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田雨岚的不是南俪而是错误的思维模式


打败田雨岚的不是南俪而是错误的思维模式

能用易经的人,才是真正懂得易经的人。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5300字,深度阅读需15分钟,受益终生|

打败田雨岚的不是南俪而是错误的思维模式


1

打败田雨岚的不是南俪

而是错误的思维模式


前不久,热播的《小舍得》终于完结了。自开播以来,这部剧可谓是争议颇多。


小升初、家庭教育、再婚家庭、教育焦虑、亲子关系,每一个生活卡点都被这部剧准确拿捏,基本上每日播出都必上热搜,引发无数观众共鸣。


剧中由蒋欣扮演的田雨岚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她与“半路姐妹”南俪一路厮杀,明争暗斗,将自己的儿子当作“利器”,不断给对手施压,为自己争气,让人不禁感叹:当妈的狠起来,连儿子都不放过啊!


打败田雨岚的不是南俪而是错误的思维模式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扎龙湿地风光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田雨岚的生活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她应该过得很幸福。


老公是个富二代,疼她,爱她,真心待她;公婆每个月给他们的小家资助两三万的生活费用,用于孙子的各种开销,出手阔绰;


她自己,是商场楼面的经理,属于中层领导,工作稳定,收入不错;她的儿子子悠聪明可爱,乖巧懂事,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但是这些好,田雨岚似乎根本看不到。


当初自己选的老公,如今看来不过是个巨婴,不思进取;对于公婆的资助,她并不领情,更认为这是公婆在自己面前炫耀的资本,忘记“尊重和感恩”。


对于儿子,她采用“鸡娃式”的教育方式,在家庭聚会上让儿子背诵圆周率周期表,吃水果的时候也不忘询问英语单词,各种测试、比赛都要争取好名次等等,让子悠的心理几近崩溃。


打败田雨岚的不是南俪而是错误的思维模式

写在黑板上的圆周率


对别人的好视而不见,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法显然是不对的。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曾说:“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正是田雨岚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扭曲的观念,让她变得越来越势力、偏执、自傲、工于心计、敏感多疑,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更让她成为了一部“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战斗机。


儿子成绩不好“怼”老师;对商场促销政策不满,“怼”上级;带着儿子一起“博出位”“争面子”,在家人之间竖起了高墙,设立假想敌。


最终,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让田雨岚陷入了四面楚歌、岌岌可危的境地。


公婆对其不满,逼着颜鹏跟她离婚;老公左右为难,夫妻关系急转直下;儿子在课堂上哭诉妈妈根本不爱自己,只爱分数,最后更是精神崩溃,得了精神病。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决定性格的,却是思维模式。


错误的思维模式,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力,做出错误的选择,让好端端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


2

不同思维模式

将左右事态的发展方向


相比田雨岚的“功利”当妈,宋佳扮演的南俪却很“佛系”。


南俪不仅温柔善良,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也颇为理性。


她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非常符合《易经》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教育思想,堪称“别人家的妈妈”。


在这种“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之下,女儿欢欢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性格活泼开朗,还得了不少艺术奖项,是个非常快乐的女孩儿。


南俪家的家庭氛围也很好。


妈妈弹琴,女儿唱歌;每逢周末,一家四口人就去各种好玩的地方享受亲子时光,充满了欢歌笑语,与田雨岚的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败田雨岚的不是南俪而是错误的思维模式

春天的郊外草地里妈妈和两个画画的孩子


但这种和谐的画风却并没持续多久,随着南俪思维模式的转变而逐渐跑偏。


长期“散养”的欢欢成绩下滑,被同学嘲笑,连副班长的职位也丢了,自尊心受挫。


而田雨岚的不断刺激和挑衅,更让南俪的心态逐渐失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产生质疑。


最终原本理智客观的南俪,思维模式改变了,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变了,并滑铁卢式地加入到了“鸡娃教育”的大军中来。


她发动一切人际关系只为给女儿争取一个热门培训班的名额;想给孩子争抢一个学区排位,还差点儿去办假离婚。


但这种速成式学习法,并没有让欢欢的学习成绩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反而出现了更多的负作用:


写作业不专心、学习精神不集中、出现搓橡皮的小动作等等,原本和谐的家庭氛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哭声和父母的咆哮。


打败田雨岚的不是南俪而是错误的思维模式

学生在黑板前,手里拿着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思维模式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原本“佛系”的南俪迫于“教育内卷”的压力,放弃了对于子女教育原本的“初心”,思维模式的转变更颠覆了她和女儿的生活。


不得不承认,不同的思维模式让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法也不同了,得到的结果更是天壤之别。


