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不能吃奶,宝宝就开始哭闹,戒除奶睡还需要2招心理战术


一说不能吃奶,宝宝就开始哭闹,戒除奶睡还需要2招心理战术

之前我分享过一篇关于不哭不闹戒除奶睡的文章《宝宝奶睡到2岁,戒除难度不升反降,2个步骤,不哭不闹自主入睡 》,评论区有很多妈妈给我留言咨询具体的细节操作,其中有一个妈妈的留言我觉得应该会引起其他妈妈的共鸣,也很有分享的价值,所以我今天就这个妈妈所描述的问题来详细说说,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妈妈的留言。

一说不能吃奶,宝宝就开始哭闹,戒除奶睡还需要2招心理战术

总结一下,这位妈妈遇到的问题是:

1、中午必须奶睡,如果拔除nainai,宝宝直接就清醒不睡了。

2、每次跟孩子说不能再吃nainai之类的话,都没有效果,不让吃奶,宝宝就会哭闹,而且被妈妈凶过以后,竟然完全不吃辅食了。

第一个问题,午睡拔除nainai以后,宝宝会出现清醒不睡的情况,这种情况确实很常见,戒除小觉奶睡远比戒除夜间奶睡复杂曲折的多,因为夜间不论怎么睡,最终宝宝都会睡着,这归功于强大的生物钟,但是白天小觉就不一定了,错过困意以后,宝宝就不睡了,这也是生物钟的原因,这个问题我会另起一篇文章详细解说。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分析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妈妈不让宝宝吃奶,说了一车轱辘的“宝宝长大了,不能再吃nainai了,妈妈nainai痛”之类的话不但没有劝退的效果,反而让宝宝更加凶猛的恋奶,不给吃就大哭。

这是因为妈妈用错了方法,不懂宝宝的心理需求。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有人送给你一个非常漂亮非常好用的包,这是你第一个包包,且只有这一个包(别问为什么只有一个,这就是个假设),你每天出门都特别开心地背着它,突然有一天,这个人告诉你,等会出门的时候不能再背这个包了,以后也不能背,你的情绪和心理波动会是什么?

诧异,为什么不能背了,你送给我的就是我的啊,我的包我为什么不能背?

生气,我只有这一个包,我非常喜欢它,而且我每天出门都必须要背包,你现在突然不让我背了,我的手机钱包口红化妆镜纸巾钥匙要放在哪里!

害怕,我以后没有包背了该怎么办?我自己又没有能力买个新包。

紧张,我最喜欢的包会消失,我可得把包看紧了,时不时的就去检查一下包还在不在。

接下来我们将这四种情绪代入到不让宝宝吃奶这个事情上,就能分析出宝宝的心理活动

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边吃奶边睡觉的,现在突然不让宝宝奶睡了,本宝宝表示不同意!

再者,除了奶睡以外,本宝宝也确实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睡着啊。

nainai明明就是我的,凭什么现在不让我吃?

妈妈不给我吃奶了,是不是不爱我了?

所以就出现了妈妈越是说“不能吃奶了”这样的话,宝宝越发吃奶吃得发狠,宝宝的这种反应和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发育特点分不开。

一说不能吃奶,宝宝就开始哭闹,戒除奶睡还需要2招心理战术

越不给宝宝吃奶,宝宝吃得越狠背后的心理因素

这位妈妈的孩子是1岁8个月,这个年龄段很典型,有两个典型的心理发育特点

1、分离焦虑高峰期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分离焦虑期,一般出现在婴儿6-8个月大的时候,在14-18个月左右达到顶峰,当宝宝和妈妈建立了基本依恋关系以后,如果妈妈离开,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

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情感纽带中,母乳喂养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是宝宝感知妈妈的重要渠道,不让宝宝吃奶无疑就是剥夺了宝宝依恋的妈妈,当妈妈重返职场以后,妈妈会发现宝宝夜奶的频率会增加,奶睡的时候很难拔除nainai。

基于这样的心理发育特点,在戒除奶睡的时候,你给宝宝说“不能吃奶了”这样的话,算是戳中宝宝的痛点,不说还好,越说吃得越凶,越不给吃哭得越厉害,当你试图移除nainai的时候,你说“不能吃了哦,要吐出来了哦”,往往得到的回应是,咬得更紧!

2、第一个叛逆期的到来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8个月到3岁的儿童处于人格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自主对害羞和怀疑的阶段,标志着从外部控制向自我控制的过渡--------《发展心理学》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可怕的2岁”阶段,你让孩子干啥,孩子偏不干啥,会说不,对大部分指令都敢于说不,一言不合就大哭。

在开头那个案例中,那个宝宝还使出了拒绝吃辅食的招数来表达不满,这说明宝宝的“自我意识”在觉醒,他能够对一些事情自己做决定。

在这个说东往西的叛逆阶段,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用“不可以吃奶”这样的话术来戒除奶睡,结果往往都是妈妈最后被宝宝哭到妥协,败下阵来。

这两个心理发育特点导致6个月到2岁之间的宝宝们,戒除奶睡和断奶都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我们可以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实施潘特丽戒除奶睡中的关键步骤。

