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文 / 孟妈

图 / 网络

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上了热搜:纽约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婴儿大便中的微塑料含量是成年人的20倍。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新闻一出便搞得很多宝妈都有点不知所措,纷纷跑来问我:

“婴儿体内的塑料微粒是怎么来的?”

“这些塑料微粒对孩子的身体有害吗?”

“塑料奶瓶不能用了吗?”

其实关于人体中检测到微塑料的研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一概念早在2004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Richard Thompson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时就被提出。

家长们此刻最关心的莫过于:吃掉那么多微塑料,对宝宝会有什么伤害吗?

不清楚!

微塑料在理论上确实可能会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体”,但很可惜,现在国际上的研究都还无法确定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危害、有什么危害。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布的《饮用水中的微塑料》报告给出了推论: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在环境中摄入微塑料和其他颗粒,但没有相关的健康影响迹象。

看到这个推论,你或许能稍微安心一点,只是塑料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性质特别稳定,对宝宝还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这一次也有让更多家长关注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微塑料如何进入宝宝体内?

微塑料尺寸很小,大多情况下并不常见,但这并不妨碍它潜伏在宝宝周围。婴儿平日里经常接触塑料玩具,放入嘴里啃咬,用塑料勺子、餐具、塑料奶瓶,根据研究推算,婴儿光通过奶瓶喝奶,平均每天就要吞下158万个塑料颗粒。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这个数据看起来触目惊心,但是科学家们依旧表示,由于方法和数据的限制,宝宝摄入微塑料的数值仍可能被低估。

日常生活中,婴儿便便中的微塑料来源主要来源于饮食与塑料产品的接触。现如今,婴儿用的塑料餐具被认为相对婴儿更安全,因为塑料制品不会像玻璃和陶瓷那样,产生尖锐的碎片,还有很多为婴儿设计的塑料磨牙产品,塑料玩具,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被宝宝往嘴里塞。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此外,研究表明,用PP瓶配制的婴儿配方奶粉会释放出数百万的微塑料,许多加工过的婴儿食品也都是用塑料容器包装的,这构成了一岁婴儿的另一个接触来源。

如何正确使用婴儿塑料产品?

去年,发表在《Nature Food》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将奶瓶用 95 摄氏度的热水消毒、风干,然后用 70 摄氏度的热水冲泡配方奶,再上下摇晃均匀,瓶中的微塑料颗粒每升可高达 1620 万颗!并且水温越高,瓶中的微塑料颗粒越多:当水温从 25 摄氏度升高到 95 摄氏度时,微塑料颗粒从每升 60 万增加到每升 5500 万,接近 100 倍。

因此在对婴儿的潜在健康风险尚未可知的情况下, 研究者也给了父母们一些关于奶瓶的正确使用方式指导: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在使用PP材质的奶瓶时,建议大家先在非塑料容器,例如玻璃、陶瓷中将奶粉冲泡好,等温度降下来再倒入奶瓶。

如果高温消毒奶瓶,放凉后一定要用冷水冲洗至少3次。

此外,任何塑料材质的水杯、餐具最好都不要装热水、热食。如果实在要装热的,建议优先选用玻璃、陶瓷、硅胶等材质的餐具。

高温消毒奶瓶后,应当用非塑料材质的锅煮沸水并放凉,再用这些凉水冲洗奶瓶 3 次。奶瓶的瓶身和瓶盖螺纹处也更容易藏污纳垢,所以日常也要注意定期用刷子刷洗螺纹处。

此外,家长们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或其他儿童用品时,尽量挑选不含邻苯二甲酸酯和聚氯乙烯(PVC)的。PVC的塑料标识为3。如果产品的塑料质地柔软,有弹性,同时有刺鼻气味,通常标志着邻苯二甲酸酯和PVC的存在。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也要避免使用双酚A或类似化合物的塑料制品。双酚A较常见于硬的、透明的塑料杯,包括部分塑料标识为7-PC的产品。如果产品上找不到塑料标识,而塑料质地硬(用手挤压时不会变形)且透明,最好不要选。

建议优先选购带有以下认证标识的玩具。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不让宝宝把玩具放进嘴里

在不清楚宝宝手中的玩具是否足够安全的前提下,妈妈最好能监督宝宝,不要将玩具放入口中,以免有害物进入宝宝体内。

特别是处于口欲期的小龄宝宝,什么都会塞进嘴里尝一尝,所以最好不要购买不够安全的玩具,一般安全的玩具会在产品介绍中明确标明适合使用的年龄,以及可否入口。家长们在选购时可以多注意。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另外,不要没事给不明种类的玩具高温消毒(孩子其实不需要无菌环境),酒精擦干晾干即可,高温消毒细菌是没了,但是有害物质也会释放出来啊。如果你实在有强迫症,非要消毒,就给孩子买PP或者其他新型耐热材料的塑料制品好了。

看了这样一大串小科普后,孟妈想说,只要大家在平日生活里,正确选购及使用塑料用品,就完全不用对塑料产品太过恐惧啦~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END-

孟妈

90后“小鲜妈”,爱生活、爱分享,爱孟子也爱孟子他爹。笔耕多年,积累了近85万粉丝,和各位宝妈分享最新最潮的带娃姿势,科普最酷最有趣的母婴内容。

2021 / 10 / 11 星期一

面对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我们要如何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孟子   塑料   宝宝   微粒   奶瓶   摄氏度   餐具   无处不在   塑料制品   材质   高温   标识   体内   婴儿   玩具   塑料颗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