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玛那·马哈希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


拉玛那·马哈希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

回到宁静的心,顺应生命的旅程


“与其沉迷于猜测,不如当下寻找永远在你之内的真理!”

“和平(peace)是你的自然状态,是心智阻碍了你的自然状态。当心智消亡,你便会了悟永恒的和平。”

——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


归心序言


印度灵性大师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印度上世纪彻悟本心的究竟觉者,在印度和欧美地区,拉玛那的影响力非常深远,他的悟境被誉为达到了与佛陀、老子、耶稣基督共通的高度。他的教诲高妙玄远、简单有力,众多灵性导师都深受其影响。

拉玛那·马哈希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


他最主要也最闻名于世的教导,则是一条引入直接契入自性的智慧之路。它在形式上单刀直入——直接去参问“我是谁?”(Who I Am?)


编注:自我参问Self-enquiry,梵文vichara,也称为jnana-vichara或ātma-vichār.

拉玛那·马哈希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


它的意义在于集中心力去发现自我(ego)所从生的本源,而这本源就是自性(SELF)。在参问之后也不须由心智来回答,只需要保持平静,让真正的答案自然而然地浮现。事实上它并不是心智或自我所能做的,因为自我并非我们的真性。它真正的涵义是自性在参问它自己,了悟它自己。


当其追随者向马哈希尊者提出不切实际的问题时,马哈希总是说先去知道你自己,再去了解其余,以此方式简单地将他带向对自性的探究。


以下对话来自马哈希的问答集《真我与我》。主题是关于前生后世。他的弟子们很感兴趣自己的前生怎样、来世如何,来听听尊者怎么回应弟子们提出的这个话题。

拉玛那·马哈希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


“我的死亡与再生”


问:前世今生的转世之说,是否为真?


尊者:若无明存在,则前世今生的概念必然存在。然而,不论现在、以前、未来,并无转世可言,这是真理。


问:有修行者,能知其前世,是真的吗?


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先了解今生为要。今生所知有限,已令你折磨受难,何苦要平添无谓的知识,增加负荷呢?


若能自真我的高阶以观(编注:站在真我的层面去看这件事),则在此虚幻世界的死亡与再生,不过是认同此身为我之无明而已。昧于真我的无明(编注:不了解真实自性的无明状态),使人身的生死不断流转。但了悟真我者,其心思已灭,并臻高阶之真理层次,则其人并无生死可言。只有昧于真我,认同身体者,才在人身的生死中,流转不尽。


问:人死亡后,其情形为何?


尊者:请着眼于今生现况,莫担忧未来,未来会自理。你始终存在着,你在清醒的存在状况,与睡眠时的存在,完全相同,为何要分别二者的不同呢?你在睡眠时,会提问出生后的事吗?为何在清醒时,要提问死亡后的事呢?让生者虑及出生后的事吧。


问:佛教的观点不认同灵魂有延续性的个体,但印度教承认有转世的自我个体,灵魂是否只是印度教的称谓,一再转世,抑或只是一团心智习性?


尊者:真我永续而不异,转世的自我个体,是属于低阶层次,亦即思维层次,但了悟真我超越此一层次。


转世是生命本然的“在”,被扭曲而虚幻流衍,故佛教否认之。吾人之无明,是认同无自主性的躯体,而与精神混淆。


问:我们不应寻求不再出生吗?


尊者:先找出是谁在出生?是谁在死亡?当你入睡时,曾思考再生或现在清醒的情况吗?先找出现在问题的起源,然后得到答案,你将发现,现况无出生,亦无苦难。真我统摄一切,全然吉祥,甚至现在吾人已免于再生,何必自困己身呢?


问:尊者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从未出生吗?


尊者:是。你认同你是这个身体,因此,以身体的生死,视为你的生死,但你并非这个身体,故你无生亦无死。

拉玛那·马哈希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


问:所以,你不支持再生的说法。


尊者:不,我要你摒除再生的困惑。是“你”在想你将再生。注意看,这个问题是谁提出的,除非找到那个提问者,否则,诸此问题,永无答案。


问:渴望生命或渴望再生的原因是什么?


尊者:渴望生命,乃生命内在的本质使然,但自我误认躯体为自己,意识杂糅其间,导致渴望再生,以期延续生命。虽然如此,这种错误,必须终结,消融于真我,而得永生。再生的真谛,是指精神上自我的死亡,这是耶稣钉在十字架的涵义。


问:通神论(theosphy)说:死亡后再生,其间相隔五十年至一万年,为何如此?


尊者:两个意识状态的估量准则,并无彼此牵连关系,所有此类的估量,均属假设。每个生命个体死后再生,所需的时间不一,然而必须确实了解的是,并没有灵魂往来,但有个体心思的萌起与运作


无论在什么状态下,心思起应,便认同身体,在物质界成为物质之身,在梦境中便成梦者之身。梦中有雨,身便淋湿,梦中罹疾,身成病体。躯体死亡后,心思暂停活动,但过些时不久,心思在另一灵体、另一世界,复起活动,直至找到新的躯壳,转成所谓“再生”。


这些现象对悟者而言,不具意义,因了悟真我的悟者,其心思已灭,不复萌起,身虽逝亡,不至再生。他的生死虚幻之链,已然断绝。在此,必须清楚明白的是,整个生死过程,乃是心思所萌起而运作的虚幻,实则,在了悟真我的全盘破除虚幻下,无生亦无死。

拉玛那·马哈希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

拉玛纳修道院所在的圣炬山(Arunachala)


问:人死后,其个体性的魂魄已消逝,犹如河流入海,已无河流可言,不是这样吗?


尊者:你看芟除树枝,不久复萌,只要树之根本仍在,则枝叶茂长;同理,人死时,个体性魂魄之习性,暂时沉入本心,但未灭绝,适时于再出生时又复起,这便是个体性魂魄再生的道理。


问:我对人死与再生,仍感困惑,终究而言,人之出生与再生,皆属虚幻吗?


尊者:若有出生,则断无只有一世的出生,那是一系列累世的再生,为何你会在今世出生?你将以相同的理由及心态,持续下一世的出生。若你能问:到底是谁在出生?或问:是为你或别人而出生、死亡?则你将寻获真理,而燃尽业报,使你不再出生。


经文记载:只要了悟,便消尽累世无数的业报,犹如点燃火苗,便炸光满山的火药。那是自我在肇造整个人间生与死的世界,无数的学问,不尽的探讨,堆砌成庞杂而困惑的论述,若经由探究真我而消融自我,则整个世界及一切学问将灰飞烟灭,独留真我,炳然长存。


摘自《真我与我:拉玛那尊者的生平与教诲》


~ end ~


译者:蔡神鑫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研究所硕士,曾在大学执教。熟悉奥修、拉玛那·马哈希、克里希那穆提等印度悟者的教导。著有《无苦与破我》《超越与寻觅》《美国法治论集》等书,另有编译多种。




拉玛那·马哈希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尊者   印度教   无明   今生   体性   自性   印度   心智   虚幻   前世   心思   生死   个体   身体   自我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