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更愿意给外来的和尚高薪?


我们为什么更愿意给外来的和尚高薪?


朋友跟我吐槽了他们公司的职场怪象:

一同事加薪跳槽去了同行公司,

任职半年后跳槽回来,

再度加薪,

此时与出去之前对比,

薪酬翻番,

颇有几分衣锦还乡意味。


对原有团队中企业忠诚度较高的员工,

形成不小冲击,

纷纷觉得干得好不如跳得好,

有几人甚至蠢蠢欲动准备效仿。


外来和尚似乎更容易念好本地经,

为什么会有这一现象?





—— 01 ——

我们为什么更愿意给外来的和尚高薪?


信息不对称,

为外来者带来薪酬红利。


现有员工,

经历长时间相处,

对其能力及潜质已有了清晰界定,

基本面的判定,

哪怕做不到100%精准,

也是八九不离十,

换言之:

有几斤几两已非常清楚,

即彼此信息对称。


但外来人员,

仅仅通过一两次面谈,

根本无法透彻了解,

尤其对于口才了得的人,

更是容易释放烟雾弹,

不太容易仅靠几次面试,

掂量清楚到底有几斤几两。


此处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

也因而,

容易低估自有团队,

高估外部团队。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外来者,

确实物有所值,

对得起开出的岗位与薪酬;


但也不乏性价比普普者,

但凡此类人物出现,

极易引起原有团队骨干的不满,

甚至引发群体跳槽事件,

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是也。


人在对比之下,

很容易心态失衡。


对于外界抛来的橄榄枝,

原本意志坚定予以拒绝,

刺激之下,

产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负面情绪,

说不准就有了接触新岗位的兴趣了,

一来二去,

在猎头的促使下,

跳槽谈成了。




—— 02 ——

我们为什么更愿意给外来的和尚高薪?


内部发展速度不够,

导致高阶岗位极度供不应求。


现有员工对岗位、薪酬不满,

内部长期缺乏合适机遇,

员工只得选择外部寻找机会,

以跳槽的手法,

获取更好的平台资源支撑,

实现自己更好的发展。


可见,

要选择高速发展的企业,

这意味着:

未来在内部即有众多机会可供选择。

要担心的不是没有发展机会,

而是自己的能力能否匹配更高阶的岗位。


多年前在听一次培训的时候,

讲师提及一个他做咨询时遇到的真实案例:

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

在本岗位逐年加薪,

已经到了她所在岗位的最高定薪,

发现再也加不上去了。

她的上级就很纠结,

怎么办?


晋升没空缺岗位,

加薪没空间,

结结实实遇到了一个天花板。


咨询师给的建议只有简单三个字:

放她走。


内部缺乏合适的机会,

而员工又有很强的发展意愿和内驱力,

唯有放她去外部市场寻找更合适的机会,

别无他法。




—— 03 ——

我们为什么更愿意给外来的和尚高薪?


当有人离职导致岗位空缺,

急寻合适人选补充时,

我们会发现,

大部分时候,

必须要付出比离职人员更高的成本,

才能挖来合适的替代人选。


看得见的显性成本,

是人工成本的提升,

不到这一价位挖不来人;

看不见的隐性成本,

是试岗期的隐形折损、培训等投入的增加等。


这便应了一句戏言:

跳来跳去有提高。


别高看外来和尚,

也别低估自有团队。


外来和尚水土不服也很常见。

在原单位的成功,

不见得是其个人能力主导的成功,

很多时候源于平台的支撑、团队的协同,

个人在平台面前,

更多的时候是量的因素,

而非质的原因。


真跳脱出来,

单枪匹马,

独木未必成林。


我个人的习惯,

是倾向于多给内部团队机会,

哪怕不懂,

可以学。


除非企业即将处于超高速发展中,

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到了非常急切的程度,

才大量面向社会招聘高管,

但也需注意一点,

外来和尚与现有和尚的薪酬匹配问题,

否则,

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跳槽。




—— 04 ——

我们为什么更愿意给外来的和尚高薪?


年纪越大的外来和尚,

融入难度越高。


每个企业都有很深刻的文化烙印,

适应期可长可短,

固有的习惯,

越是经年累月,

改变越难。


有个残酷的规律,

45岁以上的高管,

跳槽找到好岗位,

难度系数直线上升,

夸张的企业,

甚至开出了年龄不超过35岁的苛刻条件。


不单纯因年龄大导致的脑力、体力下降,

带来的劳动利用率降低,

更多的是融入新文化的难度直线上升,

对新事物、新团队的宽容度直线降低。


越是岗位高,

过往多少有些成就和名声,

因了偶像包袱的限制,

更看重权威性及面子,

反倒成为做好新事业的拦路虎。


哪怕外来和尚在蜜月期评价超高,

之后也会随着业务发展,

遇到新挑战。


我们看到的现实往往是:

外来和尚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内部和尚也没有想象中那般差。

人,

总是各有长短板。




—— 05 ——

我们为什么更愿意给外来的和尚高薪?


不要仇视外来的和尚,

相反,

我们要感谢他们,

带来了符合市场规律的薪酬信息,

打破了内部的薪酬平衡。


相信我,

只要在一个加薪周期内,

你的能力、业绩表现明显在外来和尚之上,

离晋升加薪不远了。


否则,

公司很可能会失去你这个人才,

毕竟人才是具备市场流通性的。


我从来不信怀才不遇。


有人说:

怀才与怀孕一样,

时间长了总看得出来。


如果有才,

请大胆表现出来。


如果内部、外部皆看不出你的才华,

原因无非两点:

一、内部的工作要求与你的才华不匹配性;

二、自我营销才华的能力有问题,

没有找对恰当的方法与对象展示个人才华。


否则,

哪怕在内部未能找到伯乐,

市场上的伯乐,

也自会纷纷找上门来。




PS:

最近在看的书推荐大家:

《用好人,分好钱——

华为知识型员工管理之道》。


我们为什么更愿意给外来的和尚高薪?


任正非有一句话深有同感:

二十多年来,

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选人用人、分钱分权。


自古钱散人聚、钱聚人散,

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

看似受益者是员工,

背后最大的受益者难道不是企业嘛?

用这种方式把人深深地绑在了企业,

员工想走就必须承担巨大的沉没成本,

有一群人拼了老命地往前奔跑的企业,

何愁前途不亮?



我们为什么更愿意给外来的和尚高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伯乐   和尚   华为   外来者   薪酬   直线   才华   高薪   岗位   合适   团队   成本   员工   能力   机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