一说不能吃奶,宝宝就开始哭闹,戒除奶睡还需要2招心理战术

以退为进,换种说法来实施潘特丽戒除奶睡中的移除步骤

潘特丽戒除奶睡步骤中,是通过数数字,逐步缩短吃奶的时间,核心技巧是“宝宝要吃妈妈就给,控制给的时间,反复实施移除nainai的步骤,最终实施宝宝不再吃奶睡觉的效果”。

开头那个妈妈也是在移除nainai这个步骤上出现了问题,其实只要换种说法再反复尝试就会成功的。

1、把“不能吃奶”换成“宝宝吃饱了,不用再吃了哦”

这个阶段宝宝对于吃奶的态度其实是“nainai是我的,吃不吃应该由我自己来决定”,你如果说“不能再吃了”这句话,立马会引起宝宝的反抗。

但是如果我们换成“宝宝吃饱了哦,不用再吃了哦”,这种表达方式所传达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第一妈妈并没有要夺走nainai的意思,第二是告诉宝宝,我要移出nainai是因为你已经吃饱了。

不能吃和吃饱了不需要再吃,完全是两种表达效果,你品,你细品。

这个说法也是我亲测有效的,我也用过几次“墨墨别吃了,不能吃nainai”这样的话术,每次说完,墨仔就会猛地加快吃奶速度,我试图强行移出,他就含得越紧,或者直接哭闹,后来实施潘特丽戒除奶睡计划,我换成“墨墨吃饱了哦”(有时候需要多说几次),神奇的是,说完他就会自动松开嘴,转过身睡去。

再后来,不需要我说这句话,墨仔自己咂吧两口就自动松开了。

把“不能、不可以、不要”这样的词收起来,就会减少孩子的戒备心和担忧。

一说不能吃奶,宝宝就开始哭闹,戒除奶睡还需要2招心理战术

2、宝宝要吃,妈妈就给,给足孩子安全感

潘特丽戒除奶睡的数数步骤环节,可能要重复几十遍,其原则就是宝宝要吃,妈妈就给,不要出现“不能吃了,不给吃了”这样的行为,控制点在于循序渐进的缩短吃奶时间。

刚开始吃10秒,几天后缩短到7秒、再几天后缩短到5秒、以此类推,最后完全不用吃奶睡觉。

之所以这个方法能成功,就是顺应了宝宝的心理需求,要吃我就给,给足你关于吃奶的安全感,来抵消睡前不吃奶的焦虑。

这种感觉就好比我们小时候爱吃奶糖,可妈妈总是把奶糖缩进柜子里藏起来不让吃,我们会怎么办?是不是心里直痒痒,心心念念的想要吃奶糖,但如果我们想吃的时候,妈妈很爽快的就给我们一块,奶糖吃完了也没啥遗憾,等下次有了再吃,没有了就不吃了。

戒除奶睡也需要这样的心理战术。

我想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孩子充满了安全感,他不会担心哪一顿奶会吃不到,或者吃到哪一口的时候nainai就会被“夺走”,正是因为可以“来去自如,不受限制”,才不会有那么多担忧和焦虑,慢慢的,也就不再需要吃奶了。

一说不能吃奶,宝宝就开始哭闹,戒除奶睡还需要2招心理战术

戒除奶睡之前,请先培养孩子其他入睡选择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之所以举步维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给孩子可替代奶睡的选择,只是不停的灌输不能吃奶了,可是,不能吃奶睡觉了,那该如何睡觉呢?

要知道,奶睡宝宝的睡眠联想是非常单一且顽固的,比抱睡、摇睡还要难以攻克,吃着奶睡觉实在太舒服了。

所以,在实施潘特丽奶睡戒除计划之前,通常需要花费3-4周的时间来建立一套完美的睡前流程,让宝宝习惯并喜欢上睡前看书、听音乐、听故事,当他掌握了更多的入睡选择的时候,再实施潘特丽戒除奶睡计划就会很容易。

我们不仅仅是要解决戒除奶睡这一个问题,还要顺带培养起孩子睡前阅读、听故事的习惯,岂不是一举两得。

戒除奶睡的根本不在于“戒除”,而在于“给予”。

不哭不闹戒除奶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我把坚定不移的执行睡前流程当做目标、在计划的时间点完成洗澡、看书、听故事这些事情以后、关灯数数开始潘特丽戒除奶睡计划就变得异常简单,墨仔从睡前必须要吊着nainai入睡,无奶不睡到抱着心爱的猫咪和恐龙躺在我身边,听着最喜欢的小红汽车的故事自己睡着,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

我觉得一点都不困难,自然而然就成功了。

所以,建议想要使用潘特丽戒除奶睡计划的妈妈们,一定要学会这些“心理战术”,不要硬来,智取就行。


一说不能吃奶,宝宝就开始哭闹,戒除奶睡还需要2招心理战术

我是婴幼儿睡眠顾问墨仔妈妈育儿,专注分享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知识,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及转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宝宝   心理   都会   以退为进   奶糖   吃得   焦虑   战术   这样的话   步骤   阶段   效果   妈妈   孩子   时间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