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中煤#炉中煤

#东北供暖费涨价##童年往事#

炉中煤#炉中煤

“东北供暖季,煤炭涨价,取暖费上调”——和上高中的孩子谈论起这个话题,突然想起来,00后的孩子还没见过真正的煤呢!于是求同事托她家先生从单位锅炉房要了两小块煤。

周末,我把煤块放到孩子书桌上,她摸了一把,用力在纸上划了几下说,这是石墨吗?你赶紧拿走,掉我一桌子末儿……

我小心翼翼地托在纸上,把玩着小小的煤块,关于煤的记忆一点点浮现出来……

70后东北娃,小时候冬天的记忆里一定有烧煤的炉子。

几乎每年寒暑假,我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农村的大炕和炉子是每一个东北孩子的天堂。

一群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每天从东家跑到西家,这里有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还有侄子侄女,年龄相差无几。我们抢着往炉子里添煤,抢着挑起一圈一圈的炉盖,一不小心炉钩子没拿住,炉盖就掉到炉子里,溅出火星来烧了衣服。我们抢着把黄泥搅到煤面里,加水和成煤糊。晚上睡觉时,封炉子扎洞洞是最好玩的事儿。白天在炉盖上烤地瓜烤土豆,一个个小手黑黑,小脸灰灰,吃的满身都是。那个地瓜土豆的香味儿是现在再好的烤箱也烤不出来的味道。

我和表弟小来甚至在炉子上煮过一次咖啡豆,也不知道是谁送舅舅的高级玩意儿。满屋子的香气醉人啊,也许我对咖啡的爱就是从那一天开始的。

晚上,躺在热乎乎的大炕上,被派到地窖里拿水果的一定是权表哥,我们吃着拔凉拔凉的冻苹果冻梨,谁也不刷牙,连梦里吧嗒嘴都是甜的。

家住平房的时候,我晚上不好好吃饭,半夜饿了,爸爸便披着衣服,添上几块煤,蹲在炉子边给我和妹妹烤豆包,为此爸爸特意用八号线做个烤架,烤好的豆包外焦里热,插根筷子,红豆和面的香味就直冲鼻子,躺在被窝里吃烤豆包,足见爸爸对我们的娇惯。

上学的冬天,学校要求值日生从家里带生火的木材,我的很多同学家住农村,直接扛着一大捆山柴就上学了。而我们在镇上住的同学,只能拿着家长劈好的木头块。我总觉得爸爸给劈的柴火太少,每次都很不好意思地悄悄放到教室后面,心里想着老师千万别问这是谁带的。

上小学时,教室的炉子在正中间,前三排后三排围炉而坐。第三排的同学烤的后背痒痒,第四排的同学映的小脸通红。我是周老师最爱的那个,总坐在炉子周围。她的女儿却坐在教室第一排远离炉子的地方,因为老师太要强了,总怕别人说三道四。每到第四节上课,周老师就把同学们的饭盒一个个放在炉子上,依次从下面倒到上面,整个教室里都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儿,哪里还有心思上课呢!那时候也不记得早晨谁生火,反正我到校时,周老师肯定在。

我的小学同学小影经常尿裤子,班主任周老师就经常给她烤棉裤,有一次老师讲课,居然让我帮她烤棉裤,我又不能拒绝,谁让我是班长呢!也许老师不知道,我是个有洁癖的孩子,也许老师是故意想锻炼锻炼她最喜欢的学生。

上了初中,镇上只有一所中学,周边村子的孩子只能到这所学校上初中。每年取暖季,班主任老师就张罗男同学搭炉子按炉筒子。初二班主任陈老师当年还是个小伙子,自己爬到桌子上双手糊着冰冷的黄泥封炉筒的缝隙。

初三时,男同学都学会了搭炉子接炉筒。早到校生炉子的一定是那几个男生,他们家住的很远,最远的可能有十几里地吧,应该是天不亮就骑自行车从家里出来,等大多数同学到校,教室里已经炉火熊熊了。每周总有一天,听到广播喊各班级到总务处取煤,还是那几个男同学,都不用班主任赵老师发话,他们拎着土篮子飞奔而去,回来时一块块闪着光的煤块就堆进了教室后面的角落。现在想想,现在人到中年的他们肯定是真正的暖男。话说那时候镇政府和教育局真是给学校提供了最好的煤,教室里几乎没什么烟。

赵老师安排了负责添煤的同学,可是每一位上课的老师走到炉子前,都要添个煤翻翻火,第四节上课的老师依旧帮同学倒饭盒。那些饭菜飘香的第四节课真的成了少年时最美好的回忆,哪怕家住的再近,也想带一天饭盒,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吃饭。

中考前,我回到了市里上学,我才发现,原来他们的教室里没有炉子,冬天有暖气的。在中考前的日子里,爸妈都不在我身边,学校工作的表姑每天给我蒸米饭带菜,我都不知道学校的锅炉房在哪儿。

上大学时,现当代文学课上,宫老师讲郭沫若的《炉中煤》,我只记住了一句:“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料到这般模样!”眼前浮现的却是小时候的教室炉火。

毕业分配工作又到学校,学校有个烧煤的锅炉房,专门有工人师傅负责烧锅炉蒸饭,每天的午饭都是和几个同事姐姐一起吃,因为我最小,她们都不用我蒸饭,有时候自己带菜,有时候到校外的小饭店买炒菜。甚至我怀孕的时候,还吃着这样的饭菜。多年以后,姐姐们打趣道,你的整个孕期都是吃着荣华饭店的地沟油炒菜,幸亏没耽误孩子成长,女儿还挺健康的。后来一个小侄女到我校上学,我给她蒸了一段时间饭,知道了小锅炉蒸米得放多少水。

再后来因为环保问题,城市里的多少吨以下的小锅炉都拆了,学校就没法蒸饭了,煤自然也就没了用途。

结婚后到南方的婆婆家,厨房是院子里单独的一间房子,放了好几个小地炉,烧着蜂窝煤,飘着腊梅香的小院子里,婆婆炖着各种砂锅,鸡肉、排骨、还有湖北最好吃的粉藕。

……

冬季锅炉取暖的这些年,伴随着环保改造,伴随着空气污染雾霾天气与烧煤供暖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电取暖走进生活。大多数时候只能站在高高的楼上,看远处锅炉房的袅袅白烟,我知道那是煤的燃烧,那是地壳变迁和大森林的馈赠,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的孩子会离煤越来越远,就像我前天在课上给孩子们讲关于煤油炉的阅读语段,我也不知道煤油炉究竟是什么样子,对那些年长的人意味着什么。

人爱怀旧,说明老了;人若不怀旧,又怎能知道珍惜当下。只恳求时光的脚步,请慢些走,因为一去不返的就只能靠回忆来温暖了。


炉中煤#炉中煤

我表哥用炉钩子烧热给我烫的头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煤油炉   块煤   棉裤   豆包   炉子   饭盒   饭菜   锅炉   教室   爸爸   同学   老师   锅炉房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