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肌如何恢复?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产后盆底肌肉由于扩张而失去弹力,产后如果能够坚持运动,盆底肌肉可以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否则就不能恢复原状。对于产后盆底的恢复,请看看下面详细的指导。

怀胎十月,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压力均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的日益增加,盆底肌肉便在持续受压中逐渐松弛。

因此,即便选择剖宫产,也无法完全避免。女性身体的特殊构造也决定了女性更易出现盆底问题。一旦盆底肌肉发生松驰或破损,其支持作用就会减弱,继而盆腔器官发生移位,一系列女人病“不请自来”。

产后盆底肌如何恢复?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学会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法——小提肛,大作为


提肛运动俗称憋尿动作,具体方法是: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前10分钟,先收缩3~5秒,再放松3~5秒,如此反复;接着收缩1秒,放松2秒,连续5次,间隔休息5秒,持续10分钟。

锻炼时切记:尽力避免腹肌和双侧大腿附近的肌肉与盆底肌肉同时收缩,否则事倍功半。 提肛简单易行,不仅锻炼骨盆底的肌肉软组织,而且能让盆骨穴位得到按摩,对于孕妇、肥胖者,尤其是长期便秘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改装尿频、尿失禁、下腹胀痛。

在一项针对48名习惯性便秘病人的实验中,通过坚持20天循序渐进的提肛运动,所有病人均恢复了正常排便,而在日后随访中,无任何排便不适的病人达39例。

意识超前,健康领先 康复的最佳时间为产后42天至3个月,此时盆底肌纤维已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及时的康复训练有效促进复原。

也有观点认为,产后一年内都是盆底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 “最好的治疗是预防”,盆底康复也不例外。

虽然盆底康复治疗被称做“产后必修课”,但事实上,早在计划妊娠期,女性就有必要学习如何准确定位肌群、正确收缩,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地进行盆底训练。因为随着妊娠发展,子宫慢慢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和损伤也是与日俱增的。

所以,在“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和“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之间,无疑后者为最佳选择。

怀孕、生产是绝大多数女人的人生必由之路,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才是明智的做法。尝试一下盆底康复治疗,也许那些遗失的美好都会慢慢寻找回来,为人母的幸福感也会因此更加纯粹。

部分内容转载网络 如有违规或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产后   自来   肌纤维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盆腔   循序渐进   子宫   肌肉   病人   正确   压力   发生   女性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