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已经不划算了

相互宝已经不划算了

01

今天文章的完整标题应该是:

对部分年龄段伙伴,现在加入相互宝已经不划算了。

相互宝,很久没有聊过的一个话题,今天再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之所以想聊它,原因也很简单,如标题所写,相互宝的分摊金额越来越多,对部分年龄段人群来说,加入相互宝已经不划算了。

我们先来看看相互宝最近一个月的分摊金额:

相互宝已经不划算了

8月共分摊2期,一期7.2元,一期7.41元,一共是14.61元。

如果假定相互宝后续分摊金额会维持当前水平不变,那预计接下来一年累计的分摊费用会是14.61×12=175.32元

但实际上从趋势看,相互宝的分摊费用依旧没有企稳,接下来的分摊费用大概率会维持当前的趋势继续上涨,也就是175元很可能不够。

175元,我们买到的是什么保障呢?是最高30万的重疾保额赔付。

相互宝已经不划算了

相互宝本质上不是保险,但是它提供的保障类似于目前的1年期纯重疾险。

接下来我们要来看看,目前买30万保额1年期重疾险需要多少钱。

支付宝与腾讯微保里都有1年期重疾险销售,我们以微医保重疾险为例。

当购买30万保额纯重疾保障的微医保重疾险时,各年龄段的保费如下:

相互宝已经不划算了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对于0-25岁被保人,买30万保额1年期重疾险的保费都要比175元便宜。

也就是说,对0-25岁人群目前加入相互宝是不划算的,我们拿相互宝分摊的这些费用去买1年期的重疾险要更加划算。

同时,考虑到相互宝的分摊费用很可能继续上涨,而0-25岁人群发现相互宝不划算后陆续退出也会进一步强化相互宝分摊费用的上涨趋势,所以,可能要不了多久,对26-30岁人群来说,加入相互宝也会变得不划算。

目前看起来还明显划算的是31-39岁人群,以及40-59岁人群。

由于40-59岁人群加入相互宝只享有10万保障额度,我们也来看看40-59岁年龄段买10万额度微医保重疾险需要多少钱,如下:

相互宝已经不划算了

可以看到,41-60岁被保人买10万保额1年期重疾险的保费是要明显高于相互宝的分摊费用175元的。

所以,对40-59岁人群,目前加入相互宝依旧是超级划算的。

---

之前,对于要不要加入相互宝,我一直是建议大家加入,因为以当时的分摊费用来说,相比较于买1年期重疾险,加入相互宝要明显划算。

但现在,我要稍微改变一点点观点:

对小于30岁的人群,我不再建议加入相互宝;对大于30岁的人群,目前依旧推荐加入相互宝。

当然,如果你把加入相互宝每个月分摊十几块钱当作是日行一善,那也就不必考虑加入相互宝是否划算的问题了。

02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相互宝分摊金额暴涨?别惊讶,还要涨!》,我当时在文章中说,要想客观评价相互宝这款产品,可能需要2-3年时间,等加入相互宝的人数及每月出险数量都稳定以后。

我刚刚看了一下,这篇文章推送距今刚好2年,但相互宝的分摊金额依旧没有企稳。

相互宝出现今天的局面,其实是可以预料到的。

相互宝的分摊规则是互助成员均摊费用,而不同年龄段的成员,发生重疾的概率差别是非常大的。

这样就对年轻成员明显不利,而对年老成员明显有利,体现在保费上,就是目前的年轻人加入相互宝不划算,年龄大一些的人加入相互宝很划算。

基于这一点,我个人是有点不太看好相互宝未来的发展前景了,甚至我认为均摊费用可能会是相互宝致命性的Bug!

照目前的分摊情况,必然会使得0-25岁的互助成员加速退出相互宝,而这些年轻群体退出后,相互宝成员的总体发病率会提升,分摊费用也会升高,这样会使得26-30岁人群也慢慢退出相互宝,然后均摊费用进一步提升,以此恶性循环...

只不过,我说的这种恶性循环不是一两天就会恶化的,可能需要三年、五年,甚至更久。

03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论是从相互宝的产品形态、目前分摊的费用,还是从它的未来前景来说,我都维持一贯的观点:

相互宝只适合用来做临时保障,或者作为配置完重疾险后的补充保障,它绝不适合用来做唯一的长期重疾保障。

然后今天再新增一条:对小于30岁的人群,不再建议加入相互宝

对于25岁内人群,已经加入相互宝的,可以考虑现在就退出;对于26-30岁人群,已经加入相互宝的,可以考虑过段时间确定分摊费用高于1年期重疾险时再退出。

当然,如果你目前的健康状况已经换不了新的1年期重疾险或长期重疾险了,那还是不要退;如果你想保障无缝对接,可以考虑先买了新的重疾险并过了等待期后,再退出相互宝。

另外,我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一个观点,买1年期的重疾险不比买长期重疾险划算,如果预算非常有限,推荐考虑嘉和保2021,选纯重疾保障至70岁,非常便宜。


全网同一ID:Jun保屋;

关注Jun保屋,教你买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不划算   保人   高于   保费   恶性循环   年龄段   医保   额度   金额   人群   费用   观点   成员   趋势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