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父母不让看“闲书”的孩子,反而会被扼杀发掘兴趣的能力

之前关于买不起800万学区房、但可以带孩子旅游的文章,大家有过很多讨论。


后来我看到,在亲子阅读领域,还衍生出一些文章:买不起学区房,也没法带娃旅行,买书总可以吧?建个书房总可以吧?


相信大家本意都是好的,都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孩子更多体验。


但是,兴趣班、奥数班、学区房、成绩、未来、快乐童年……要是把这些家庭教育关键词串起来思考,不一定非得对立起来——


学区房里就不能安置一个书房吗?

不是学区房的家,

就不能读书、观影、游学天下吗?


我相信金宝贝的年轻父母们早已通过在陪伴孩子中知道,让孩子来金宝贝早教,其实最大收获和改变的是大人。


教育从来没有一种标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向来是放之四海、纵贯千年的教育法则。


我们可以带孩子来金宝贝参加育乐课,也可以在家里和孩子玩乐高、共读绘本;我们可以在金宝贝的音乐教室看孩子律动,也可以带孩子在户外自由奔跑……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二选一难题在当下、在家庭教育领域已经不复存在。


更何况,早期阅读,如果激发不了孩子的兴趣,那么哪怕房子再大、书房再大,也是没有用的。


从小父母不让看“闲书”的孩子,反而会被扼杀发掘兴趣的能力

让阅读为孩子制造特殊记忆和快乐因子


作为一个教育学者,我觉得我们夫妻引导儿女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将来极有可能成为终身阅读者,算得是个小小的成功。


也许大家(包括身边的朋友)小时候总是或多或少被父母规劝,不许看“闲书”,主要是怕影响学业。但现在回想,一味回避“闲书”,反而会影响孩子找到自己阅读的兴趣。


在我们家,我的孩子都各自有着喜欢的阅读类型,出门一定要带上书,做作业的休息时间一定要读书,外出游学的有限行李中一定会带上一本书……


当然,我们也不禁止他们阅读电子书,用Pad看视频。我们一家人还会一起用pad来玩游戏——一家人轮流着玩,让游戏更像是游戏。


我家里绝大多数的图书都是通过电商网站购买,方便快捷,但是我每月会去一趟书店,买上一两本,“给书店送点小钱“。


孩子2岁以后,我们会定期去书店、图书馆、绘本馆,让他们自由翻阅比家里多得多的书籍,让他们知道哪里可以找到自己将来喜欢的书。


孩子们都有自己的零花钱,鼓励他们购买自己喜欢的书,游学时他们可以买两本“乱七八糟”的书,第一本用自己的钱,第二本是爸爸妈妈掏钱。


这样的话,孩子们就有了很多有着特殊记忆的书籍,阅读的时候就有了额外的快乐因子。

从小父母不让看“闲书”的孩子,反而会被扼杀发掘兴趣的能力

选书的三个标准:有趣、有用、有益


书多了怎么办?我们可以联合一些家庭,把孩子喜爱的、好看的、一定要经过他们同意、可以送人的图书汇总起来,送给其他的小朋友。有时候还会捐赠给农村的孩子们。



从小父母不让看“闲书”的孩子,反而会被扼杀发掘兴趣的能力

* 儿女和小伙伴捐赠图书给唐山小王庄的孩子们


我发现儿女送出去的书都是有趣好玩的书,看来我的“三有”(有趣、有用、有益)选书标准中的“有趣引入”观点他们也学会了。


平日里的亲子共读,我也是会用特别有趣的绘本入手,先让孩子感觉到阅读的乐趣,然后可以把我们的一些要求啊建议啊也可以通过合适的绘本“说教”出来。


比如,孩子不高兴了,我们允许她用自己的方式排遣出来。然后,我们会选《情绪小怪兽》共读,这本立体书一下子就让她喜欢上了,也学会了“把情绪装起来”的小方法。


但是孩子终归是孩子,我们还可以共读《生气汤》《菲菲生气了》,等于教给孩子多种排遣和管理情绪的方法。这样的共读就是在有趣基础上的“有用”。


说到共读的“有用性”,不得不说到在家里可以进行的英语阅读启蒙。


在我们家,英文阅读是由孩子妈妈负责的,从这个角度上,我给孩子读英文绘本比较少。


即便是我特别喜爱、觉得自己读起来特别有感觉的绘本,比如《go way,monster》《we on going on a bear》等,孩子们也不愿意听我读,感觉到很失败。好在我读英文绘本比较闹腾,孩子们偶尔会把他们认为特别搞怪的故事指定由我来读。


换个角度,我们家整体上共读绘本的数量,中文多于英文。


一来是因为孩子0-3岁的时候,母语启蒙和习得的重要性大于英文;


二来我们获取适龄、适当的中文绘本的数量和渠道多于英文;


三来英文原版书的选择更加复杂。


即便如此,我们和孩子共读过的英文绘本(0-3岁年龄段)也多达1000多本。


同中文的共读一样,我们多选择有趣的、互动性强的英文绘本,其目的是让孩子“不讨厌”和“不排斥”听我们读英文绘本,以期达到孩子“无差别”地喜爱听我们读故事的目的。


早期阅读,遵循的原则一定是:认知和学习一定要让步于阅读的趣味和愉悦。特别是孩子开始对图画感兴趣后,他们可以通过读图来“听”大人的语言——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


从小父母不让看“闲书”的孩子,反而会被扼杀发掘兴趣的能力


我儿子在三岁多的时候,超级喜欢阅读《神奇校车》,我们也趁热打铁,给他提供视频观看。尽管是英语版的,依然看了一遍又一遍。


孩子在不同月龄的阅读乐趣是会发生转化的,我们应该多多观察,看到孩子的变化,为他们提供匹配的绘本。


我的女儿在2岁多的时候很喜欢粉色系的童书,我就给她买了几十本粉色的绘本,其中一半多是英文的,她同样翻阅的津津有味。她自己也变成了粉色控,直到大班的时候才淡化。他俩对共读绘本的专注和喜爱都是在3岁前。



从小父母不让看“闲书”的孩子,反而会被扼杀发掘兴趣的能力


相信金宝贝的家长们也会有同样的观点:教育投资回报率最高。


学区房和书房我们都可以选择;在“有钱”和“有闲”的前提下,我们尽可以带着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课,然后找到他们最喜欢的项目加以培养;看千部电影、读万卷书、行十万公里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金宝贝坚持一切从孩子出发,

坚持着眼未来,关注家庭共同成长。

欢迎来金宝贝,一起探索内在小宇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闲书   兴趣   孩子   学区   英文   中文   书房   粉色   儿女   有用   喜爱   情绪   有趣   父母   能力   书店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