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试|中学语文学科知识:4.1现代文分析与理解

把握文章思路,要注重整体感知。叶圣陶先生曾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也必须找到作者的这条“路”。任何一个文本的阅读,都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路,简言之,文章的整体感知,就是要求对文章有彻底的理解。

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内部和段落之间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一)分析结构的目标

目标主要有两点:

1.分清层次。分清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也包括某一部分的层次(或说段内层次),前者通常称为划分成几个部分,后者通常称为分析 小层次。

因为段内层次的分析与全文层次分析的原理是相同的,这里只说段内层次分析。

段内层次分析的途径主要是辨类型、归意群、找标志。

(1)分辨段的类型。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强调分辨段的类型,是因为段的类型不同,其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叙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开。懂得这一点,有助于段内层次分析。

(2)归纳意群。所谓归纳意群,就是以句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一个意群,就是一个层次。

(3)寻找标志。一般来说,段内意群之间往往有标志性词语或句子,如表先后顺序的词语,表递进或转折的句子,或者提示性、小结性的词语等等。找出这些标志性语句,有助于准确归纳意群、分清层次、概括层意。

2.摸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它们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以及前后照应的关系。摸清这种关系,既是分析结构的需要,也是弄清写作思路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组合   标志性   小结   归纳   议论   句子   词语   思路   层次   现代文   类型   结构   关系   语文学科   中学   作者   知识   考试   文章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