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5:掌控自己,把握幸福的能力

你有没有发现,你的身边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人,活得总不开心,出门不小心摔一跤,就怪路不平,过马路遇上红灯,就说运气不好,同事没主动跟他打招呼,就怀疑自己被孤立。

还有一些人,他们好像没有脾气,不管遇到什么事都笑嘻嘻地能从容面对,仿佛永远没有烦心事一样。

拆掉思维里的墙 ¥49 购买

毋庸置疑,我们都很喜欢第二种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那种人。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里说,这两种人其本质的区别,就是心智模式的不同。

《拆掉思维里的墙》5:掌控自己,把握幸福的能力

第一种人,他们内心是一种受害者模式,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觉得自己是一位受害者。比如,生活不够幸福,是因为没有上大学,没上大学是因为家境不好,性格不好,是因为原生家庭,脾气不好,是因为老公孩子都不争气......

这样的人身上都有一个痛苦按钮,他的快乐,取决于别人怎么做,他的命运,也掌握在别人手上。

而第二种人,他们内心是一种掌控着模式,他们有一个奇妙的心智转化器,他们只有快乐按钮,没有痛苦按钮,而且这个按钮在自己手上。

这样的人,不管外界怎么样,他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总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应对,因为他知道,这只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痛苦按钮,只是痛苦的来源不同,强度不同罢了。我们需要的只是拆除自己的痛苦按钮,成为一个自我掌控的人。

《拆掉思维里的墙》5:掌控自己,把握幸福的能力

1、拒绝受害者心理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受害者心理,明明是你厌倦了爱人,却用冷漠逼对方先说分手;明明是你不想努力,却怪家人拖你后腿。

当这种心理主导我们的思想时,我们其实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这样就可以不用努力,就可以推卸责任,就可以自怨自艾,得到别人的同情与关注了。

可是,当我们内心是这种模式时,我们就只能看到那些自己无力掌控的方向,不知不觉,我们内心就会倾向于活得更加受害。

受害者心理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就是眼前的样子,灰蒙蒙的,它让你相信命运,然后心甘情愿在这方天地里劳碌一生。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种心理,用最快的方式打破它,冲出阴霾,我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空。

《拆掉思维里的墙》5:掌控自己,把握幸福的能力

2、不公平就是社会常态

以前,每次遇到不公平的事都会愤愤不已,空闲的人盆满钵满,付出的人没有收获,责怪世间没有公道。可埋怨过后,生气过后,还不是乖乖干活,努力微笑。

古典老师说:不管你跑到哪里,世界都是不公平的,我们既无法让这个世界永远公平,也无法找到一个永远公平的世界。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你就越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就是不公平的。

是啊,现实就是这样。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段不公平的旅程。你一辈子拼了命攒下的钱,别人可能一顿饭就花完了,你千辛万苦挤过独木桥考上大学,别人早就踏出国门出国留学了。

这世界到处充斥着不公平,如果我们的思维困在这个圈子里,一抬头就看到别人的屁股,我们就永远无法快乐起来。

要认清残酷的现实,要打破这种思维之墙,要接受这样的不公。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你能改变的不公,去改变它;如果不能,那就找一个自己能够忍受的方式,或者能够忍受的程度,去忍受它;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过好自己的一生,关注自己内心的富足,不与他人攀比,快乐地活下去。

要知道,你的敌人从来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拆掉思维里的墙》5:掌控自己,把握幸福的能力

3、拥有掌控自己的能力

我们内心大多数的痛苦,其实都跟别人有关。我们的心情因别人一句话变糟,我们的收获因别人的成就显得可笑,因为时常活在别人的影响之下,因为时常启动受害者模式,所以快乐就变得奢侈起来。

想要变得更加轻松快乐,我们首先就要拆除这堵墙,让自己从受害者心理变成掌控者心理。

可是,该如何掌控自己的内在的心理和外在的生活呢?这个难题,古典老师也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

《拆掉思维里的墙》5:掌控自己,把握幸福的能力

4、活在自己的剧本里

有人说,中国的父母很难,他们辛辛苦苦为子女付出了一生,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失去了自我。

这种付出固然伟大,却并不容易被孩子接受,因为这样的父母也有很多问题,他们太固执,太霸道,他们控制孩子的生活,把自己缺失的东西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活在自己的影子里。

很多孩子不敢休息,不敢玩,因为他们身上背负的不仅是自己的梦想,还有一个家庭的希望。

古典老师建议,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梦想想象成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你的父母都是股东,对公司有发言权,你可以认真倾听、考虑,但是你才是公司最大的那个股东,你才是最终做出决定的人。

在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我们要遵循父母不爽-但我很爽的相处模式,父母会慢慢那发现,他们坚持的只是让你幸福的方式,如果你用自己的方式获得了幸福,他们会表示真心的快乐和欣慰。

掌控自己的人生,并不是要否定父母,与父母对着干,而是尊重他们的意见,不要抱怨父母,有自己想法时要尝试和他们沟通。要知道,矛盾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让父母停止质疑的方法,就是尽快开始你的行动,用事实证明给父母看。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要活在自己的剧本里,只有这样,我们摆脱父母的阴影,活成自己的样子。

《拆掉思维里的墙》5:掌控自己,把握幸福的能力


仔细观察身边一些快乐的朋友,发现他们的心理都比较强大,不容易被别人的不良情绪感染,也不会因一些难以改变的困难放弃自己的梦想。

他们注重行动,他们很少抱怨,他们拥有自己的一方世界,在那里,他们活得自由痛快,因为他们拥有掌控自我的能力,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思维   心智   受害者   按钮   内心   痛苦   身上   古典   不好   父母   能力   模式   孩子   心理   幸福   快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