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问育儿专家“怎么办”了,没搞懂这个根本点,都白搭


做公号以来,每天都会收到各种问题,比如: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孩子总是哭闹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不要再问育儿专家“怎么办”了,没搞懂这个根本点,都白搭


他们希望得到的答案,最好像医生开药那样,给出一二三。


然后拿着这几剂“药方”,回去就能“药到病除”。


如果不管用,还会抱怨这个“医生”不行,然后去找下一个。


仿佛「鸡飞狗跳」和「母慈子孝」之间就差一剂“灵丹妙药”。


这样的思维,注定学了一堆育儿方法,依然教不好孩子。


真正的正确答案从来不是“拿来主义”。


当然,不是说有问题不能去寻求别人的建议。


核心是要将学来的道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变成属于你的「正确答案」。


不要再问育儿专家“怎么办”了,没搞懂这个根本点,都白搭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成长环境也大相径庭。


学到一个方法,不去理解,直接拿来用,肯定是“蹩脚”的。


正确的做法是:


充分理解——实践——反思——调整


这才是内化方法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来的方法技巧内化成自己的方法论。


刚为人母的时候,我接触到很多关于“无条件的爱”,充分尊重,信任孩子。


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如获至宝的感觉。


于是我总是什么都跟孩子商量,轻声细语跟他说话,希望给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三岁以后,我发现,孩子开始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总是通过耍脾气的方式让我对他妥协。


不要再问育儿专家“怎么办”了,没搞懂这个根本点,都白搭



我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最终,我发现无条件的爱孩子,不是没有原则的妥协,更不是无条件的满足他所有的需求。


孩子得知道,什么是他的行为边界,也得知道妈妈的底线在哪里。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


面对不能做的事情,我学到了一个词,叫“温柔而坚定”。


但在实践过程中,到底几分算温和,几分算坚定,一定不能批评孩子吗?把孩子惯坏了怎么办?


不要再问育儿专家“怎么办”了,没搞懂这个根本点,都白搭


这些问题没有人能手把手教你,只能你自己来把握这个尺度,靠你自己的感觉来。


这个感觉从何而来?


就是从不断探索,尝试,反思,矫正中修炼而来的。


只有这样,你才能一步步形成自己的育儿观,你的「内核」才是稳定的,很多问题上才能清晰,笃定。


不要再问育儿专家“怎么办”了,没搞懂这个根本点,都白搭


缺少了这个过程,你只能流于形式,情况一变,就手足无措。


这个过程听起来有点玄,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但这才是追根溯源,解决了根上的问题。



如果文章对你有用,欢迎点赞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方法论   药到病除   追根溯源   都会   内化   流于形式   正确答案   坚定   不好   事情   医生   过程   感觉   孩子   方法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