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伊始,万物复苏,又到了该努力的时候了

“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远,春天带着浓墨重彩的生机,为世界填上了温暖的一笔。

这个年,和往年有很大不同,疫情来袭,每个地方都无一幸免受到影响,很多人不得不留在工作的城市过年,与家乡的亲人,隔着手机屏幕遥遥相望。

我也是其中一人。

对于离家千里的打工人来说,春节是一个特别的节日,辛苦工作一年,很多人只盼着能在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几天。

三月伊始,万物复苏,又到了该努力的时候了

春节仿佛有一种魔力,只几天,便能缓解一年的思乡之情;只几天,就能抹去内心的愁苦郁结;只几天,就能为来年一年的时间里加足马力,让我们又能撑过一个秋冬四季。

初得知不能回家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就好像一直绷着的那根弦,忽地就断了,好在去年用了很长时间去调节内心,我基本可以控制自己不被不良情绪消耗精力,同时又让自己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花在有用的地方。

春节前的一个月,我没有更新公众号,但每一天也都在忙着读书写字,一个月的时间,我读完了3本书,并写了书评,其中有半个月,我坚持日更,得到了百家的原创标识。

这个目标,我曾经尝试了多次,可每次都不了了之,深觉自己能力不足。这次,是我年底最后一次的垂死挣扎,想在春节之前最后一试,如果成功了就当是送自己的春节礼物,如果失败了,我可能就永远放弃了。

当最后成功的那一刻,我真正打败之前那个轻易放弃的自己,我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那一面,少了许多悲观,多了许多阳光,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三月伊始,万物复苏,又到了该努力的时候了

越是平稳的生活,越容易让人变得惰性,有时候,用力逼自己一把,才能看到自己的潜力。

这一个月的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自信,它使我相信,原来自己并没有那么差,只要努力,只要坚持,我也能离自己心中的仰慕者更近一步。

春节期间,我把我花接到了北京,我给自己放了半个月的假,在这段期间里,我们度过了一段最快乐的时光,这种感觉,好像用天底下最美好的词汇形容都不为过。

半个月里,我将自己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给了她,还有所有的温柔,所有的共情,所有的爱意,我每天都会带她出去,在那个新奇的世界里,她分外欢喜,我分外满足。

当然,这并不是我的伟大付出,也不是我对她的补偿,我们始终是相互给予,相互温暖,相互治愈的关系,我想,小小的她也一定能懂。

三月,万物生长的时节,这是一年中最有生命力的时刻,我的身心也将从这一天重新打开启动键。

人到中年,心性已定,如果还抱有期待,如果还能有冲动,那一定是命运的眷顾。如果生命里有一颗破壳而出种子,我希望自己可以创造出那个蓬勃向上的春天。

新的一年,我会坚持自己的读书写作规划,每个月至少完成一本书的精读,并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为己所用。

就像邓亚萍在开春演讲中所说:”你能不能往下走,取决于你有没有独门绝技,而我的独门绝技,就是“干”,干活,再干活,你不干怎么活。“

写作,是我用来挑战自己的方式,不求有多少读者,不在乎有没有收益,这都是我的一项工作,一项必须干下去的工作。

三月的第一本书,我选择了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它虽然是一本教育孩子的书籍,但读过此书的家长,无不为之所动,因为这本书让人受益最多的首先是家长,其次才是孩子。

【读客】 爱和自由(珍藏版)孙瑞雪 ¥35 购买

每个家庭里都有一宝,这一宝就是自己的孩子。古往今来,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呕心沥血、不惧劳苦,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改变,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才是永恒。爱的分量是一样的,可是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则养育了不同的孩子。

随着孩子的长大,教育就成了每个家庭最重视的问题之一,也是让父母极为头疼的一项任务。

现在的家庭模式,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其独有的单亲教养、隔代教养,让教育孩子的路途,变得更加难走。

社会的多元、媒体的风向、大众的标签,都让孩子有了更多选择,同时也有了更多考验,而这些考验,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父母的难关。

《爱与自由》这本书,让人看了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魔力,它不是一本教你怎么说教、怎么奖惩孩子的书,而是一本教你怎样爱孩子的书。

也许你会说,爱孩子谁不会爱,我的孩子我当然知道怎么爱他。如果你这么想,也许就大错特错了。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将孩子越推越远?又有多少父母,将自己的爱化成了怨愤,使孩子一生都在困在了凄冷的感情里?

三月伊始,万物复苏,又到了该努力的时候了

俗话说,三岁看老。近几年,原生家庭的影响,被一次次推上热门,很多人都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与幼年时与父母亲密关系的断裂,密切相关。
一个人小时候的学习和经历,真的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命运。而又有多少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故而理所应当地忽略孩子的感受,无形中伤害了孩子内心。

家长的自以为是,使得幼儿时期的教育迫在眉睫,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也会犯很多错误,事后经常使我万分懊恼。

这本《爱和自由》,不仅教会了我应该怎样与孩子相处,怎样应对孩子的调皮捣蛋,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爱的缺乏。

爱孩子,不是处处要他听话、懂事,而是遵循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做他身体、情绪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我一直认为,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不是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更不是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而是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会看到自己身上诸多的缺点,也会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珍贵的东西,这种感悟,能让我们更懂得孩子,也能使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接下来,我会不定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巩固知识,也希望能让看到的朋友,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教养   独门   绝技   管制   春节期间   万物   内心   家长   父母   春节   努力   关系   孩子   家庭   时间   自由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