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辩 | 出名要趁早,有点意思



关于早晚都要成名的人,到底早一点还是晚一点,这事真的一点都不简单,壹诧的小伙伴,开启了探究模式!!


来辩 | 出名要趁早,有点意思


正方
Grace

出名要趁早肯定的呀,要不然真的等到年老色衰才来出名吗?那时连上个综艺都没有体力了,唱跳不行,就连熬夜开工也不行,那么这名出得也只是昙花一现。


早早出名还是比较有优势,天然占据了热搜,因为年轻总是会被人记起,即使随着时间过去了,但大家仍然记得这位年轻出名时的模样,就如我们始终怀念那时青春少女港剧的张柏芝,一动一静充满着美的灵气,还有那时可爱性感的舒淇,柔美柔情的哥哥张国荣等等,都是年轻的模样,还有最好年华被观众记住真是最大的幸运。

来辩 | 出名要趁早,有点意思


那些试图劝阻别人出名别太早的人,多半自己的人生也是碌碌无为终其一生,才会愿意接受出名还是不要太早,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褚橙式的晚年成功。当然,我相信晚来的出名也是一种出名,但是不能否认了出名还是要趁早。



正方
Ada

出名当然要趁早,这是时代的趋势和要求。看看现在的偶像选秀节目吧,有几个是超过20岁的?吃的就是年轻这碗饭,不趁早出名就没几年能赚钱了。


正经点说,第一,年轻或许是人一生中最勇敢的时候。俗话说的好,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无所畏惧是很多事情的敲门砖。这大概也是很多偶像卖“耿直”“呆萌”人设的原因。第二,年轻也是人一生中最风华正茂的年纪。最好的身体机能、最具活力的精神状态、最富胶原蛋白的外表,不趁早出名难道不是浪费吗!最后,年轻就是试错的资本。年轻人更容易被公众宽容和谅解“毕竟她只是个孩子”,年轻就算犯错了,过了几年重出江湖又是一条好汉,还有岁月可蹉跎。



反方


Jason

真的不知道多少人,都忘了古代都说烂的例子——“伤仲永”,泯然众人矣;也不知道多少人忘了,林妙可一站成名之后,多少年后只能摆出模版化的微笑,永远都是那个小女孩人设;更不要说最近的,庞麦郎一曲滑板鞋之后,长达8年的寂寞然后疯狂。他们都趁早都出名了,然后发疯,发傻还连普通人都不如,这种成名模式真的是让人唏嘘不已。


廖仲恺曾经说过《对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训话》:“所谓盛名难负,名不符实,反为见笑。”出名太早,然后承受不住这种能量带来的巨大变化,不是成就一个人,而是毁掉一个人。


反观那些出名很晚的人,他们在积聚了足够的能量之后,不仅走得相当顺坦,而且能够更好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持续输出,出名晚的人真的是应承了那句“是金子总会发光”,看看大导演李安,寂寂无名多年后成名,出来的每个都是精品,再看看我们的最近的娱乐圈例子张小斐,她也是出名相当晚,但却特别能够珍惜这种机会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些出名相对晚的人才会对荣誉特别珍惜,因为这个机会来之不易。

来辩 | 出名要趁早,有点意思


出名不要趁早,要晚一点,慢一点,缓一点更好。


反方
June

我不赞同出名要趁早。每个人都想出名,甚至都想着趁早出名,但对于年少的人来说,出名是个双刃剑,弄不好就会伤到自己。对于年少的人来说,如果出名太早,很容易被外界冲昏头脑,失去自我。他们没有足够的定力,没有足够的清醒认识自己。


历史上有多少年少成名,到老却籍籍无名,甚至落魄一生。与其如此,不如成名晚一点。


年少成名,很多时候,并不是实力具备,而是运气成分居多。千万不能把运气当实力。对于这一点,就算是成年人都未必能把握得很好,何况年少轻狂的年龄。


成名不是看一时,而是看长远。否则,昙花一现,又有什么意义呢?人还是要踏踏实实,让名气匹配得上实力,做到名副其实才行。由实力奠定基础的名气,才是真正的实力。


-END-



来辩 | 出名要趁早,有点意思


来辩 | 出名要趁早,有点意思


来辩 | 出名要趁早,有点意思

■ 编辑排版|Win,越努力,越幸运。

■ 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独立思考的人自会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港剧   黄埔军校   李安   正方   昙花   名气   年少   能量   运气   例子   模样   偶像   幸运   实力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