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 教会人赢得起也输得起

人生本就是有输有赢,你要输得起,才能赢得起!

但是输得起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很多人就是因为输不起,所以才会频繁在困难上受挫时,调整不过来,最好的情况是迅速走出阴霾,最坏的就是从此就丧失斗志。其实我们有时候能从孩子的一些表现中能看出,他是否能“输得起”。

“玩个游戏,一输就耍赖、打人”、“被老师说了一下之后,很久心情都很沮丧”、“考试没考好,哭的撕心裂肺”等等。

这些行为都是因为不想输要赢。大部分十岁左右的小朋友性格中有一处明显的弱点,太想赢但是又输不起。

从儿童心理学上讲,输不起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现象,因为孩子年龄还小,还不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一旦输给了别人,就会表现得非常不开心。


围棋|| 教会人赢得起也输得起


那么为什么孩子这么在意输赢



01



专家认为,以幼儿素质而言,坚持度的高低决定他完成一件事情的成果,坚持度高的孩子做什么事非得完成不可,否则决不罢休,而且还常常有点挑剔,求好的完美倾向。坚持度低的孩子做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废,或者是草草了事,令人觉得他不够用心或者是努力。

围棋|| 教会人赢得起也输得起


02



孩子会观察或者是模仿父母是如何处理失败或者是挫折的,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老是强调或者暗示凡事都要赢,孩子当然也会以此为准则。

如果家长在孩子表现出色时就人前人后的夸耀不已,在孩子表现的平淡无奇的时候,就在眉宇间的显示出失望的眼神。

孩子就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了,就会想是不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呢?基于此,孩子就会更加力求表现。

要求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来博取家长的赞许的眼神。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这种怕输掉的心里,输了怕家长不开心,怕家长的责怪。所以就会越演越烈。越来越经不起打击。

围棋|| 教会人赢得起也输得起


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所以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训练。




1

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

抗压性差,抗挫折能力差,输不起,是现代孩子的通病。

如果您的宝贝,属于不能赢就不玩儿不妥协型也就是坚持度高非赢不可的孩子。那么作为父母就千万别再煽风点火,要求在好的基础上还要好了,要适可而止,让孩子尝试受到一些失败,让他们知道比自己好的强的人还有很多;


如果您家的宝贝呢,属于既期待又害怕受伤害的类型 。那么父母则应多鼓励孩子去尝试,最好的办法是先把标准降低一些。在遇到困难时要温和地坚持鼓励孩子完成任务,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朝着目标去努力,当孩子一旦有了成功的经验。他们的会更愿意做出努力。就会渐渐的明白凡是不要轻言放弃,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看到圆满的结局。

围棋|| 教会人赢得起也输得起





2

给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

父母总认为让年幼的宝宝经历挫折还太早了。因此,当宝贝遭遇挫折时,父母就心疼的不得了了,自己先为宝宝的挫折找理由,或者帮助孩子弥补过失小心地呵护,避免孩子在此遭遇失败。


这样做,不仅不能让孩子了解到真正成功的意义与失败的价值,更不能帮助孩子学习面对失败和成功,这些家长们不明白这些失败的经历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课。


围棋|| 教会人赢得起也输得起




3

对成功和失败的定义

不能面对失败结果,这样的心里也许是出自于爸爸妈妈对失败成功所赋予的定义。


那么成功是否一定要赢过别人才算赢呢?父母的要将成功的含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成功是把一件事情尽心尽力的完成,而并非是把别人打败。让孩子明白,事情的完成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奖励而不一定需要外在的肯定。


围棋|| 教会人赢得起也输得起



围棋教会孩子输得起,赢得起



围棋让你在人生更早的时候意识到输的残酷、赢的美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比同龄人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风险承受力,领会到每一局棋,都像一次人生。

每一步棋,都是一次选择,充分感受围棋中的三个道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笑到最后才算赢、人生没有后悔药。


围棋的真正魅力在于,在对弈中不仅是正视自己的失败,还要能够正视他人的成功。在失败中积累经验,教会我们坦然面对别人的成功,为别人的成功真诚鼓掌,输得起当下,才赢得了未来。

刘娅莉围棋,与你一起共伴孩子成长。


围棋|| 教会人赢得起也输得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围棋   教会   儿童心理学   小朋友   挫折   眼神   爸爸   定义   家长   父母   事情   努力   宝贝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