扶林为了很好地理解原著,把握剧中的人物关系,他特意向上级“请假”,用了一年的时间,读了百万字的资料,又请了三位红学专家做编剧,这才算完成了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王导给黛玉说戏

王扶林有个绰号,叫王大胆,拍摄所用的资金,也是他和任大惠千辛万苦“求”来的,剧里的演员,用的也都是毫无经验的新面孔,甚至连主题曲演唱者,用的都是当时籍籍无名的素人。

在当时,他的这些决定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可正因为王导的大胆和坚持,才有了后来响彻海内外的经典作品。

2、史无前例的海选演员

原著《红楼梦》当中共写了975个人物,将这样一篇鸿篇巨制搬上电视荧屏,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令人意外的是,王扶林没有选用经验丰富的演员,而是大胆采用了民间海选。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宝玉黛玉讨论剧本

当时就有《新民晚报》提出质疑说:用火烘出的花儿禁不起细看,这样选拔没有经验的演员,只进行培训就出演《红楼梦》这部世界名著是不可行的。

但剧组依然坚持从全国1万多名候选人当中,挑选了100多位演员,这些人中有舞蹈演员、话剧演员、工人、售货员......可以说这一次的演出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佳人作画

为了做到神似,1984年,剧组先后举办了两期演员培训班,请专家指导他们研究原著,分析角色,还要学习琴棋书画,陶冶情趣。为了做到形似,剧组还安排老师教他们古代生活的习俗,以及表演方面的技巧。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陈晓旭先前的生活照,神似黛玉

王导曾说:“你没有读过《红楼梦》,我现在就给你读,你读不懂没有关系,我也很多地方不懂,我让专家辅导你。”他的用心和理解,给了这些初出茅庐的演员们很大的信心,使得一个团队真正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充满爱,充满欢声笑语。

3、空前绝后的专家阵容

本着一切以原著出发的初心,王导请来了周玲、刘耕路、周雷来担任编剧,并由中央电视台牵头,专门组建了史无前例的专家顾问团,有王昆仑、朱佳潜、沈从文、吴世昌、曹禺等。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空前绝后的阵容

其中不仅有大名鼎鼎的作家,还有红学家,个个都是对原著有很深研究的大师级人物,阵容可谓空前绝后。

为了使电视剧剧情,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曹雪芹原著中的场景,编剧们日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他们坚信:“没有质量过硬的剧本,一切都是妄谈。”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文学、红学大家们的当年留影

对剧本的创作,王导提出了“忠于原创、妙于裁剪”的宗旨,在三个编剧的共同努力下,用了八个月的时间最终完成了28集剧本,后又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来阐述、分镜头,拍摄完成后,剪辑成36集,于中央台正式播出。

遗憾的是,等电视剧播出时,很多参与创作的大师们,都已驾鹤仙去,没能享受最终的鲜花和掌声,可历史的光辉不会遗忘他们,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自左到右:周雷、刘耕路、周玲

3、独属于红楼的音乐

王立平与《红楼梦》的缘分,还是王扶林的夫人牵线搭桥的,有一天她约王立平见面,告诉他,王导要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问他有没有兴趣。

王立平一听激动不已,说:“我不但极有兴趣,并且已经迫不及待了。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王立平的伯乐--王芝芙老师

随后,王立平便去见了王导,在见面会议上,王立平滔滔不绝讲了一下午他对剧情的理解,最终以满腔惆怅、无限感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王立平对自己作品要求很高,他说:《红楼梦》的音乐要有独特的风格,要创造出专门属于《红楼梦》的音乐”方言"。

这是一件很难的事,仅一首主题曲《枉凝眉》,王立平就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王立平与导演王扶林合照

随后,王立平又提出让业余歌手陈力来录主题曲,王导不仅同意了,为了帮助陈立融入剧情,还专门给她安排了一个柳嫂的角色。

在最难的时候,王立平甚至说:“《红楼梦》简直写得我气断神伤,我多少次都觉得,我不能作曲,我后悔作曲,觉得自己已经走向绝路。”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王立平谈当年创作过程

但很快,他又振作起来,告诉自己这样的机会,是八辈子积来的德。置死地而后生的他,最终用了4年半的时间,独自完成了13首配曲,和所有的背景音乐,首首经典。

多年后,王立平回想当初,仍说:“那些天天难熬天天熬,日日难过日日过的日子里,那一桩桩一件件往事,都令我感慨万千,感恩不尽,终生难忘。”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主唱:陈立

而演唱家陈立,在录《枉凝眉》时,丈夫不幸逝世,此时的她心情万分悲痛,却仍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只有把自己的思念,倾注到这首触动心曲的歌曲之中。

每当红楼梦的音乐响起,观众便很自然地被带入这凄美婉转、满腔惆怅的意境当中。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唱得人荡气回肠,听的人潸然泪下。

