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身高对孩子的身高影响大吗

俗话说:“爹矬矬一个,妈矬矬一窝”,因为自己身高不高就特别担心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宝宝身高到底是爸爸的影响比较大,还是妈妈的影响比较大呢?到底怎样才能够有个高个子宝宝呢?

妈妈的身高对孩子的身高影响大吗

孩子身高受父母遗传因素比较大

妈妈的身高是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不过影响多大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孩子身高受父母遗传因素比较大,如果爸爸妈妈身高都不高的话,孩子的身高也不会很高。

不过,后天的营养和运动同样很关键,因此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要因为其他孩子长得高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患有矮小症。

妈妈的身高对孩子的身高影响大吗

怎样预防儿童矮小症

1、定期带孩子做体格检查,观测身高增长速度

目前临床上用标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民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

专家建议,应定期带孩子接受体格发育检查。1岁内每3个月一次,1岁以后6个月随访一次,2岁后每年身高的长速大于5厘米的宝宝就可以排除矮小情况。骨龄则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或者3岁之后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应该考虑是否生长发育迟缓,要找医生咨询原因。

2、4岁是矮小的分水岭

4岁是发现孩子矮小的分水岭,一旦发现孩子偏矮,就得赶紧治疗,及早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身材矮小状况。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胎儿到2岁的生长快速期,通常出生后第一年长25厘米左右,第二年长10厘米左右;第二阶段为3岁到青春期前的生长速度减缓期,每年长5~7厘米;第三阶段为青春期的生长加速期,男孩增长25~28厘米,女孩增长23~25厘米。

妈妈的身高对孩子的身高影响大吗

3、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蛋白质是骨骼与肌肉生长的能量来源,同时又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以平衡的饮食为好,即荤菜、素菜合理搭配,粗粮、细粮均衡摄入。营养过剩,是目前造成性早熟发病率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矮小症患者由于生长缓慢,需要量就会比其他孩子少,多数食量不大。我们时常也会发现,原来食量较小的儿童,如果出现青春期发育后,食量就会明显增长,就是这个原因。

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运动的方式以慢跑、慢速跳绳等为好。球类运动、游泳等也可,只不过需要注意保持运动的连续性,球不在手时也要注意跑动。一些长时间、高强度、过于剧烈的运动(如马拉松等),有可能造成缺氧,可能是无氧运动,反而不利于长高。

4、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爱抚的缺乏、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灵的创伤都会导致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功能紊乱,致使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有助于长高的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孩子的生长发育障碍。因此,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在爱与关怀的温馨环境下成长,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5.及时给孩子补充人体所需的赖氨酸

修风赖氨葡锌片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赖氨酸,赖氨酸是帮助其它营养物质被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的关键物质。

人体只有补充了足够的赖氨酸才能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均衡营养,促进生长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身高   妈妈   孩子   生长激素   赖氨酸   食量   分水岭   生长发育   矮小   青春期   生长   爸爸   营养   儿童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