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学问之刀口篇—培养优秀孩子必备技能之一百七十四

我2005年生女儿,34周岁,在当时已是绝对的大龄妈妈了,不像现在,开放了二胎,四十上下生孩子的都多了去了,甚至还有五六十岁做妈妈的。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刀口篇—培养优秀孩子必备技能之一百七十四

怀孕后肚子特别的大,长了五六十斤份量。也没吃什么好东西啊。就是天天半夜饿,得吃个糕点或者几个饺子,否则那饥饿的感觉始终过不去。我和先生说,宝贝饿了,在我肚子里吮手指头呢,他起初是不信的,我让他看我的肚子,肚皮上能看到很有节奏的一抽一抽地动,而等我喝了一杯奶,吃了一块蛋糕后,肚子安静下来了。

周围的人都觉得我这肚子太大了,常常问是不是双胞胎。我也不明白怎么就长那么多肉。真像上大学时学过的,怀孕的动物自带增重效果。最雷人的是体重最高时达到193斤,脸蛋子大的像个面盆。

最初,一心想着自然生下孩子,但同事们劝我,年纪太大了,万一生产不顺利,面临着遭两次罪。想想大学同学自然生产时孩子脐带緾脖造成的脑损伤,最终还是选择了剖腹生产。这就留下了很大的刀口,况且那时自己极胖,估计一刀下去都割不透。

剖腹肯定是要伤元气的,以致于很长时间都没办法给孩子吹气球,腹部积聚不出力量来。后遗症是肚子上的刀口和后腰上麻药的针眼,天气变化的时候刀口会非常的痒,后腰也会不适,弯腰给孩子洗点东西,一会儿就酸疼的站不住。

这种不适应跟随了我很多年。女儿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先生驻外地,家里就我俩,我随口对女儿说:“宝贝,妈妈这肚子上的刀口有点痒,看起来要变天了。”话音刚落,女儿嗖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下子就钻到我怀里哭开了。“妈妈,这是要地震了呀。今天晚上咱俩可不能睡觉啊。”紧紧的抱着我不撒手,把我吓了一跳。“宝贝,怎么会地震呢,明天肯定是要下雨的。如果有地震,是会通知的。”“不对,去年你肚子上的刀口痒就地震了。”

哈哈,女儿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正在单位工作,突然感觉电脑桌晃起来了,几秒钟后我才反应是地震了,赶紧往外跑,又返回来取了一次外套,被同事们把我一通训。在那前一天刀口痒得都受不了,没法正常工作了,当时还奇怪呢,结果第二天就地震了,同事也觉得我这刀口怪神奇的。我还开玩笑地说:“以后哪天我要是刀口痒了,你们可得当心点,小心这是地震预报。”哪成想,没吓到别人倒把女儿吓到了,她什么时候听到我说这事了,我是不记得了。她一小人儿倒是牢牢地记着呢。

结果那天晚上她说什么也不肯睡觉,后来我只好告诉她,那次妈妈刀口痒了好几分钟,这次不到一分钟,可见不是地震,顶多是下雨。她这才在我怀里睡去。结果第二天早上起床一看,真得下雨了。女儿当时对我这刀口崇拜得不得了,居然能预报天气还有地震什么的。不停地问为什么会有这功能。我哪说得清啊。

女儿今年都初四了,这么多年过去,我这刀口不适的感觉终于不明显了。今天外面有点下雪,我还笑着对女儿说,我这肚子上的天气预报终于彻底罢工了。”妈妈,那为什么现在不痒了?“”据我从网上搜索的答案来看,是手术的时候刀不可避免的会伤到一些非常细微的神经,而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新长出来的神经会进入到疤痕里去,用手抚摸疤痕的地方一般都比较硬,神经在进入里面时,也是挺艰难的。如果正赶上天气变化,那疤痕处会有下意识的反应,敏感的神经会受到刺激,从而引起伤口发痒。等年头多了,神经都长好了,就不会有这种现象了。也不知道准不准,大致是这个意思。你喜欢生物,上大学以后可以研究看看。“”妈妈,我现在喜欢化学了。“”一样的,生化不分家。“我补充道。女儿嗯嗯地又算是应下了。

我记得女儿小时候看过我肚皮上的疤痕说:”妈妈,长大了我可不生孩子,那得多疼啊。“是呗,平时手指上割个小伤口都觉得疼呢,何况把一个七斤重的孩子从肚子里拿出来,那得割多大个口。女人生孩子真是过一回鬼门关,不生孩子的男人永远体会不到那种感觉。身子一天天的沉重,生孩子时撕裂身体的疼痛,剖腹产麻药过劲后刀口和麻药针眼的痛,护士进来毫不留情的按压肚子排血水的痛,直不起腰来走路的痛,刮风下雨天的痒痛,自然生产的妈妈们还会留下一些可怕的妇科病。所以每个男人都应该厚待愿意为你生孩子的女人,做女人的也要对得起自己,不能做生活的奴隶,要做生活的强者,给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做最好的自己,别让自己的痛成为”无关痛痒“的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刀口   孩子   针眼   麻药   疤痕   学问   伤口   肚子   神经   女儿   技能   晚上   妈妈   自然   感觉   优秀   宝贝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