这些独属于《红楼梦》的歌曲,经久不衰,与剧情花叶陪衬,缺一不可,成为音乐河流中永恒的经典曲目。

4、传统创新相结合的人物造型

87版红楼梦的化妆设计和造型设计,是大名鼎鼎的杨树云,他一开始便给剧中人物的化妆造型定了基调,那就是写意写实相结合,传统和创新相结合,一切为了红楼人物塑造和再现服务。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黛玉定妆照

林黛玉角色的妆容在当初是最让他为难的,尤其是那“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真真就难住了杨大师。

之后,杨树云翻遍了专家们提供的古籍、古画,最后终于在曹雪芹好友的诗句:遥看丝丝卷烟柳,才从中找到了灵感。据说当时整体造型效果出来后,陈晓旭立刻就找到了林妹妹的感觉。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王熙凤剧照

而王熙凤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又是参考了沈从文跟他说过的一幅画《雍正十二妃》里面的第七妃,这才定下了妆。

在化妆设计和实际化妆之前,化妆组都会看资料,看沈从文的文章,看《金瓶梅》中对衣服、饰品、装扮的描写,然后借鉴、糅合到演员的造型中去。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薛宝钗剧照

比如,从化妆和造型中,就要体现黛玉的哀怨、悲凉;宝玉的单纯、博爱;宝姐姐的端庄和娴淑;凤姐的强悍和精明等。

为了使整体造型更得人心,在当时,就连演员们的配饰,都是工作人员亲自挑选材质,拿去工厂加工的,一些小的翡翠、耳环,更是化妆组的同志们亲手手工制作而成的。工作人员的不遗余力,都是为了使造型更好的贴合人物性格,更好的为人物服务。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工作中的史延芹

除了在化妆方面用尽心思之外,剧组的服装造型,也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大亮点。

服装师史延芹说过一句话:“我来剧组不是来赚钱的,而是来圆我的'红楼'梦的。”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红楼梦》人物手绘图

史老师根据人物的性格,分了几个大色块,突出了林黛玉清雅、少女;而薛宝钗半新半旧的衣服,也极为贴合原著;怡红公子贾宝玉,性格单纯善良、就用了红、白相配,简单又丰富的色调,表现了他温暖、纯情的性格。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红楼梦》人物对比图

在《红楼梦》中,史延芹老师设计的戏服多达2700多套。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合,配以不同风格之服饰,虽然人物众多,但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风采。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元妃省亲

《红楼梦》里,有几个有名的大场面,光是元妃省亲的场景,整集服装就达到了500多套,而秦可卿出殡,所用的葬服、素服,更是超过了700多套,整个出殡场景的道具,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全部完工。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秦可卿出殡

这些远近闻名的大场景中,动辄成百上千人的调度,需要道具、制作、服装等方方面面的配合,这在当时那样的条件中,难度极大。其最后的呈现出的震撼效果,绝妙万千,不得不让人拍手称赞。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探春远嫁

这些经典的人物造型,早已深入人心,搁在今天也毫不过时,即使现在有动辄上亿的资本投入,有高超的拍摄技术,和唯美的特效,但这部80年代的电视剧,也很难被超越。

5、专为剧本而生的传统建筑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前后经过了两年的筹备,三年的拍摄。三年里,剧组先后到10个省市,43个地区进行拍摄。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大观园景

1984年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经红学家、古建筑家、园林学家和清史专家共同商讨,按作者在书中的描述,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技法,和传统的造造园艺术手法,建成了壮丽秀美的大观园。

如今,园中还会定期举办“元妃省亲”的古装表演,每年都能吸引大批的游客参观游览。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荣国府和狱神庙的俯瞰图

而荣国府、宁荣街,是位于石家庄市的正定县,亦是配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根据名著中所描绘的设计而建造的,如今也成了当地最有名气的旅游胜地,为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生活条件的改善,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剧中的每一条街道、每一间屋子的布置,都是经过了详细考究,就连大户、小户、书房、卧室门上的楹联,都是根据主人的身份地位、房子的用处、人物的性格,专门联系楹联协会的专家们所创作而来的,其细致、严谨程度,可见一斑。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荣禧堂内的布景

然而,87版《红楼梦》在播出以后,当时社会上对它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直到20 年后,经过时间的沉淀,这部剧的价值,才真正得以显现。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而对于《红楼梦》的拍摄过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花费5年,耗资680万,这部电视剧才是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

剧照

这其中,导演的功力、编剧的打磨、演员的表演、精美的服装化妆道具等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缺一不可。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没有急功近利,没有绯闻炒作,从导演到演员,有的只是心无旁骛和潜心的创作。其中辛苦,现在看来,都成为了满含热泪的满足。

30年后,《红楼梦》演员大聚首时,王扶林导演还说:直到现在,睡不着觉时,就会起来读《红楼梦》里的诗。

一朝入红楼,一生不愿醒。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导演、演员们,以他们为榜样,拍摄出更多让国人引以为豪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红学   电视剧   红楼梦   经典   空前绝后   原著   剧组   中国   编剧   剧本   导演   演员   造型   人物   时间   专家   电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