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只剩回忆(一)

我出生之前的事儿

妈妈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她小时候家里有船,有长工。兄弟姐妹八人,妈妈居中,有三个哥哥三个弟弟,她的大姐也就是我的大姨最大,早已出嫁,妈妈几乎就是家里最得宠的唯一女孩。

姥爷是那时候的文化人,雇人养船打渔,打上来的鱼任由那些穷困的脚夫先拿货卖出去再还钱,四里八村人缘极好,以至于在阶级斗争最残酷的时候,没有一个所谓的贫下中农说他不好,没有一个人为难他,甚至在被关牛棚挨饿的时候偷偷地给姥爷送粮食。

姥爷一点也没有重男轻女,把妈妈当作儿子养。妈妈小时候可以坐在家里的堂箱上面拉二胡,可以让姥爷陪着学骑自行车。家里的女红之类一概不学,跟男孩儿一起写毛笔字读书,出海玩耍,那个年代这样养女孩儿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儿!妈妈就这样无忧无虑的长大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姥爷家的富裕,被冠以“富农”,挨了批斗,家产一夜之间就被收缴,连个铜盆都不剩。虚岁16岁的妈妈因为成绩好有保送的资格,但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被迫参加工作。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离家几十里的供销社上班。面试时,县供销社的主任嫌她年纪太小,本不打算接收,但看到她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当场拍板破格录用。

妈妈虚心好学,几年间就成了单位最年轻的业务骨干,各种行业技能比赛拿奖无数,甚至几十年后到我结婚的时候家里还有好多好多的奖品,什么铝锅、铝盆、线毯、钢笔一堆。

妈妈在单位打篮球,打乒乓球,职工代表队的顶梁柱。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初中体育老师都是她的球友。

妈妈从最底层的柜员做起,做到了供销系统各个商店的经理。从我记事起,妈妈就被人家称作“杜经理”“杜姐”。当时姥姥家很穷,妈妈挣得工资几乎都补贴了家用,因为她还有三个没成年的弟弟。


1969年爸妈结婚,姥姥家依旧贫困,于是爸妈一起把工资补贴姥家。也是天意,在姥姥家最困难的时候,爸妈一直没有孩子,也就没负担。爸妈的第一个孩子如果活着应该比我大四岁吧,据说出生窒息,夭折了。多年以后谈起,那是多么伤心的事情,爸妈居然云淡风轻地谈过,他们的坚强超乎我的想象。直到结婚的第八年,姥姥家那时候日子越来越好,我才出生。


母爱只剩回忆(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线毯   脚夫   铝锅   毛笔字   姥爷   供销社   母爱   富裕   事儿   弟弟   小时候   家里   工资   不好   年代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