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高级工)理论题库(判断题1-100)

1.()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此为生的具有特定职责的专门性 活动。

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履行其职责过程中,在思想和行 为上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3.()保育员的品德在很大程度上对学前儿童品德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4.()教书育人是保育员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

5.()保育员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 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6.()保育员在施教的过程中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是尊重家长,热情服 务的基本要求之一。

7.()婴幼儿应多唱幼儿歌曲,可长时间练习唱歌。

8.()婴幼儿应以粗粮为主食。

9.()视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 体细微部分的能力。

10.()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是幼儿想象的特点之一。


11.()直觉行动思维又叫作手和眼的思维。

12.()掌握的词汇量急剧增加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之一。

13.()不管按哪种分法,每个幼儿园都应该把国家制定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层 层分解,逐步具体化,最终把目标落实在儿童的发展上。

14.()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15.()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 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 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16.()流感发生后,全班幼儿应隔离。

17.()应该给水痘患儿洗澡、消毒皮肤。

18.()护理患儿后,保育员应该摘掉手套。

19-()尿液呈洗肉水,眼皮浮肿,可能是肾脏疾病。

20.()预防接种前一天,应通知家长给婴幼儿洗澡。


21.()预防接种当天到园的幼儿都应该接种疫苗。

22.()预防接种后常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是正常现象。

23.()反复感染疾病的婴幼儿应该吃流质、半流质食物。

24.()应培养婴幼儿经常刷牙洗脸的习惯。

25.()婴幼儿在盥洗中摔倒,教师应该帮助。

26.()训练1岁前婴儿排尿的方法是把尿。

27.()婴儿排便前,保育员应立即将便盆洗干净。

28.()保育员应该让婴幼儿在饭后坐盆排便,利用了条件反射的原理。

29.()保育员看护婴幼儿睡眠时睡觉是不对的。

30.()确定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1.()保育员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对幼儿进行随机的健康教育 活动。

32.()好不好、象不象不应该成为评价学前儿童艺术活动的主要标准。

33.()“好不好”,“像不像”是评价婴幼儿艺术作品的主要标准。

34.()五彩斑斓、花花绿绿的环境最符合孩子发展的需要。

35.()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该选择适宜种类和数量的活动设备和材料。

36.()不同种类的活动材料会引发儿童不同的行为。

37.()布置环境的工作主要是由教师和保育员共同完成的。

38.()保育员要教育婴幼儿遇到有气味不适时,知道开门窗放毒气、烟雾, 没必要用湿毛巾捂鼻子。

39.()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履行职业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所必须 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40.()保育员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学会与别人一起 游戏。


41.()充足饮水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

42.()保育员应该在婴幼儿困时才上床睡觉。

43.()对无意说谎的幼儿应该进行批评教育。

44.()物理降温时体温降至37.5℃即可。

45.()有意想象为主,无意想象开始发展是幼儿想象的特点之一。

46.()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 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等。

47.()快乐、兴趣、愤怒、知觉等属于幼儿的主要情绪。

48.()性格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 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4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要求城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都应从实际 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50.()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 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51.()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三小时半。

52.()对患传染病的儿童所在班和传染病接触者应进行检疫观察,检疫期 间,不混班,不串班,不收新幼儿,不转出幼儿,还要对该班进行严密观察。

53.()正常婴幼儿的睡眠应该是睡眠不安,翻来覆去。

54.()婴幼儿能玩,说明没有病。

55.()(一般小儿生病都会影响食欲。

56.()异嗜癖是指婴幼儿对食物以外的物品有不可自制的食欲。

57.()粪便过干,排便困难属正常情况。

58.()有发烧、过敏史的婴幼儿应暂时避免接种。

59.()预防接种时,婴幼儿哭闹,保育员应该轻声安慰。

60.()预防接种后发烧是不正常的。


61.()抗体就是自身的蛋白质。

62.()幼儿园预防接种后应注意密切观察婴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 时送医院。

63.()婴幼儿应该提醒教师检查他们的盥洗。

64()婴幼儿控制排尿失败,成人应严肃批评教育。

65.()保育员应该将新入园婴幼儿睡觉时的陪伴物品暂时没收,待婴幼儿回 家时还给幼儿。

66.()婴幼儿的病情会在午睡时加重。

67.()保育员要阻止梦游的婴幼儿。

68.()在主动配合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认真学习本园、 本班的教育工作计划,做好配合工作。

69.()学前儿童之所以喜欢游戏主要是因为游戏满足了其好奇、好动的特 点。

70.()研究表明,在活动面积较大和活动材料丰富的情况下,儿童较少表现 出侵犯性和破坏性等行为。


71.()文化作为一种氛围在组织中无时不有、无时不在。

72.()让幼儿了解红绿灯信号标志,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73.()当遇到紧急情况或有了危险需要别人求救时,要使幼儿学会打电话求 救,知道急救中心电话是120, 报警电话是110。

74.()保教人员要经常教育婴幼儿不在马路边、停车场、工地、河边等有危 险的地方玩耍,玩耍时不远离集体。

75.()只要保育员能象母亲一样热爱孩子就一定能做好保育工作。

76.()保育员只要爱岗敬业就能做好保育工作。

77.()发育性口吃就是口吃。

78.()幼儿园集体驱蛔虫的时间是8月底。

79.()婴儿心理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双手动作的发展。

80.()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 要、受人尊重的需要等。


81.()幼儿思维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82.()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 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83.()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由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的,根据社会的要求 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对学前儿童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影响,使之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84()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主张教育应 该回到自然,适应自然,顺应儿童的天性。

85.()托儿所的保教工作应该贯彻“以保为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 结合”的思想。

86.()保育员应具备了解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的能力。

87.()保证睡眠时间不属于幼儿园经常性的预防工作。

88.()预防接种是打针。

8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指出:“国家对儿童实行 预防接种证制度”。

90.()进餐中餐具、嘴巴不出声音属于文明的进餐习惯。


91()培养文明进餐习惯应严厉纠正。

92. 0婴幼儿的病情会在上午加重。

93.()不喜欢睡觉的婴幼儿,可以让其在睡眠时间内玩儿玩具等。

94.()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应注意持之以恒。

95.()创造性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游戏。

96.()智力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创造性游戏。

97.()水、泥、沙、石等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在安全和卫生上不容易控制, 所以不能成为学前教育机构常见的玩具和材料。

9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之一是建立良好的师 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 感。

99.()科学的概念不应该仅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应包括对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及科学探索的过程与方法。

100.()要保证婴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2h。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保育员   题库   学前   传染病   纲要   婴幼儿   幼儿园   睡眠   婴儿   预防接种   幼儿   习惯   理论   儿童   高级工   材料   工作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