所以,养成一个人性格的关键就在于思维模式,真正影响命运的也是思维模式。


3

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舍与得


其实,每个妈妈在孩子出生之时,都希望他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就如同南俪最初的样子。


但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教育内卷”所带来的焦虑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不甘人后的心思慢慢滋生,让越来越多本怀有南俪般初心的妈妈,一步步活成了田雨岚,这看似是教育方式的改变,实则是家长思维模式的改变。


田雨岚一路“鸡娃”,结果逼疯子悠;南俪也没能“佛系”到底,最后欢欢不再快乐。


说到底,“鸡娃”并不是教育良方,补习班也无法让所有的孩子都名列前茅。


因为教育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适当取舍并不断修正的,正如《小舍得》的剧名一般,而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最为关键。


“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出自于《易经》,所谓:“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舍得不是舍与得之间的日常计较,而是一种超越的境界,是对可得和不可得的东西进行合理决断的情怀和智慧,而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欢欢本身是一个艺术细胞比较丰富的孩子,如果南俪能够一直保持初心,在孩子喜欢的领域持续发力,相信会更好地激发出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在艺术培养这条大路上走出一片天地。


而子悠,本身学习成绩并不差,如果田雨岚能放下自己的“功利心”和“攀比心”,不要给予那么大的学习压力,相信他这样一个热爱足球、喜欢自然的孩子,也不会出现精神问题。


曾仕强纪念文库 Y经卷(全九册)(精装典藏版) ¥666 购买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面,家长们却常常忘记这一点,变得什么都想要,就像田雨岚和南俪一样。


我们希望孩子学习好,懂事听话,心身健康,全面发展,更想让孩子“天赋异禀”,成为人人羡慕的“牛娃”,但往往事与愿违。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如果想要文化课成绩好,势必要花更多时间去学习,从而牺牲玩耍的时间;孩子如果喜欢琴棋书画,必然会占用精力。


正如《易经》中所说的“物极必反”,在教育问题上,过分激进和摇摆不定其实都不可取。


家长们与其什么都想要,倒不如因材施教。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结合孩子的特点适度选择,做好取舍。


同时,还要调整好心态,不能盲目跟风,更不可能自乱阵脚,打乱自己的思维模式,让本来正确的道路越走越偏。


“舍得”二字,看似容易,但是想要看得明、拎得清,则需要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


就像知名教育专家李玫瑾说的那样:


“补知识不如补思维,学知识不如学方法,人与人的差别,骨子里是思维模式的差别。”


正确的思维模式可以指导人们的生活,而作为普通人,获得正确思维模式的更快方法,就是学习《易经》,因为《易经》就是开启正确思维的钥匙。


4

学习《易经》

是获得正确思维模式的捷径


拥有40年研易心得的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


“年纪轻的,多花点儿时间读《易经》,后面用的日子很长;年纪大的,也花点儿时间看看《易经》,才知道这一辈子到底过得怎么样。”


《易经》通过太极、阴阳、八卦等等复杂的概念,向我们解释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有的发展规律,足足64卦,对应64个人生决策心决,道明了婚恋、家庭、教育、职场等的发展规律。


每一卦就如同一部人生的剧本,而不同的选择会产生出什么样的结果,在其中早已有了定数。


很多事情,看似运气,实则始然,其踪迹早就可以寻得到。


曾仕强教授曾说:“《易经》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打败田雨岚的不是南俪而是错误的思维模式


人要处理好自己、社会以及自然三个层面的关系,人生的每一步都充满着选择,但如何选择却难倒了很多人。


像田雨岚和南俪,就是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迷失了方向,但其实这些在《易经》当中,早已有了方法。


对于孩童而言,并不是天生爱学、好学的,而是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而兴趣就是关键所在,这便是《易经》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告诉我们的教育真谛。


再比如,《易经》中提出人要学会谦虚、诚信。


当你处于事业巅峰的时候,《易经》会警示你一定要居安思危。


当你陷于坎坷和磨难时,《易经》会给你否极泰来的希望;任何事物都在变化,胜不可骄、败不可馁等等。


5

《易经》是不容错过的经典


古往今来,帝王将相,名人大家,都对读《易经》非常痴迷。


成语“韦编三绝”说的就是孔子晚年酷爱读易,以至于把用来编连竹简《易经》的牛皮带子都翻断了多次的典故。


然而,很多人在初读《易经》的时候,会觉得看不懂、用不上,还将其称作为“天书”。


那么,普通人要怎样才能读懂《易经》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易经   错误   初心   圆周率   公婆   性格   儿子   女儿   正确   妈妈   孩子   家庭   时间   方法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