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能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金钱,而是《爱和自由》


花花2岁了,随着她一天天长大,她从不会反抗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思想,处处说“不”,处处要建立自己的主权。

你让她吃饭,她会把粥撒得满头都是;你让她睡觉,她便躺在地上,大喊着不睡;你让她喝水,她不喝杯子里的水,偏要端着大大的洗脚盆,喝里面的脏水......

面对越来越难管教的她,家里人时常头疼,我也陷入教养焦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陪她度过这段敏感期?

好在我有几个对教育孩子很有经验的朋友,他们自己本身就很优秀,将孩子养育的也很优秀,他们的家庭环境温馨,亲子关系融洽,让我很是羡慕。

当我向他们取经时,他们无一例外地给我推荐了孙瑞雪老师的教育三部曲《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

朋友说,学习养育孩子,学习做一个开明的父母,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而这三本书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必经之路。


父母能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金钱,而是《爱和自由》


之后,我迫不及待便买了这些书,只看了几章,便深觉相见恨晚,不仅在心里默念,幸亏,我遇见了它,还好,这一切还不算太晚。

孙瑞雪老师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她是中国首次提出“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曾上过《心理访谈》《人物新周刊》等节目,其教育思想影响了千千万万个家长。

今天我所分享的就是孙瑞学老师教育三部曲其中的一本--《爱和自由》前五章的内容。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感触,它颠覆了我的很多认知,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这才是爱与教育。

就像这本书的前言里很多父母分享的一样:它不仅会改变你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它将改变成人。

教育孩子一直是每个父母都很关心的问题,可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该怎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才有益?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好心做了坏事,孩子不能感受父母的爱,与父母的关系也越走越远。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父母教育子女时,经常会不知不觉地控制孩子,否定孩子,帮孩子做决定,但其实,这样做不仅会阻碍孩子自身的发展,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要知道,教育一个孩子,从来不是复制一个自己,而是成全孩子自己,让他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父母能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金钱,而是《爱和自由》


完整比完美更重要。

人类的成长是漫长的,动物的童年期,只需要一年或几年,可人类却要18年才能成年。可是,成年并非“成人”,有的人几十年始终如一,内心还是孩子的心理,而有的人到八十岁还在成长。真正的成长是身体、心理、精神的完全成熟,是有自己的思想,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并有承担一定风险的能力,这样的人,不一定完美,但一定完整。

孙瑞雪老师说:生命最高级的不是创造外在的世界,而是内在的创造。

其实,孩子一出生,就创造了作为起点的自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只是家长没有看见或喜欢帮孩子决定罢了。

比起背诗和早教班,我们在孩子成长中发展好孩子的身体、情绪、感觉、智能、心理、精神,更为重要,因为借助这些,才能发展出孩子的自我,而自我的发展,就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发展。

曾经有一个家长,在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就给孩子报了英语早教班,家长很骄傲,孩子很早就会用英语跟人打招呼,还会唱英文字母歌,可是,父母每次送孩子上早教的时候,孩子都会在家里大哭一场,在课堂上,他也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最高兴的时刻,就是看到爸妈来接他的时候。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不惜从孩子一出生,就为孩子做好了各种打算,可是,如果家长只看到了成绩,而看不到孩子内心的喜好,这样的教养方式,不是在拓宽孩子的路,而是抹杀了他的某些可能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什么时候走路,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交朋友,这些就像从生命里发出的种子一样,自然而然,家长只需在一旁引导、帮助他们即可,不必操之过急,让他们跟随自己生命的力量向上生长,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父母能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金钱,而是《爱和自由》


允许孩子做身体的主人。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的头三年,是特别不好照顾的时期。一个原因是这时候的孩子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一切都要靠照顾着的解读,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时候的孩子还不能独立活动,所以处处需要家人的看护。

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就是孩子自己发展自我的方式。

如果家长怕脏,不让孩子吃手,怕麻烦,不让孩子爬行,怕跌倒,要拉着孩子的小手,不仅孩子手、脚、运动被限制了,他们这方面的功能也就减弱了,孩子也没有完全拥有自己的身体。在这样条条框框的限制下,孩子的生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释放。

