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民,把女儿、儿子培养成了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怎么做到的?

一位从来没有念过书的农民,把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分别培养成了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很多有孩子的家长纷纷向他请教,家长们觉得他一定有过人的绝招。而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却摸不着头脑,他直言“哪有什么绝招?因为孩子上学花费很多钱,我就想花这么多钱一定要让学习有价值。当他们放学后,我就让他们把学习到的知识教会我,这样2个人的学费3个人学多划算,于是他们每天放学后,都会把当天的知识教会我,如果有不懂得地方,回去请教老师后再来教会我,就这样长期下来,孩子们的成绩一直很好。”


一位农民,把女儿、儿子培养成了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怎么做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可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漫无目的的死记硬背效果有多大的差别。前者可以让你事半功倍,名牌大学唾手可得;而后者则可能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结局。

如何找到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费曼学习法》中或许你能找到与自己契合的方法。


以教代学,用输出倒逼输入


上面那位农民就是无意中使用了“以教代学,用输出倒逼输入”的学习方法,把2个儿女培养成才的。

假如有一个外行人,向你请教你所学过的知识,你能否用简练的、对方听得懂的方式解释给他听,并且有深刻的印象?

假如你是一位作家,你能否把一首生僻的《诗经》小诗,简短的描述给一个7岁的小朋友?

最优秀的“以教代学”是你必须只需要一两句话就能把一个知识点让一个菜鸟准确无误地听明白,并深刻理解。

这样通过向别人传输知识,来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项知识,同时加深印象,顺带还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



一位农民,把女儿、儿子培养成了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怎么做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做一张流程图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优势:

思维导图最大的作用是将繁冗的知识以图片的形式直观的分类表达。把不同的知识点列表、图像、分支展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大脑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如何做思维导图?

比如一本书,你可以画出一张概念框架,先把你需要的目标主题找到罗列出来,再把主题细化分类,最后通过总结、事例、要素、等做出说明,突出理论和观点。

你也可以画一张结构图,把目录、章节分成不同的板块,形成简明的层次结构针对性的阅读论证和事实说明。

你还可以画一张因果图,把观点、罗列出来,然后找出前因后果,最后论据与推理逻辑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需要启动大脑的深层思维,需要对知识的结构进行整理总结。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可以把你的注意力清楚地指向最关键的信息。这不仅有利于把握本质,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一位农民,把女儿、儿子培养成了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怎么做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分阶段、分层次复述内容

多数人他能把内容“倒背如流”,但当你让他用自己的语言把知识复述讲解给别人时,却困难重重,毫无头绪。复述总结内容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宗旨。是加深理解最有效的方法。

第一阶段:首先尝试着轻松的把知识描述给自己听,这一阶段的复述做到简单描述就可以,比如可以描绘记忆最深刻特别的观点、有趣的案例等。对错与否不重要,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描述内容。

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复述操作要比上一个阶段提高难度。利用演讲或者,分组讨论的方式进入到一个真实的复述场景中。

因为是向别人输出内容,需要你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你必须有一个清晰的题目,并且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框架,有严密的逻辑,清晰地立场,和精炼的语言表达。这些需要你提前做好提纲,准备一系列的场景演练。

最后,你还要从听者那里获取对你复述理解知识的反馈性评价。除了阐述自己的理解,还要吸取不同的观点和评价。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不是简单的复述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正确的有价值的新知识,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费曼说过“知识并非是拿来搬开脚下的石头,或者让你明白过去,而是帮你读懂未来”。是的,知识可以帮你“预测未来”,并不是说要用它来算命,而是说,当你有了一定的信息积累、当你有了善于观察世界的能力、当你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你就可以预测到未来的方向。


一位农民,把女儿、儿子培养成了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怎么做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把知识注入到你的灵魂深处

在你的周围一定也会充斥着这样的广告:“5分钟教你记住100个单词”“3分钟教会你如何炒股”等。这种不求甚解的快速灌输式教学,只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也只能达到一知半解的程度。

在学习这条路上,无论你投入多长的时间,付出多大的精力,这些都不是衡量你学习是否高效的标准。你最终的目的是把知识渗入到你的工作中去,深入到你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目的是融汇贯通地运用知识。

在美国工程学教授芭芭拉▪奥克利的学习经历,深刻的阐明了一个事实:成为某个领域内的顶尖高手,绝对不存在捷径,唯一的办法就是就过“刻意练习”。他是如何由一个数学的差生变成一个工程学教授的?

第一步:首先他搜集了几十本数学专著,花了半个多月把专著中的上千个问题整理出来。

第二步:他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将整理出的上千个问题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几十个PPT。然后把几十个PPT反复地研究了5遍以上,掌握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第三步:把研究的知识讲给优秀的同学,请他们给出意见。从中弥补不足,接纳新的知识。

第四步:把上千个问题所得到的知识简化,把对工作重要的部分抽离出来,持续练习。最终奥克利完全改变了数学能力。

究其根本,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知识存储,最终的目的还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农民   目的   高材生   知识点   学习方法   教会   清华北大   深刻   精力   思维   儿子   观点   女儿   阶段   轻松   知识   内容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