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有一则寓言故事,特别有意思:

从前,有一个人要用斧子,可是他自己家里却没有。

于是,他打算向邻居借斧子,可是又担心邻居不肯借给他。

于是他在前往邻居家的路上一直在胡思乱想:

如果他说自己正在用怎么办?

要是他说找不到怎么办?

如果他不肯借给我怎么办?

做人,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这个人后来越想越多:

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他为什么不肯借给我?

假如他向我借东西,我一定会很高兴地借给他。

这个人真是太小气了!哼!

最后,这个人越想越生气,等到敲开邻居的门后,他说的不是“请把你的斧子借给我用一下好吗?”,而是张嘴说道:“呸!留着你的破斧子吧,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借呢!”

说完,他就气呼呼地走掉了。

做人,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认知理论有个观点:影响你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解释和联想。

“翻译”成一句我们经常引用的俗语,就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认知理论有个观点:影响你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解释和联想。

“翻译”成一句我们经常引用的俗语,就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客观地说,对一件事情可能产生的负面后果加以放大,并引发心理上的担心,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

但如果这样的心理经常发生并且过于强烈,总是用自己的想象去揣测未来的事情,弄得自己精神上疲惫不堪,甚至因此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则是一种病态,需要进行调整。

做人,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明天的烦恼会不会来,不外乎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根本不会来,那么,我们今天的担心就是纯粹多余的,完全没有必要;

二是一定会来,而既然非来不可,我们担心又有何用?不如不去想它,先让今天有一个好心情再说。

做人,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想借斧子就开口去借,把唾沫溅到了别人身上就礼貌地道歉。至于能不能借到斧子,会不会得到将军的原谅,那并非自己能够决定,只要顺其自然即可。

等邻居不借斧子了再发火,等将军真的要拿自己开刀了再死,不好么?!

当然,有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很多时候总是心魔难抑。

对此,不妨试试以下两个办法:

一是发泄法。找人倾诉自己的烦恼,让自己的压力有一个出口,比闷在心里可以有效减轻精神的负担。

二是转移法。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件事情上的时候,就不会再在自己臆想出来的圈子里打转。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担心也会自然而然变淡。

做人,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据说,我们担心的烦恼有99%都不会出现,只会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

既然如此,我们天天受这些不会出现的烦恼煎熬,实在是不明智。

明天的钱可以预支来享受,明天的烦恼不必预支来折磨自己。

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笑,放下眼前的担心,打开窗户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和朋友聊会儿微信,坐下来写篇文章,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这样的风轻云淡,海阔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天下本无事   烦恼   明天   庸人自扰之   斧子   俗语   认知   将军   邻居   担心   观点   事情   理论   事件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