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以后别来接我了”,8岁女儿话话,扯下贫困家庭外衣

文|麒麟妈妈(文章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妈,以后别来接我了’,我做梦也没想到孩子会对我说这样的话,为孩子付出那么多,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嫌弃”。

这是张姐朋友圈的内容,张姐是我在一次活动中认识的8岁女孩的妈妈,她的家庭条件比较贫困,穿的衣服也大多是从亲戚处搜罗来的二手物品。

张姐之前就曾跟我抱怨过孩子有些嫌弃她的穿着,因为没有带来什么恶劣的影响,她也没有太在意。

我想这次大概是孩子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才对妈妈说出了这样的话吧。

“妈,以后别来接我了”,8岁女儿话话,扯下贫困家庭外衣

家庭条件的硬伤无法避免,但是贫困家庭的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来治愈孩子心里的伤。

贫困家庭的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

01.收起补偿心理

贫困家庭的父母,因为不想让孩子受苦,有可能会生出补偿心理,即使生活再穷苦,也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今天给孩子买名牌的鞋子,明天给孩子买昂贵的玩具。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享受着与实际条件不对等的优渥,长此以往,虚荣、自私等情绪易占据孩子内心。

家长的这种补偿心理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将自己置于困境。家长不妨收起这种心理,也放弃那些不必要的执着。

“妈,以后别来接我了”,8岁女儿话话,扯下贫困家庭外衣

02.让孩子学会面对贫困

我曾经在幼儿园见过一个小朋友,孩子的家境比较贫困,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老师让小朋友们说出自己都去过哪些地方旅行。

听着其他小朋友说出泰山、洱海甚至一些国外地名的时候,这个小朋友的表情很窘迫,为了显示自己也是见多识广的一员,孩子说自己去过长城,但是在随后的描述中,孩子却将长城描述成了不伦不类的样子。

孩子不能面对贫困,以贫困为耻,必定会生出很多攀比心。

其实家长不必将贫困藏起来,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家中的经济条件是怎样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贫困与富有只是两种不同的家庭情况,没有什么丢人的,让孩子学着接受,也学着坦然面对。

“妈,以后别来接我了”,8岁女儿话话,扯下贫困家庭外衣

03.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奋斗

贫穷并不可怕,懒惰才是那个恶魔。当贫穷遭遇懒惰,那才是孩子噩梦的开始。家长要让孩子看到的是,自己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为的是让生活变得更好。

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来,让孩子看到劳动后的成果,告诉孩子,只要努力奋斗,就会改变现状。

家长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当孩子看到家长的行为,就会去模仿。让孩子知道奋斗的可贵,比渲染贫穷更有用。

“妈,以后别来接我了”,8岁女儿话话,扯下贫困家庭外衣

孩子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家长也不能立刻改变贫穷的环境,但是家长可以通过改变教育的方式,让孩子正视贫穷,学会奋斗。

在生活中,家长还要做到知穷而不哭穷,不必每天在孩子面前念叨没钱,要让孩子看到希望,对明天充满向往。

(图源网络,侵删)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麒麟妈妈,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长大。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优渥   洱海   贫困家庭   麒麟   长城   外衣   贫穷   懒惰   贫困   小朋友   家长   女儿   条件   妈妈   孩子   心理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