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可能比喝什么牌子的牛奶更重要

新生儿刚刚来到陌生的世界,还没有发展出保护自己的防御机制。心理特别容易受伤。这时候保护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可能比喝什么牌子的牛奶更重要。

先说一下什么是防御机制?

免疫力大家都挺熟悉的,它是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伤害。同样的,防御机制是保护我们的心灵免受外界的伤害。俗称“护心术”。

新生儿刚刚出生,没有发展出这种保护自己心灵免受伤害的能力。所以需要父母特别的呵护,以免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关注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可能比喝什么牌子的牛奶更重要

怎样照顾新生儿才能让孩子的身心都健康呢?

1.新生儿对世界的应对模式是即时满足的。饿了,她就立刻要喝奶。她还没有发展出智力,去理解妈妈在洗手,洗完手就可以来喂奶了。她的需要必须得到立刻的回应。如果没有得到立刻的回应,她内心就有不好的体验。她会觉得妈妈是不好的,这个世界是不好的。同时她也会认为她自己是不好的。如果她的要求可以得到马上的回应,她会认为妈妈是好的,世界是好的,我是好的。

所以,对于新生儿,需要做到,有求必应。如果没有办法立刻满足她的需要,至少要在言语上回应她。

“洗完手就来喂你喝奶了”。

“牛奶正在冲呢,马上就好了。”


关注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可能比喝什么牌子的牛奶更重要

2.新生儿还没有发展出防御机制,他的潜意识完全敞开的。这个世界对待他的方式,以及他看到的这样世界的样子,都会成为一种图式,深深留在他的潜意识里,影响他的一生。

家庭氛围友好和睦,和谐温暖,能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美好的一面。并且在孩子的心理留下:这个世界对我是友好的。

我们都知道,在成人的世界里,面对同样的遭遇,有些人很容易过去,有些人会崩溃。比如中年下岗,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人生的新起点,有些人会觉得人生完了。为何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实是受潜意识里的图式所影响的。

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庭成员一定不要在新生儿的面前吵架。不管是谁跟谁吵,夫妻,婆媳,对新生儿都是一种伤害,他会感受到世界是不好的,同时她也会认为是自己不好,所以世界才会对她不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0-1岁的创伤,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结果,为长大后的不良情绪留下隐患。


关注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可能比喝什么牌子的牛奶更重要

3.哭泣是新生儿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身为父母,我们需要了解新生儿哭泣的原因,才能更好满足新生儿的需要。

心理学家历时四年,对3000多名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研究。同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哭泣的五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饥饿,瞌睡的哭泣,一般都能被理解,并且得到满足。

有时候婴儿吃完奶,自己玩一会,突然哭一下。就是她感到无聊了,大人过来说说话,也就好了。

如果新生儿无缘无故,长时间哭闹,可能是身体不佳。家长可以先检查大腿小腿,看看有没有抽筋。摸摸肚子,看看肚子会不会胀气。不明原因的,最好到医院给医生看看。

新生儿心里不适的哭泣,家长要特别留意。

心里不适,一般是环境变化引起的,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到了陌生环境。都可能会引起新生儿的不安。如果有朋友抱孩子,孩子哭泣,一定要及时把孩子接过来。并给予安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妈妈不在家,新生儿不停哭闹。这种情况是要特别注意的,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婴儿留下心理创伤。

母婴是共生的,在婴儿时期,婴儿是通过感知母亲的存在,来确认自己存在。如果母亲外出,婴儿哭泣得不到母亲的回应,她内心会充满恐惧,甚至有毁灭的感觉,说得直白点,她感觉自己不存在了,不知自己是生是死。这时候,一定要把她抱在怀里,告诉她,没事的,妈妈只是外出办事,等一下就回来,没事的,一切都好好的,不用担心。


关注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可能比喝什么牌子的牛奶更重要

另外,我想再介绍2种不可取的养育方式,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健康带来隐患。希望家长要慎重。

第一种是哭声免疫法。

哭声免疫法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来的,就是孩子哭了,不用抱,以此来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减少孩子对大人的依赖。这种做法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风靡整个欧美国家,因为这样对母亲真的很省事。孩子哭了不用管她,喂饱他就好。但是这种做法已经被验证,对孩子是一种伤害,这些被哭声免疫养大的孩子,大多出现睡眠障碍,精神障碍,精神分裂。创始人华生的儿子女儿,也都出现了精神问题。所以,这种做法在欧美国家早已不再采用。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国家这些年倒还有家长在采用这些做法。所以一定要慎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应该的,但要等孩子大一些。对新生儿采用这样的方式,真的是不可取的。


关注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可能比喝什么牌子的牛奶更重要

第二种是定时定量的喂奶方式。

这种做法,表面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不利于新生儿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试试来想一下这个场景:新生儿饿了,哭了,想吃奶。母亲看一下时间,不行,还有10分钟才到时间。忍忍吧,宝贝。

新生儿哭呀哭,奶就是不来。他心理想,不对,没奶喝,我得保存体力,先睡会。

当他睡着了,母亲一看,到时间了,可以喝奶了。宝贝,快来喝奶。

母亲把新生儿摇醒,送上奶嘴。

这时候孩子心理就糊涂了,刚刚那么辛苦地哭,奶都没有来,这会睡着了,却有奶喝,这个世界看不懂,不是我能掌控的。

安全感来自于掌控感。如果觉得这个世界是我能掌控的,他就可以与世界建立信任的关系。如果孩子觉得这世界是他看不懂的,不能掌控的,他就没法与世界建立信任关系,没有安全感。

我们处于物质丰富的时代,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吃饱喝足。希望各位父母在关心孩子身体发育的同时,也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身心是一体的,只有心理的健康,才可能有身体的长久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新生儿   这个世界   哭声   心理健康   牛奶   婴儿   做法   不好   机制   母亲   身体   心灵   妈妈   方式   孩子   心理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