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诅咒:这不是知识,是常识


知识的诅咒:这不是知识,是常识

“知识的诅咒”即学渣和学霸的区别。学霸给学渣讲题,学霸以为自己知道的知识别人也知道,而在学渣眼里学霸讲题就是“这样”“那样”然后再”这样“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学霸讲的一脸愉悦,学渣听的一脸懵”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造成这样的差异的原因就是“知识的诅咒”,自己知道的知识以为别人也知道。

1990年,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伊丽莎白·牛顿做了一个实验。她把一群人分成两组,给一组人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儿歌,让这些人打节拍。另外一组人则根据节拍来猜这些儿歌的名称。结果,大多数打节拍的人认为另外一组竞猜者能够猜出歌名,可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猜出。


知识的诅咒:这不是知识,是常识


这个游戏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艰巨。当一个敲击者敲打的时候,他听到的是他脑子里的歌曲。因为他知道那首歌的歌名,比如说“祝你生日快乐”,于是他的脑海里一直在循环着这首歌——不可能避免在脑海中听到曲调。但是对听众来说,他的脑袋里没有“歌名”这个信息,他不知道这首歌具体是什么,也就听不到这个曲调——他们所能听到的知识一串分离的敲击声,嗒,嗒嗒,嗒嗒嗒。


知识的诅咒:这不是知识,是常识


在生活中也常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当你给陌生人指路的时候,你的心中有附近的坐标告诉他“直走,左拐,看见第一个路口右拐,然后再左拐,直走一段,看见路口右拐,然后再直走,往左看就到了”,你以为自己说得很明白,外地人却一脸懵,照着你指的路,成功的走错了,并且越走越远。

想要打破“知识的诅咒”就是在对方讲完以后你再给对方复述一遍,问问是不是对方想表达的观点,同理,你向别人表达时,也可以请别人给你复述一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知识的诅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斯坦福大学   伊丽莎白   知识   敲击声   嗒嗒   耳熟能详   曲调   艰巨   歌名   节拍   儿歌   博士生   坐标   听众   路口   常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