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好好说话

当我们去隐蔽精神的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道德评判】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成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方式。

【回避责任】“不得不”是淡化自我责任最常见表达。

【强人所难】 常常把请求变成命令。

如何正确非暴力沟通?

例如:【“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非暴力沟通不要求完全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只强调区分两者的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要体会和表达感受

对他人的批评、指责、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较有可能作出积极回应。

大部分人的个人成长经历:1.“情感奴隶”---我们有义务使他人快乐;2.“面目可憎”----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责,但无法为他人负责。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的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感受和需要 。

例如:

“你再不吃饭妈妈就不疼你了!”(恐吓)

“你喜欢吃什么菜?”(沟通)

“如果你现在不想吃,没有关系,想吃的时候告诉妈 妈。”(顺势利导)

聪明的妈妈平时就会控制孩子零食,同时多煮一些孩子喜欢吃的菜肴。而不是在当下用暴力语言的方式恐吓或强迫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非暴力   强人所难   面目可憎   逆反心理   爱将   中听   不道德   价值观   愚蠢   暴力   批评   说话   妈妈   方式   孩子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