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的故事

李家庄的老李和老刘是童年时期的玩伴,如今他们都成家了。两家的关系因为有一块田地相邻而保持着童年的友谊,两家人平时在田里总能低头不见抬头见。老李读完小学就毕业了,老刘家境好,读完了师范回老家当了一名小学老师。老刘自然而然地成了老李家几个孩子的老师,两家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了。

老李住在村西头,老刘住在村东头。在村西头的田地边缘,他们都有一块四四方方的宅基地,彼此相邻。老李是一位憨厚老实而热心肠的人,对村子里的人都比较友好,乐于助人。老刘是一名小学老师,李家庄的孩子几乎都是他的学生,所以村里的人都比较尊重老刘。

农村的宅基地上大多都荒芜着,几乎所有空闲的宅基地都种上了杨树。如此一来,既美化了农村环境,又避免了土地的浪费。这些杨树长得都很高大,等到需要在宅基地上盖房子时,就把树砍了,既能卖钱又可以当做房屋的脊梁。基于种树有这么多的好处,李家庄就被树木包围着,从远处看,简直是世外桃源。

老李家和老刘家的宅基地都在村西头,老李家有着得天独厚的距离优势,他就在宅基地上种了些蔬菜,比如萝卜,白菜,大葱,黄瓜,番茄,豆角,四季扁豆,香菜,胡萝卜,豌豆等等。一年四季,各色不同的应季蔬菜,为家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蔬菜。老刘家住在村东头,他在宅基地上种上小杨树苗,又在杨树的空隙中种些粮食作物,像小麦,玉米,小米,花生,大豆,红薯等之类的农作物。农村大部分的宅基地都是往村子的边缘规划的,村子的边缘又都种植着树木,以至于宅基地上的农作物都被树枝遮挡着而收成不好,这样就形成一个循环,大家都以种树为主,农作物仅仅是点缀。

宅基地在没有盖上房子之前,它们的界线划分都是比较模糊的。又都种植着树木,这种模糊就更大了。老刘家在宅基地上种了许多小树,等过了几年,老刘发现自己种的一棵小树竟然长在了老李家的宅基地上。他急忙找到老李,说明了情况。“老李,我种树时没怎么注意,现在才发现有一棵树种在你田地上去了。会不会碍着你家的蔬菜?要不要我现在把它砍了?”老李来到宅基地上一看,果然如此。看着小树在风中摇来摇去,老李就说, “没关系,不用砍,一棵小树而已,不碍事,就让它长着吧。”老李表现得很大方。“那先这样说好了,等树长大了或者你提前盖房子时,我就把树砍掉,咱们两家一人一半,就这么决定了,不要多说了,否则我现在就把它砍掉。”老刘的口气很认真。老李也就打哈哈地应了下来,心里嘀咕着,一棵小树苗,它能长成什么样子呢?

一场变故打破了这棵树的归属问题。老刘在他55岁时,生了一场奇特的病,去世了。这棵长在老李家地里的老刘种的树竟然成了参天大树,哪还有当年小树苗的影子呀,如今这棵树估价在好几千块钱。面对着这棵树的价值,对于它的归属问题,成了两家孩子之间的争论了。老李的儿子说,“这棵树长在咱们家地里,当然是咱们的。”老李也很无奈,当初他和老刘已经达成了口头协议,这棵树两家分,如今老刘去世了,没有了证据,叫他如何再去争论这棵树归属呢?

这棵树的的确确长在老李家地里,两家人也都一致认同,根本不用找宅基地里打下的划分界石。前排的宅基地上已经盖好了房子,整整齐齐的一对照,这棵大树竟然全长在老李家的宅基地里。老李坚持不要这棵树,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打算把这棵树据为己有。哪怕这棵树在自己地里长了二十几年,哪怕这棵树的价值有几千块。老李的儿子对自己父亲的态度很不满意,“凭什么不要这棵树?树长在咱地里,就应该是咱家的,哪怕两家平分这棵树,咱家还是吃亏的。我有一个办法,给他家买棵小树苗,问题不是解决了吗?”老李的儿子到底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他只是对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老李和媳妇想了一晚,第二天他们来到老刘家,对老刘的遗孀说,“地里的那棵树,你找人把它砍了吧。是你栽的树,哪怕栽在我家地里,那也是你家的树。你家盖房子,我也准备盖房子,咱们两家以后就是邻居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树的事情是小事,不能伤了两家多年的感情。”老刘的遗孀很感动,忙说道,“老嫂子,看你说的。老刘在世时都跟我说了,这棵树我们两家分,怎么也不能叫你们吃亏。”“说什么吃亏不吃亏,这棵树我又没浇过水,也没有施过肥,是它自己长成这么高大的,我可是没有出过力气的。你尽快找人把它砍掉,不用再说了,就这么定了。”老李的媳妇说完又谈论一些孩子们之间的婚事,就站起来回家了。

过了几天,老刘的遗孀果然把树砍了。老李的儿子从那宅基地回来后对母亲说,“他们家也太抠了吧,把树砍了,连同树枝树叶都清扫得干干净净,我还说拉回点树叶喂咱家的羊呢。”老李媳妇说,“他们是怕给咱家找麻烦,留些树枝不是耽误咱家盖房子么?收拾干净了,我们也省事了。”她说是这么说,心里多少有些委屈。一棵树,长在自己地里二十多年,反被别人砍了,自己家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怜的羊呀。老李的儿子又说了,“不是怕我们麻烦,而是他们吝啬。枝枝蔓蔓的都拉走,生怕我们去抢。他们又把树根留在地里了,我们盖房子时还要找人把树根挖出来,他们家真够可以的。”

老李不爱听他们母子的话,“你们就少说点吧。如果老刘活着的话,这棵树一定会按照他说的,一家一半。可是,他已经去世了,再说有什么用。一个寡妇家,也挺可怜的,这棵树的事就到此结束了。还有你,今后要和老刘家的儿子做邻居,你们要好好相处。邻里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帮助。”

老李又平静地在李家庄生活着,他一如既往地与人为善。农村的生活在繁忙与平静中,悄悄地变迁着。农村的树也渐渐地消失了,一片片新的楼房拔地而起。一个新时代到来了,一个崭新的农村正在向我们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子时   遗孀   宅基地   宅基   杨树   农作物   小树   田地   树枝   吃亏   树木   老刘   地上   儿子   农村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