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个人,越是无知,越是表现得“自信满满”

文章作者:琢磨君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认知层面的差别。正所谓是“思想决定命运”,不同认知思想水平的人,人生也会大有不同。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我们自己的大脑,走不出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到哪里都是囚徒。层次低的人,自己把自己囚禁在狭隘的认知当中,好似井底之蛙,而且浑然不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未来的世界,不同认知水平的人,成为了不同的“物种”。纵使大家都生活在相同的世界里,但熟视无睹、擦肩而过。

庄子:一个人,越是无知,越是表现得“自信满满”

庄子《外篇-秋水》中讲到了一个故事,告诉大家:认知层次越低的人,越容易骄傲自满。也可以说,一个人,越是无知,越是表现得自信满满。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话说,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都一起注入黄河里,使得黄河变得非常宽广,两岸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河伯”高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他自己这里。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看到眼前的一幕,河伯望洋兴叹,面对“北海神若”慨叹道:

“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我曾听说有人说孔子的见闻浅陋,伯夷的道义微不足道,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大海的广阔无边,我全相信了。我如果不是来到大海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庄子:一个人,越是无知,越是表现得“自信满满”

北海神若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北海神若举例说明像井底之蛙、夏虫、曲士这样层次低的人,因为见识浅陋,不可与他们谈论道理。但是,北海神若看河伯虚心改错,看到大海后,深知自身的不足,这才答应与他谈论道理了。

北海神若说: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但是海纳百川,从来不会骄傲自满,不会将水溢出去。大海的容量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但是我作为海神从未曾借此自我夸耀,因为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感觉自己见到的太少,又哪里还能自傲呢?

“河伯”刚刚取得了一点点的小成就就马上骄傲自满,而无边无际的“海神若”那么谦虚低调,甚至还意识到自己渺小。

庄子:一个人,越是无知,越是表现得“自信满满”

其实,宇宙万物就是这样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越是层次低的人,越容易骄傲自满,太把自己当回事;反倒是那些真正厉害、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们极其谦逊。

比如说,有些人虚荣心很强,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又是买车,又是买房,整天大吃大喝,呼朋唤友,还戴个大金链子,四处显摆,但硬生生把自己打扮得像大富豪一样。

其实,那些真正的亿万富豪反而生活极其低调。这就好比是“河伯”见到了“海神”,小巫见大巫,要无地自容。

看到这里,我们也要反问一下自己:是否骄傲自满过?是否因为取得一个小成绩就翘尾巴?是否目中无人,太把自己当回事?

庄子:一个人,越是无知,越是表现得“自信满满”

企业家任正非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我们感觉自己很渺小的时候,行为才会开始伟大

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虚心做人,丢掉骄傲之气,才是真正成长和进步的开始。

一个人,知道得越多,越会觉得自身渺小与无知,继而谦虚低调做人,不敢丝毫骄傲,内心始终虚怀若谷。

反之,一个人越是无知,越是表现得自信满满,甚至蛮不讲理。就如罗翔教授所说: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莫名的勇气和自豪感,他们所相信的东西越绝对。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听过于此相对立的观点。夜郎自大是无知者的天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文明人可以讲道理,但是面对流氓、小人、喷子的时候,根本讲不清道理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的道理讲得不对,而是对方认知水平有限,他根本就理解不了你所说的道理。

庄子:一个人,越是无知,越是表现得“自信满满”

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层次低的无知者,尽量避免与他们发生争论,把他们当成“三季人”即可。

何为“三季人”?读完下面故事,你就明白了!

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突然有个人进来,问子贡说:“您是孔子吗?”

子贡回答:“我不是孔子,是孔子的弟子。您有什么事需要向我老师请教吗?”

那人说:“我想问问孔子,一年有几季?”

子贡说:“这个问题我知道,我来回答你,一年有四季!”

那人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子贡语气加重地说:“一年四季!!”

那人毫不示弱,坚决说:“一年三季!!”

两个人就一年到底几季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了声音,从屋里出来,问清楚事情原委,然后不急不慌地说道:“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那人听到连孔子都赞成自己的说法,于是大笑而去。

那人走后,子贡连忙问孔子:“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况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孔子说:“一年的确只有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刚才那人一身绿衣、面容苍老,它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我们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

子贡听完孔子的解释,豁然开朗,更加佩服孔子的智慧。

庄子:一个人,越是无知,越是表现得“自信满满”

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要与层次低的人打交道,但尽量不要与他们争辩,把他们当成“三季人”就可以了。

就如曾仕强教授在节目中所说: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我会生气,现在我不会了,我心里这样想,三季人,我就没事了。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把对方当成是三季人,就心平气和了

朋友们,您是否遇到过“三季人”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互动!

庄子:一个人,越是无知,越是表现得“自信满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无知   孔子   浅陋   北海   骄傲自满   蚱蜢   黄河   井底之蛙   海神   庄子   渺小   认知   低调   层次   自信   道理   大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