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被抢玩具,家长该怎么办?


娃被抢玩具,家长该怎么办?

周末带皮卡丘去游乐场,他特别喜欢玩具厨房。拿着玩具小刀切水果玩儿的正嗨的时候,一个大一些的小朋友过来直接抢走了桌上的西瓜和苹果,皮卡丘愣住了,然后撇撇嘴哭了起来。小朋友一起玩儿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抢玩具的现象,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做呢?是袖手旁观还是自己出手帮他抢回来?

父母的情绪和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有时候比抢玩具本身对孩子的影响更大。遇到玩具被抢,如果一味教孩子忍让,孩子可能会养成怯懦的性格,自己的权益不敢维护,委曲求全,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不喜欢的要求不敢大声说“不”,同时内心压抑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可能会为青春期乃至成年后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如果让孩子过去抢回来,或者以暴制暴,又容易让孩子形成靠拳头解决问题,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的认知。而且,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自身安全可能受到威胁。


面对玩具被抢的问题,甜酱认为可以分情况对待,具体对应两个场景,四种情况。其实,更进一步的划分,每种情况还都对应两种子情况,即对方家长讲理和对方家长不讲理。但是,以下解决方案假定对方家长都是讲道理、可沟通的家长,或对方家长未对自己孩子抢玩具的行为予以干涉。讲理的家长大多是相似的,不讲理的家长各有各的不讲理,遇到蛮横无理甚至想要动粗的家长,在自己孩子未受伤的情况下赶紧带孩子离开,远离垃圾人是最能及时止损的方法。如果自己孩子受到推搡和伤害,不论自己拳头有没有对方拳头硬,都必须和对方家长理论,可以向场所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寻求帮助,甚至报警,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会保护他,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伤害他。


场景一:游乐场公共玩具

情况a:自己孩子和对方孩子年龄相仿,都是2岁以下

2岁以下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物权”的概念,在他们的意识里,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只要我喜欢,我就要得到。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你和他讲道理“这个不是你的,你不能抢”,多半不会有效,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情绪转换特别快。如果自己孩子正在玩儿的玩具被其他宝宝抢了,首先可以用其他玩具转移对方宝宝注意力,如果不奏效,就转移自己宝宝注意力,“妈妈看到那边有一个更好玩儿的玩具,咱们去玩儿好不好?”然后快速带孩子去玩儿其他玩具,宝宝很快就会被其他好玩儿的玩具吸引而忘了刚才的不愉快。


情况b:自己孩子和对方孩子年龄相仿,都在3-6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有了一定的集体意识,明白规则的存在,但需要有约束。首先不急于干涉,观察孩子被抢玩具后的情绪反应及应对方法,如果孩子很自然地告诉对方“这是我的玩具,我要玩儿”,对方放弃争夺,可以告诉孩子“这是公共场所的玩具,这个小朋友也想玩儿,你再玩儿一会儿妈妈带你去玩儿更好玩的。”

娃被抢玩具,家长该怎么办?

如果自己孩子不知所措,或玩具直接被对方抢走而哭泣,作为家长可以充当中间调解人的角色“这是公共场所的玩具,大家都可以玩儿,但是要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这个玩具我家宝宝还没有玩儿完,所以这位小朋友你先等一下,等我们玩儿完了再给你玩儿好吗。”


情况c:自己孩子小(2岁以下),对方孩子大(3-6岁或更大)

一般而言,大孩子会让小孩子,不会跟小孩子抢玩具,如果宝宝被大孩子抢玩具,首先要让宝宝懂得自我保护,不要硬碰硬。在宝宝还不会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父母可以作为宝宝的代言人,话术同情况b划线部分。


情况d:自己孩子大,对方孩子小

被比自己小的宝宝抢玩具,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这个小弟弟/妹妹也很想玩儿这个玩具,你愿意和他一起玩儿吗?”如果宝宝很乐意,可以让两个小朋友一起玩儿,如果孩子不愿意,可以和对方家长说“不好意思,我家孩子特别喜欢这个玩具,他还想再玩儿一会儿,您先带孩子玩儿会儿别的,一会儿我们玩儿好了再叫你们过来好吗?”


场景二:非游乐场,自己玩具


情况a:自己孩子和对方孩子年龄相仿,都是2岁以下

可以问问孩子是否愿意和对方宝宝分享,如果对方孩子手里也有玩具,可以问他是否愿意交换,“宝贝,这个小朋友也喜欢你的小汽车,你愿意让他玩儿一会儿吗?他的小飞机也很有趣哦,你愿不愿意换着玩儿?”我比较赞同交换玩具的做法,既可以让孩子学会通过交换能够获取资源,也可以让孩子在交换玩具的过程中学会和其他小朋友互动。一般带皮卡丘出门的时候,我都会给他带个玩具,如果他想玩儿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我会引导他去和小朋友换着玩儿。


情况b:自己孩子和对方孩子年龄相仿,都在2-6岁之间

如果对方小朋友手里有玩具,也可以用情况a中的引导交换法。如果对方没有玩具,非要抢孩子的玩具,可以告诉他“这是我家宝贝的玩具,你要想玩儿的话得经过他同意才行”,然后问宝宝“你愿意让这个小朋友玩儿一会儿你的玩具吗?”如果孩子不愿意,就把玩具拿回来,带孩子离开。


情况c:自己孩子小,对方孩子大

方法同情况b。在自己实力完全处于劣势的时候,不要硬碰硬。


情况d:自己孩子大,对方孩子小

可以适时引导他爱护比自己小的小朋友,但不强迫孩子分享。“宝贝,这个小宝宝比你小,他对你的小汽车很感兴趣呢,你愿意让小弟弟/小妹妹玩儿一会儿吗?”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可以带他暂时离开。


总结一下上面所说的,对于2岁以下宝宝之间的抢玩具,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转移注意力。2岁以上同龄孩子抢玩具,家长不要急于干涉,先观察孩子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必要时以“规则解释者”的身份对孩子们强调“公共场所的来后到原则”和“私有物品的物权原则”。面对大孩子抢玩具,首先教孩子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必要时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


在抢玩具事件的处理中,甜酱认为核心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 教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勇于拒绝,敢于说不

让孩子知道边界感在哪里,即使是公共场所,别人也不可以随便抢走孩子正在玩儿的玩具。温和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内心柔软而有原则,身披铠甲而有温度”。

2. 不要强迫孩子分享,尊重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不分享不等于自私

3. 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

遇到蛮横无理的小朋友抢玩具,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不要硬碰硬,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

4. 远离垃圾人


大多数家长都是好的讲道理的,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解决问题,“礼之用,和为贵”;在有的人那里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他们信奉丛林法则“谁拳头硬谁说了算”。对于这种家长,还是远离为好。这种人的脾气秉性和教育方式决定了他的孩子抢玩具肯定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你不怼他,总有人会怼他,肯定会有人拳头比他硬,脾气比他大,但正义感比他强。他的孩子自己不教育,总会有人替他教育。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花香果甜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蛮横无理   家长   玩具   硬碰硬   年龄段   公共场所   游乐场   会儿   拳头   注意力   小朋友   年龄   情况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