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新想法、独立思考力都可以用围棋来培养

围棋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围棋是培育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土壤,也是实现克己修身、自我教养的锻造身心的道场。

围棋可以说是凝聚了东亚几千年智慧的人文领域的集大成,东亚的文史哲乃至科学都结晶于围棋。

围棋是体育,也是高层次的精神运动。围棋还提供知人事、学礼仪的教育空间。儿童一旦在棋盘前坐定,目光清澈如水,不会有那种精神的“过敏症”。


创造新想法、独立思考力都可以用围棋来培养


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



人很容易陷入主观而看不清客观事实。或者过分执拗于自我而一厢情愿,以致误人误事。跳出主观换位思考,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围棋是对局双方轮番走一步的游戏,这是围棋最基本的规则。无论劣势还是优势,始终公平地交换一手棋。如果想赢棋,只有努力识破对方的意图,力求应手和对策,没有其他秘诀。

创造新想法、独立思考力都可以用围棋来培养



学围棋,真的会变聪明吗?



父母们这么问是着意于“智能开发”和“学习成绩”这两方面。在大脑开发方面,韩国首尔大医院精神科权俊秀教授研究组通过研究大脑影像得出了接受长期围棋训练的人脑功能更为发达的结论。

这个研究是与韩国棋院合作进行,具体判明了棋龄平均12.4年的棋手和普通人的脑功能的差别。

其结果棋手相比普通人管理情绪的脑部位和处理直观判断的脑部位连接的更为紧密。

创造新想法、独立思考力都可以用围棋来培养

吴清源九段说围棋是调和的艺术,在不断计算,不断对局部到全局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掌握全面的思维能力。

围棋又是礼仪的教具。

围棋的复盘,指的是对弈双方重摆下完的棋,共同寻找最善的次序。其他游戏以及体育项目是比赛结束就即可离开,但围棋并不是下完了就结束了。对弈双方离开胜负一起探讨这局棋的败因和胜因。以礼开始,以礼结束,这是围棋所具备的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思考力   围棋   应手   东亚   败因   棋手   脑部   韩国   普通人   主观   礼仪   大脑   想法   独立   自我   精神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