我们可以观察一些大人,有些人的双手很灵敏,有些人反应就很迟钝,有些人肢体灵活,有些人某个动作怎么都做不出来,这样的人,在幼年时期,一定是他的一些相应的活动被限制了,所以在成年后表现力就很差。

孙老师说: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在什么时候练习什么,只有孩子的身体知道,只有让孩子自己发展了自我,孩子才能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而家长的角色,不是告诉孩子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而是在一旁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就可以了。


父母能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金钱,而是《爱和自由》


允许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每个人都有情绪,孩子也不例外。有情绪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我们发泄不满的一个出口,也是疗愈自己的一种方式。

孩子不高兴时,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就是“哭”,很多家长,在孩子哭时,都会烦躁、焦虑,待到耐心耗尽,不是对孩子妥协,就是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

这场孩子与家长的斗争,就像一场权力争夺赛,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妥协是纵容的表现,而打骂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伤害你们的亲子关系。

其实,看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面对孩子的哭闹,有一种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情绪三部曲。

时间久了,当孩子能准确认识自己的情绪,他就能和这些情绪产生共鸣,就能做情绪的主人,和情绪友好相处。

孩子是很简单的,开心就会大笑,难过就会哭泣,但哭过之后,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模样,哭泣不仅是一种发泄方式,还是疗愈自己的一种方式,如果,家长不允许孩子有不好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隐藏自己,经年累月,如果内心的不快没有发泄出来,就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很多成年人,一样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时常不能控制自己,这背后的原因,大概率就是我们有一个时常管制我们的长辈,所以我们习惯了伪装,习惯了隐藏。我们要面对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这样,孩子才会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


父母能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金钱,而是《爱和自由》


给孩子时间,允许孩子去感受世界。

有一件神奇的事情:孩子天生就会感受万物。

小时候,孩子用手,用嘴巴感受世界,长大后,孩子用想象,用内心去感受世界。

孩子有自我感受的节奏,可是,很多家长都破坏了孩子这个神奇的能力。

很多孩子小时候喜欢咬衣服,咬梳子,其实他们的这些行为,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是在用嘴巴感受不同东西的质地,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周围的事物。

如果家长阻止孩子自主学习,孩子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咬衣服时,有家长在一旁告诉孩子“软”,当孩子在咬梳子是,家长告诉孩子“硬”这个词,当家长将这些词教给孩子时,就是孩子因感觉形成经验的过程,而这些经验经年累积,便形成了孩子的智力。这就叫智力的萌芽。

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感觉,家长要学会闭嘴,要给孩子独自思考的空间,要注意发现孩子的感觉,给孩子时间,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看到的世界。家长只需把简短的概念告诉孩子即可,不应该打扰孩子感受事物的过程。


父母能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金钱,而是《爱和自由》


允许孩子做他自己。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落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可是,在现实中,当自己懂得孩子表现得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时,家长往往都很焦虑。

孙瑞雪老师说:“生命的高贵就在于你的生命跟任何其他的生命都不一样,对世界万物的感知也跟别人不一样。

所以,当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时,并不是孩子哪里不好,只是家长还没发现孩子的优点罢了。

对于人来说,个性是跟创造力是划等号的,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其实是在抹杀孩子的个性,作为家长,我们要保护孩子身上的差别,尊重孩子的想法,发展孩子的自身潜力。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最亲爱的人,所以来自父母的否定,就像一颗伤人的炸弹,一不留神,就能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无法磨灭的阴影。

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很大,父母在关注孩子的成绩时,更应该关心孩子心理的变化,比起成绩来说,孩子心理方面的发展才是更重要的。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更多爱和自由,因为只有爱才能给他安全与力量,只有自由,才能让他的生命丰富而精彩。

做父母很不容易,他们不仅要身体硬实一些,心胸要宽敞一些,情绪要稳定一些,爱还要更多一些,可是,这些辛苦,这些心血,在孩子清脆的笑声面前,一切都值得了。

希望我们能不负彼此,与孩子一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父母   孩子   自由   内心   情绪   主人   金钱   家长   身体   完整   东西   感觉   生命   方式   心理   喜欢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