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今安在

师道

程天鸿

师道今安在

应友人之约,这段日子一直忙着整理多年来的零碎稿件,准备结集出版。昨日终于一切就绪,刚想松口气,却又隐隐觉得心中有事未能尽述。蓦然间,想起了求学路上遇到的几位恩师,遥想当年恩师们对我的殷切关怀和期盼,甚是惶愧!因此特将记忆中留存的几个片段记录下来,有生之年可以常加回味。

我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和爱好,严格说来是源于毛国良老师的。其时我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毛老师带我们的语文课。童年时我家里一贫如洗,没有其他可供娱乐的东西,看书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唯一的兴趣选择了。可能是阅读多了的缘故吧,写作文的时候通常会比一般同学要好一些。因此毛老师对我偏爱有加,经常在课堂上朗读我的文章,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童年时的心灵基本上是一张纯净的白纸,用什么颜色来描绘就会画出什么颜色的图案。由于毛老师的欣赏和影响,我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了。对于古体诗,以前只是在课本上读过一些古人的,因为年代久远,产生不了多少震撼。真正对古体诗词发生兴趣,是在读了毛老师自己的作品后才产生的。有次上语文课,毛老师在讲完课本内容后,忽然来了兴致,在课堂上给我们吟诵起他的新作《春耕即景诗二首》:

桃似胭脂柳似眉,秧歌声里杜鹃啼。

红颜少女裁春色,巧绣人间绿羽衣。

颗颗种子寄深情,播进棉田带雨生。

他日绿云风卷浪,一层汗水一层银。

时间过去了三十几年了,而且当时毛老师只是在课堂上随意吟诵了一遍,但这两首诗就像钉子一样钉在我的脑海深处,终身难忘。而走入社会后经历的很多人和事却都记不起来了,两相对比,深觉奇异。

师道今安在

因为家里穷,我又是四姐弟里面最小的一个,父亲年纪也老了,是极不情愿供我读书的。他的愿望是早点将他种田的绝活传授给我,免得将来我长大了,也不至于饿死。因此,父亲隔三差五地强迫我旷课在家帮他干农活,虽然当时年龄小也干不了什么重活,有次居然干脆不再让我去学校了。发现我没去上学,毛老师很着急,几次三番向人问路找到我家,跟我父亲讲道理、做工作,终于让我重返校园。毛老师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家离学校差不多有三四里地,老人家就是边走边问到我家的。多年过去了,毛老师也已经驾鹤西去了,然而老师来找我重返校园时颤巍巍的形象却在我脑海里愈发清晰高大了。每念及此,我仍不禁热泪盈眶!缘于老师的《春耕即景诗二首》使我启蒙,缘生缘灭,实证菩提,今特和《怀念恩师诗二首》,以飨恩师:

苦育勤耕未展眉,荒村野地杜鹃啼。

无边大爱传师道,惟乞门生步霓梯。

苦育门人寄远情,年高岁迈证平生。

狂风托日起前浪,万里江湖万里晴。

由于父亲的固执,我还是没能继续学业,小小年纪就在家帮忙打杂干些琐碎事。村里父老乡亲见了,就七嘴八舌地说父亲的不是,再加上父亲见我实在也帮不上什么忙,又打算送我去学校了,但又舍不得出学费。其时村里的小学校长正好是外村调来的方友忠老师,方老师了解情况后,就来家里做父亲的思想工作。说无论如何不能将孩子的一生毁了,并承诺不收我一分钱学费,而且连书钱都是他自掏腰包。就这样,我又重新迈进了校门,愈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为我情况特殊,方老师担心我回家后父亲又不让我上学,就干脆将我带在身边同吃同睡,在生活上对我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在方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栽培下,我经常参加各种比赛,从村里到乡里,再到镇上,基本上每次都是第一名。然后再到县里,每次都能获奖,也拿过多次第一。最后毕业时,我以相邻几个镇所有学校总分第一的成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那段日子,是我此生最快乐难忘的日子了,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无尽的憧憬。后来常常想,如果当初没有方老师,我现在可能是一位技术娴熟的农民,正在继承父亲的衣钵吧!

虽然成绩出众,但父亲依然不想让我上学,也不肯给我出学费。方老师知道情况后,为此事专门写信给邻近的大马中学校长,请求为我申请免费就读,并委托好友郭四一老师亲自将我送到大马中学。

师道今安在

因为父亲纠结要不要给我继续读书拖延了时间,郭老师送我到大马中学的时候,已经开学好几天了。接待我们的是徐士光老师,因为当时他是我们的班主任。徐老师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严肃人。见我是外村来的,又迟来这么多天,就以为我肯定是没考上托关系走后门来的,就面无表情地问我是何居心,目的何在。我紧张得头都不敢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生怕学校不接收我这交不起学费的穷学生。但因为是校长同意了的,徐老师也只得勉强接受,便将我安排在教室里最后一排靠边的位置上。即便如此,我也恍如置身天堂,总算可以安心了。几天后进行单元测验,考试成绩出来了,我依然是第一名。徐老师满脸兴奋,一上课就立马给我调整了座位,并选我当了班长。

师道今安在

我们那个地方原来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无论你的作文写得多好,老师批阅时都是不可能打满分的,不知其他地方是否亦然。在大马中学读书时,有好几次作文,徐老师都是给我打的满分。因为这事,当时搞得风雨满校,不但同学们不服气,很多老师也是议论纷纷,说从没见过这种先例。但徐老师对这些均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仅在一次上课时随意说了句,世上没有最好的文章,只有更好的文章。至于评分,就看在什么阶段写出什么样的水平了。

当年大马中学的教室都是砖瓦房,窗户也是木头的,而且没有玻璃。每到冬天寒风刺骨的时候,学校就会安排人糊一层皮纸在上面挡风。白天上课可以借助天光,晚上自习的时候就是家境厚实的同学可以炫一下家底的机会了。因为学校地处穷乡僻壤,晚上大多数的时候是停电的,家境好的同学就买了罩子灯,灌上煤油。因为有玻璃罩,就不怕风了,而且很亮,看书写字就自在多了。没钱买罩子灯的同学,就用空的墨水瓶灌上柴油(当时柴油比煤油便宜,但没煤油亮),自制个灯芯也可以将就了。我因为没钱买这些,只能借旁边同学的光来学习了。说实话,当年最窘的事就是晚自习停电了,全班四五十人,就我在暗淡中摸索,而且不敢抬头,生怕看见同学异样的目光,自尊心很受打击。在了解了我的家庭情况后,徐老师对我关怀倍至,在他微薄的工资中拿钱出来给我,一定要我买罩子灯,并说学习固然重要,保护视力更重要。记得当时同学们都很羡慕老师对我关爱有加,而我却跑到学校一角的厕所里,在无边的黑暗中偷偷大哭了一场。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搞明白那次痛哭是因为感动还是自卑自怜。

师道今安在

儿子铧钰今年下半年要上大四了,我偶尔会在网上问问他的学习情况,也曾多次问起他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老师中,有没有让他非常感动或印象深刻的,他居然一脸茫然。现在网上经常爆料有关于老师的种种传闻,再想想自己的几位恩师,我也不禁茫然了。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还是我鲁钝至极无法跟上这疯狂的速度?“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茫然之余愈觉惶恐。何为师道?而今师道复存否?

2019年8月23日於鹏城寓所

师道今安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罩子   即景   煤油   恩师   语文课   村里   学费   茫然   当年   父亲   同学   老师   情况   中学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