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鸡娃到底激的是孩子还是没有成功的自己?

“鸡娃”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热剧《小舍得》一经播出把这一社会现象推向了舆论高点!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鸡娃的: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激励孩子去拼搏的行为。相应而生的还有蛙娃(普通孩子)、牛蛙(某些专业领域表现突出的孩子)等等。

父母鸡娃到底激的是孩子还是没有成功的自己?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培训机构尚少,最多也就是学校老师课下办个辅导班,即便这样我们也是叫苦连天,而和现在的孩子相比,我们可以说是轻松无压了吧!

父母鸡娃到底激的是孩子还是没有成功的自己?

我怀孕时,和很多准妈妈朋友一聊到孩子,大家都说只要孩子健康,不考倒数第一就行,小时候就玩呗开心就好。结果呢从一岁开始我们见面就问报的哪家早教?两岁就问上了哪些课?三岁就问幼升小的各项事宜。世界上没有不比较的妈妈!(聪明的妈妈懂得欣赏自己的孩子,不用自己孩子的劣势跟别人的优势比!)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妈妈们难免不随波逐流进入鸡娃大队。但是学科那么多,想德智体美劳样样拔尖确实太难,所以家长都会有专项性的培养孩子,就拿我对开心来说吧,我把英语放在重中之重。大概从一岁多就给孩子看一些英语动画,两岁报名了线上线下的启蒙英语。现在三岁可以唱两首英语歌,用英语从一数到十。作为老母亲我倍感欣慰,或者说略感安心。直到有一天在听樊登读书的时候,里面说到一个理论,父母缺什么就给孩子补什么,不管是物质上还是学习上的。

回想一下家里的老人,他们小时候物资匮乏,所以他们给予孩子的通常是吃不完的好吃的,生怕孩子饿着;我们小时候有些玩具没有得到,就疯狂的买给孩子。同理,父母上学时哪一门学科没有学好,就会拼命给孩子学习压力,因为家长潜意识会认为,这一门太难了,得多花点功夫,得从小培养,而其它学科只要下一点功夫上课好好听讲就可以,因为我们的经验就是如此,而且有时还会沾沾自喜多少得遗传一点自己的优良基因吧!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再去看鸡娃现象,就不难发现激励的不是孩子,分明就是不够好的自己。当然也有人说要鸡娃先鸡己,家长也为此下了很多功夫啊!但是我还是认为鸡己可以鸡娃也可以,但是不要把激励自己的方式和方向强加到孩子身上,在孩子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坚持,而不是自己缺什么就给孩子强补什么,一旦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往往适得其反,缺啥补啥越补越缺,到头来家长还恨铁不成钢的感叹怎么好的你没遗传,差的都遗传了呢?

父母鸡娃到底激的是孩子还是没有成功的自己?

好在我醒悟及时,不然恐怕开心也要有一个负重童年了。如何激励孩子也是一个重要课题,之前我也有分享夸赞孩子不能光说“你真棒”,要就事论事的肯定表扬,没有看过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我,看一看。

你是鸡娃家长吗?你重点培养孩子的是哪个方面?欢迎评论区与我分享你的教育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父母   孩子   德智体   叫苦连天   牛蛙   厌学   拔尖   英语   学科   小时候   功夫   家长   现象   妈妈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