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出发点,决定了你的高度

你的出发点,决定了你的高度

1.习惯的弱点


基于习惯的惯性,每当我有空的时候,要么就看下新闻,要么就看下后台数据。

如果空闲时间较长,就会在常用的几个app当中转来转去。

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为何要上网?为何要看这些信息?对自己的用处有多大?

反正,之前的习惯早已变成了自动自觉的反应。

在我静下心来,慢慢地想一下后,发现出发点这个问题太有学问了。

我在网课中学习到一章,那里有介绍讲师自己在写作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边写边回看,看看前面写的有没有偏离主旨。

这样,就会逼迫自己不断地拿准方向。

好像开一艘船一样,时不时看下指南针,不然,开偏了航道也是有可能的。

在我还没分清楚目的之前,就一下开干,感觉自己非常的随意,也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

当自己事后发现时,也只能留下后悔。


你的出发点,决定了你的高度

2.问自己两个问题


在干某件事之前,先暂停下。

常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我这么做是出于什么动机?二是我能从中达到目的吗?

别看它简单,它可直接把我们拉回正常的工作轨道。

一是解决了出发点问题,二是在过程中调校了自己的偏差度。

如果我们懒于思考一下,那有可能就由惯性启动,自动地按平时的爱好去做。

这样一来,再多的时间也是白耗在无用功身上。

但我们若是先想好再做,就差这几分钟,但结果完全是两样。这就是思不思考的最终区别。

就好像一个人想减肥,一早起来就忘记了教练的菜谱,马上去吃一些红烧肉来满足一样。

而要是遵从菜谱,先停下思考一下:我这么做有助于减肥吗?肯定不能,所以就会及时调换菜谱。

你的出发点,决定了你的高度

3.直奔主题


既然我们知道自己的出发点,那么最爱做的就是直奔主题了。

就好像高考学生一样,除了吃饭睡觉和必要的锻炼外,其余时间完全投入到学习做题中来。

为了考个好大学,那有空跟他人闲聊或去看那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呢?

同样的道理,比如我想在业余时间给自己补下各科文化基础知识。

那我下班后,肯定会抽时间去看这方面的书,而不是看手机。

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去强制控制一下平时的娱乐性习惯,因为它除了占用我们的时间外,所产生的片刻多巴胺,根本上无法弥补我们的弱项。

再回过头来,我们强调的出发点问题,就是为了避免自己毫无作为。

特别是我们年轻的时候,更不应该把时间给胡乱使用了。

带着出发点做事的人和带的人,从日功来看,差别不大。但要是拉长时间长度,那就是两种答案了。

一个可能还在平凡中度过,另一个可能就达到自己理想中的高度。

如何看待出发点问题,决定了一个人是进步还是原地踏步程度。

你的出发点,决定了你的高度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出发点   多巴胺   目的   班后   弱项   调校   娱乐性   菜谱   惯性   平时   高度   习惯   两个   时间   主题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