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每个孕妈们在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都是无比期待宝宝的出生的。但是宝宝出生后,却会给家长带来不少难题。

毕竟刚出生的宝宝没有自带说明书,每个宝宝脾气不同,加上宝宝不会讲话,跟家长的交流只能靠意会,没法言传,所以1岁以内的宝宝也是被妈妈们认为最难带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的坎要过。

其中最难过的关之一就是哄睡关,让不少新手爸妈们头疼不已。

最近有位家长上传了一段哄睡宝宝的视频,让网友笑喷了。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视频中,宝宝一动不动乖乖地趴在爸爸的肩膀上,爸爸一边拍一边迈着骄傲地步伐从房间里走出来,跟家人分享自己努力了一个小时的哄睡成果。

结果刚走出房间,原以为睡得很熟的宝宝突然间从爸爸的肩膀上起来,转过了身子,蹬着大大的眼睛,丝毫看不出已经睡着的痕迹,仿佛跟爸爸说我还可以再嗨几个小时。

而一回头看着无比清醒的宝宝,爸爸顿时一阵绝望:我辛辛苦苦哄了你1小时,结果刚迈出房间你就醒了?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看着一脸懵的爸爸和一脸无辜的孩子,网友们笑喷了,纷纷表示理解:哄过娃的都懂,这种崩溃谁经历谁知道。

很多时候你以为孩子睡着了,抬头一看,有个小脸真在对你笑,让你又生气又无奈。

给宝宝哄睡后,一点动静都不能有,否则娃会用实际行动宣布你前面的哄睡行动失败。

比如这位宝妈,看着呼呼大睡的宝宝,放心地起来上个厕所,结果回头推开房间门,被宝宝吓了一跳,面前这个瞪大眼睛盯着自己的是谁?

妈妈被宝宝吓了一跳,宝宝也被妈妈给吓了一跳。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不少妈妈表示不解,明明哄了那么久,孩子看似睡的很香,身子却似乎自带雷达,有一点风吹草地就能醒来?

真不怪宝宝自带雷达,这跟宝宝现阶段的身心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一 宝宝的睡眠周期与成人不同

婴儿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通常在30-45分钟左右,而且其中有一半的时间处于容易醒的浅睡眠状态,睡眠周期转换的节点也很容易醒来。

所以很多时候家长哄睡了很久,放下的时间孩子正处于浅睡眠阶段或者睡眠周期转换的节点,孩子就醒来了。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二 睡眠环境的改变

许多家长发现,宝宝睡在手上的时候睡的很香,只要一放下,孩子就会醒来。

因为宝宝从抱着到躺下,体位、温度等都会发生变化,小婴儿对这些变化特点敏感,感受到变化就会醒来。

宝宝对光线也特别敏感,当我们觉得困时,褪黑激素的分泌会不断增加,但是光线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所以睡眠环境中光线的影响也很大。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三 宝宝对气味敏感

闺蜜曾跟我吐槽,宝宝的生物钟节律都随了自己,自己睡的晚,宝宝跟着睡懒觉,自己起的早,宝宝也早早起来捣乱了。看着宝宝睡得很熟,只要自己一离开床面,宝宝准在下一刻醒来。

其实小婴儿最开始认出妈妈,并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鼻子闻的。宝宝的嗅觉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发育成熟完善,出生后1-2周的新生儿,就可以通过嗅觉辨别妈妈和其他人的气味。

而想要看清妈妈的脸,基本要到3个月之后。而妈妈的气味会给宝宝带来满满的安全感。妈妈的气味在边上萦绕,宝宝安全感十足,就可以睡的香香的,妈妈一旦起身离开,宝宝就容易醒来。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怎么做可以让宝宝安睡?

睡眠调节分为自体调节睡眠驱动力系统和昼夜系统。

婴儿的自体调节睡眠驱动力系统很强,所以需要睡一觉又一觉,对于小宝宝来说,醒了60-90分钟又该睡觉,大一点的孩子,醒了2-3个小时就要睡觉。

但是短暂的小睡会降低孩子的睡眠驱动力,比如在汽车或者手推车里睡10分钟,接下来正常的午睡就会很困难。因此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可以充电5分钟,放电两小时

所以想让宝宝安睡,尽量要规律宝宝的睡眠时间,不要随意打乱宝宝的生活节奏。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昼夜系统会让宝宝本能地在不同的时间里精力充沛或者昏昏欲睡,不过宝宝的昼夜系统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逐渐形成的。

新生儿阶段宝宝通常是昼夜不分的,甚至会有白天睡得香,晚上睡得少的昼夜颠倒的行为。到6周左右,宝宝晚上的褪黑激素开始增加,白天清醒时间开始增加,2-3个月左右,节律变得更明显,而且宝宝的体温也开始有昼夜模式,即晚上体温变低,更容易进入睡眠。

所以家长要帮助宝宝建立规律的昼夜系统,让宝宝更好地安睡。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1. 抓住晚上7点这个神奇的睡觉时间

虽然小婴儿最开始的睡眠没什么规律,但是到6-8周开始,孩子会从晚上6点或者7点左右进入长时间的睡眠,这是宝宝的生物钟系统开始走向成熟,并给身体发射该睡觉的信号。

不过不少家长会把这个时间当作宝宝的小睡,宝宝醒来后没有接着让宝宝睡,而是直接抱起来玩,导致宝宝每天睡眠的时间变得很晚。

所以如果想让宝宝安睡,习惯晚睡的宝宝,家长可以每天把时间提前15分钟让宝宝准备进入睡眠,将宝宝的睡眠调整到7点入睡,可以让宝宝睡得更好,家长也有更多自己的时间。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1. 放松自己的情绪

宝宝的镜像神经元强大又敏感,很容易捕捉到家长的意图和内部状态。

研究表明,家长抱着宝宝时,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会影响宝宝自身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变化。

这就是有的家长很努力地哄睡宝宝却不睡,但是家长自己睡着,宝宝也会跟着睡着的缘故。

所以在哄睡宝宝时,家长不要不耐烦地哄,而是情绪放松地陪伴宝宝,宝宝会更快地入睡。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1. 培养宝宝的自我安抚能力

宝宝在刚出生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需要外接大量输入的信息来帮助完成发育,所以在出生的几个月内,宝宝需要家长的安抚比如抱着、拍着才能入睡。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宝宝会开始进行自我安抚,比如吃吃手指头,或者发出点小噪音等。而学会自我安抚的宝宝,在一个睡眠周期结束后,不需要家长起来哄睡会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睡眠质量也会更好。

所以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可以不用等宝宝睡着再放床,而是尝试宝宝在昏昏欲睡时放在床上,如果宝宝在啃手指,翻滚或者咿咿呀呀发出声音时,家长可以不用急着安抚。

白天也可以尝试让宝宝有一小段时间自己玩耍,培养宝宝的自我调节能力。

爸爸哄了1小时娃,骄傲地走出来,回头那一刻绝望了,网友:笑喷

睡眠问题通常也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每个宝宝之间都有差异,但是宝宝的睡眠能力也在不断成熟,所以家长要给宝宝足够的耐心等待宝宝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爸爸   驱动力   昼夜   气味   周期   睡眠   婴儿   绝望   骄傲   敏感   家长   晚上   妈妈   小时   宝宝   孩子   时间   网友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