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我们是听着袁老与杂交水稻的故事长大的,但袁老的贡献绝不只是杂交水稻,他还留给了我们许多精神财富。

坚持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袁老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袁老其实早已功成名就,但仍有拼搏心态创新精神,不断谋求突破。

坚持实践,实践出真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袁老用一生诠释了这句话。遗传学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授花粉,应该无杂交优势。但这个结论是书上的,理论上的,并没有谁真的去做过。袁老曾说过“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袁老已九十岁高龄还不忘每日下田观测水稻,记录数据,从课本上学来的理论结论、对事物的认识,最终是要用到实践中去的,理论知识用于改造世界,造福人类才有意义。

坚持理想,永不停歇。袁老发展杂交水稻的初衷就是“造福世界人民”。世界上有太多人因为短时间内看不到结果而半途而废,而袁老在研究过程中面对最多的就是不知结果的等待,等待稻子一茬又一茬的成熟,等待计算最后的产量,失败了,再种一次。袁老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持,再辛苦、再艰难也不曾放弃。袁老曾自喻像贪财的人,“百万富翁想千万,千万富翁想亿,我贪产量,到了700公斤,我贪800公斤……到了1100公斤,我贪1200公斤,18吨,不满足,因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中国杂交水稻已在60多个国家成功试种或推广,袁老一直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前行,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稻子   丰年   遗传学   贪财   真知   功成名就   享年   水稻   中国   书本   花香   产量   结论   贡献   理论   电脑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