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迟满足,可别被带偏了啊


最近有妈妈和我聊起了孩子的自控力不好的问题,还有的妈妈说起了要对孩子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但是问她,什么是延迟满足,她的理解是,当孩子提出了要求的时候,明明可以马上给予孩子的,却故意不给,我才意识到,好多人被那个“棉花糖”实验带偏了。


关于延迟满足,可别被带偏了啊

延迟满足不是故意不满足!这个实验也只是测试孩子自控力的一种方式!


大概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就是网上很多人传说的“棉花糖”实验。


这个实验当时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做。研究人员找来几十个小孩,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放着棉花糖、曲奇等孩子们爱吃的甜点。


关于延迟满足,可别被带偏了啊


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也可以选择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如果他们能等到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那就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孩子们如果觉得在里面待不住了,也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结果,很多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只有大约1/3的孩子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奖励,这个时间差不多是15分钟。


这个实验最初目的是研究为什么有人可以“延迟满足”而有人却只能投降。


10多年后,这个实验的研究人员逐一联系了已是高中生的653名实验参加者,通过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调查问卷,了解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


问卷结果显示,当年那批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表现出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


关于延迟满足,可别被带偏了啊


与此对应的,是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上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实验并未就此结束,在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已经35岁以后,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当年不能等待的孩子,成年后有更高的体重、更容易有吸毒方面的问题。


棉花糖实验测试的实际是自我控制能力。既然所有孩子都急切想得到第二颗棉花糖,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等有的不能呢?那些自我控制能力好的孩子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通过对孩子们行为的反复观察,研究人员发现,秘诀就在于“转移注意力”。


那些肯等待的孩子不会一直盯着棉花糖,他们要么捂住眼睛、要么去玩捉迷藏或是唱歌,成功地转移了对棉花糖的关注。


关于延迟满足,可别被带偏了啊


所以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可以学习训练的,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的自控力不够,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改进和训练的方法,后天的培养很重要,要让孩子们有大量的学习经历,特别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找到成功办法的经验。


咳,其实犯错也要趁早!成本低,改进的机会多,重点是爸爸妈妈要给力!不要被人带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斯坦福大学   上个世纪   参加者   友谊   研究人员   棉花   注意力   当年   爸爸   自我   能力   妈妈   发现   孩子   测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