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每个大人看完这本绘本,都会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吧。——这是我读完吉竹伸介的新书《那么,那么》后,从心里冒出的一个念头。

是的,吉竹伸介又出了新绘本,虽是绘本,但不希望你被类型所限,真正动人的作品,值得每一个年纪的你遇见。

(三五锄的书评师们,特别把这本书的适读年龄,标注为:4-150岁。)

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点击本行文字或上图可购书!

适 龄 4-150岁

著、绘:[日] 吉竹伸介译:毛丹青

限量赠品:《那么,那么》周边便签本*1

吉竹伸介自己是一位父亲,他的大儿子,现在都已经是中学生啦。

在《那么,那么》里头,他却没写“爸爸和孩子”,而是为所有妈妈和孩子绘写了一个故事。

一念起“那么,那么”,我就不由想到:一个刚学说话的孩子,想跟妈妈表达些什么,却只是不住地说着“那么,那么”,孩子小脸憋得通红,妈妈在旁边憋笑。

翻开书后,才发现说着“那么,那么”的,不是孩子,是妈妈。

路过玩具店,你的小手一拽,妈妈就知道不妙,又有最新款的玩具把你一秒俘获了。

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你脚一跺,眼泪一飙,再往地上一躺,妈妈最后还是去为你结账了。

可是,新玩具到手后,它又很快和其他玩具一样,被你丢在一边了。你最爱一样东西的时间,怎么总是那么短暂呢?

“那么想要的玩具,喏,这样啦。”

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画面从结账,直接跳转到丢弃一边的玩具,旁白则是一句妈妈的短短吐槽。这里不见妈妈后来的反应,但我们似乎可以看见,她叉着腰,看着玩具,小声吐槽的样子。

玩具事件后,各种琐碎的小事也轮番出现了,这些事,妈妈们肯定不陌生。每一件事,都像刚刚发生在昨日。

妈妈收拾得那么整洁的房间,喏,被你的墙壁涂鸦,被你的玩具大战,弄成这样啦。

才和小猫玩得那么开心的你,喏,脸上被抓了一痕,哭成这样啦。

那么大声哭着投诉小伙伴不给分享玩具车的你,喏,很快又笑成一团啦。

“好饿,好饿”喊得那么响亮的你,喏,吃不到三分之一,又这样逃走啦。

前一秒,还“咚咚锵锵”自己闹得那么欢,喏,下一秒,就扑在地上沉沉做起美梦。

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吉竹伸介描摹叙述的场景,没有哪一个妈妈和孩子不感到熟悉,然而,又能从中品出一些新鲜的幽默感,看得忍俊不禁,这就是他的创作魔力吧。

他用了蒙太奇式的手法,带我们从一个“那么,那么”的瞬间,扑进下一个“喏,这样啦……”的瞬间。

这样的聚焦与转变,无疑也让我们重新观察起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在养娃,带一个小肉娃长成大孩子的路上,我们也一直在经历种种“瞬息万变”。

而我们对这样的“瞬息万变”却常常浑然不知,只觉得事情一件件解决,一件件过去,像消防员一样这边灭灭火,那边浇浇水。

吉竹伸介给了我们一个个驻足的机会,在这样的停顿、阅读、回望当中,我们与孩子鸡飞蛋打的日常,似乎都被重新擦亮了一回。

经由他的画笔,他的叙事,我们常常可以重获全新的、诗意的视角。

这一点,相信很多“大人粉”在他各种书如《夏美变变变》、《《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脱不下来啦》等等当中,早已深深受益,视之如珍宝。

不过,在其他那些也为我们擦亮日常的书里,他大多数专注放大孩子某一个成长瞬间。在那些书里,我们会定定待在他打造出的某一个空间里面,比如孩子看到一颗苹果穷尽想象的“空间”(《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又比如孩子脱衣服脱到一半的“空间”(《脱不下来啦》)。

而这本温柔的小书《那么,那么》当中,他是带我们从一个瞬间,跳到另一个瞬间。

“那么活蹦乱跳的你,喏,这样啦”

“那么让人担心的你,喏,这样啦”

孩子从活蹦乱跳到生病,再从生病到恢复捣蛋,尤其是后者,总会让妈妈们感觉时间无比无比漫长吧。

也是从这时起,故事中“妈妈”感受到的“那么,那么”,与“喏,这样啦……”的距离,不再是以前的几秒、几个小时,而是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那么短短的头发,喏,这样长到要去理发啦。

总是玩得那么脏脏的小泥猴,喏,已经会整理好自己啦。

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好像昨天还那么小小的你,喏,已经长得这么高啦。

以前那么爱哭的、扑在我怀里的你,喏,也会在门口放一张“禁止入内”啦。

以前总和那么要好的小伙伴们一起进出的你,喏,怎么连玩游戏都自己一个人了呢?

我们那么激烈地争吵过,喏,又在电视前边吃边大笑啦。

以前你穿起来那么肥肥大大的衣服,喏,现在已经很合身,就要穿着它独立生活去啦。

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一个又一个瞬间过去,孩子离“大人”越来越近,而“妈妈和孩子”,好像离什么越来越远了。

一些每天都在上演的瞬间,一些你那么笨拙的瞬间,还有一些我们非常亲密的瞬间,竟然“咻”一下,像一只小猫一样跑走再不出现了。

“联系那么稀少的你,喏,这样啦”。

孩子有一天也成了爸爸,有了自己的孩子,妈妈多了一个奶奶的身份,她抱着小孙子,想起当年年轻的她,也是这样抱着那个小孩子啊。

小孙子伸手,第一次握住她,时光迅速闪回——眼前这个已经当了爸爸的男人,曾经也是一个小小孩,捣蛋、大闹、在她怀里咯吱咯吱笑、和她吵架、与她和好……

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吉竹伸介诉诸了每一个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宿命”。

在孩子生命之初的那几年,妈妈无时不刻见证着孩子的瞬息万变。孩子也热切地需要妈妈,就连争吵,往往也是为了确认妈妈的爱。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走向独立,就如同孩子和母体分离,脐带需要被剪断一样,妈妈与孩子那么亲密无间的时刻,一天天减少了,逐渐成为了“昨日怀念”。

从深深联结,到终将彼此独立,再远远牵挂,是每个孩子和妈妈,都将品味的生命中独此一份的爱。

曾经每个细碎无比的日常,最终形成我们深深的羁绊。那么微小,又那么珍贵。

吉竹伸介在这本小书里,用他的方式,对每个妈妈和孩子作出温柔提醒。

“有过那么痛苦的时刻,有过那么悲伤的时刻,有过那么欢乐的时刻,有过那么欣喜的时刻……

有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的回忆,可是,还想再多一些呀。”

每一个大人,不管有没有孩子,是不是成为了妈妈,看完这本书,也会想去拥抱一下自己的妈妈吧。

时间仍在不断飞逝,不如在《那么,那么》当中停一停吧。伫足珍贵的瞬间,重新擦亮,妈妈和孩子的日常之爱,也望一望,我们这一生将会结下的深深羁绊。

勇读者·Mia 推荐

勇读者の阅读小贴士

这套书的主攻方向:妈妈与孩子的日常之爱。

哪些人适合读:4-150岁所有人!

购书通道,戳图进入!

想获取更多

育儿干货、书评解读?

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有更多好书

看完它,好想转身去抱抱自己的妈妈

来都来了

留个赞或“在看”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妈妈   小猫   孙子   活蹦乱跳   瞬息万变   羁绊   大人   日常   爸爸   瞬间   独立   时刻   玩具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