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无情,便可得到绝对的人生幸福

一般人的快乐和幸福,往往都是相对的,而且是通过与他人对比才产生的。

比如,范伟有句经典电影台词: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但是,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 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可见,通过外界获取而得来的相对幸福也有很大的弊端,会让人越得到越痛苦,若是得不到就更加痛苦。

庄子:无情,便可得到绝对的人生幸福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人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是智慧不够”,现在想想也会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当我们追求幸福与快乐的方向出了错误,付出努力再多,也是徒劳的。

读了《庄子》,我们才猛然发现:一个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不懂得庄子所说的“以理化情”。

何为“以理化情”呢?就是指具备高深的智慧后,能够明白事物的真理,用道理来疏通感情上的困惑。

人生,除了病痛以外,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其实都是价值观带来的,并不真实存在。如果谁能够得“道”,发现事物的真理,便会内心坦然豁达,继而想明白很多问题,真正做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庄子:无情,便可得到绝对的人生幸福

而这就是庄子所能达到的“无情”境界,可这里所说的无情不是指冷血的意思,而是指看透真相后的不动心、不动情

比如说,普通人对死亡缺乏足够的认知,对死亡充满恐惧和忧虑,但是庄子所看到的真相已经超出了死亡的表象,而是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真人境界。

所以,庄子的妻子去世了,惠施前去吊丧,却看到庄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生气地说道:你不哭也就够了,又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解释道:不对的,我妻子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仅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仅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气息。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遇之中,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随之而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达天命,于是就停止了哭泣。

庄子用道理说服了惠施,惠施也认为庄子说道有道理,也就不再责怪庄子了。这就是庄子在生活中“以理化情”的典型例子,看似很无情,却也很有道理,只因为思考问题的高度更胜人一筹。

庄子:无情,便可得到绝对的人生幸福

天下雨了,人们不能出门,大人往往能够理解,但是小孩却喜欢发脾气、生气。原因就是在于:大人懂得更多,看得更远,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不顺心事,继而比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恼怒要少得多。

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这个意思,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感情可以以道理和理解来抵消。

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表现得不随便动心,甚至是无情。

庄子:无情,便可得到绝对的人生幸福

其实,我们与其说庄子是无情,还不如说他是不为情所扰乱,内心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能够和现实好好和解,继而享有"灵魂的和平"。

所以,人们常说:当你看不惯的人与事越来越少,说明你已经越来越成熟!成熟不是指身体上的,而是指精神上的,而越接近真理的人,思想越是成熟,对外也会表现得很“无情”。

一个人,若是能够学会“以理化情”,让“无情”成为一种常态,不依赖外界事物,独立自主,因而获得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如此这般,他就得到了绝对的幸福。

庄子:无情,便可得到绝对的人生幸福

朋友们,您是如何看待人生幸福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精彩的评论会被顶置鼓励哟。

关注“国学新导航”,用国学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导航!和琢磨君一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庄子   无情   幸福   人生   理化   形体   万物   真理   外界   所说   事物   气息   道理   痛苦   成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