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原以为生孩子已经够难了,没想到养孩子更是难上加难。


这两天,看到了一则新闻,让我这个当妈心都揪成一团。


在浙江温州,两名五年级的小女孩坐在4楼的雨棚边缘哭泣,并且还有要跳楼轻生的念头。女孩的家长在一旁急得差点晕了过去。


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她们哭着朝警察喊道:为什么大人老是说话不算数?为什么他们答应我们的事情总是做不到?


原来,导致这危急一幕的原因是双方父母的谎言。


两个小女孩是很好的朋友,期中考试过后,两人都考得不错,双方父母答应了会带她们去对方家中玩,这也成为了她们每天最期盼的事情。


然而,到了约定时间,双方父母都因为工作繁忙,几次推脱,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


两个小女孩因此倍感失望,一气之下,便相约一起跳楼。


万幸的是,在民警和消防救援人员的劝导之下,最后终于把两名女孩成功解救。


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这两名小女孩的做法固然极端,可是也让人不免细想,这是积攒了多少失望,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很多时候,父母总觉得一个小小的承诺,一句小小的责骂不过是蜻蜓点水般微不足道,然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可能是无形的刀子,无情的伤害着他们。


这年头,当孩子的难,当父母的也难。


几千年前皇宫里的奴才个个谨言慎行,生怕掉脑袋,如今咱们当父母的也得小心翼翼,生怕孩子想不开。


哎,都是“侍奉主子”的苦命人啊。


养娃这一路,真的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当父母不是一件易事,一辈子都需要学习,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教育孩子的路上,有几点忌讳,我希望父母再也不要做了!



1


忌讳一:

对孩子撒谎,言而无信


你只要乖乖吃饭,爸爸就带你去游乐园;


你只要认真写作业,妈妈就奖励你一架宇宙飞船;


你只要...


很多时候,大人会为了让孩子认真完成某件事而对他们许下承诺。


承诺之后,有的家长会信守诺言,言而有信,而有的家长会认为这不过是哄孩子的套路,孩子过不了多久就会忘了,也就不去兑现承诺。


家长以为的无关紧要,却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的心里。


在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四年级学生和八年级学生中,“家长答应孩子的事情做不到”成为了孩子心中家长不良表现的榜首。


对于家长曾出现的不良状况中,4成的四年级学生,近6成的八年级学生纷纷选择了家长不守信用。


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这一数据,打了多少父母的脸,也揭露了多少父母不愿承认的事实。


女明星张歆艺曾提起过儿时的一件事。


小时候有一回,她看上了一双白色球鞋,求着妈妈给自己买一双。后来妈妈和她约定,只要考试考到了多少名,就给她买。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张歆艺疯了一样地用功念书,但是,等到她考到了约定的名次,妈妈却食言了。


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妈妈的谎言,就像一颗种子,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


这件事情虽然很小,可她却记了半生。以致于到了现在,已为人妻,她也依旧放不下,疯狂地给自己买了无数的白球鞋,只为弥补当年的失望。


做家长的,千万不要抱有“孩子还小”“他们什么也不懂”“很容易忘记”的侥幸心理。你的每一次言而无信,都有可能为孩子日后的叛逆、极端、谎言铺下垫脚石。


人无信而不立,取信于子女,就是取信于天下人的第一步!



2


忌讳二:

万事都替孩子做主


在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父母。无论孩子多大,在他们心中永远都是涉世未深的小孩。


这类父母会非常习惯的去干涉孩子的方方面面,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孩子人生最好的引路人,只有在他们的指引下,孩子才能变得更好。


在百度的一个“啃老吧”上,就有这么一批人。


他们年龄大多在三十四岁,整天无所事事,觉得打工太辛苦了,就辞职在家,而自己遇到什么事也不知道怎么处理,都得依靠父母帮自己解决。


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这群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小到大都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


不少父母,习惯了溺爱、包办,帮孩子系鞋带,帮孩子处理麻烦事,帮孩子相亲找对象...他们不让孩子经历磨难,只顾冲在前头,用身体抵挡让孩子成长蜕变的机会。


在知乎上,又有这样一批人。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网络求助,只因父母过分干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失去了自我。他们不敢回家,不想回家,甚至还被家人逼到接近疯狂状态。


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在这种“万事都替孩子做主”的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呢?


要么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要么就是接受一切,成为啃老的巨婴,万事都离不开父母。


无论是哪种,都只能让人感叹:可悲啊!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剥离,而后者意味着子女的独立。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经说过:“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真正理智地爱孩子,父母就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得到锻炼,并逐步独立起来。



3


忌讳三:

缺少对孩子的“舒压”训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自杀行为,让许多人纷纷认为:如今的孩子抗压能力真的很差!


可是对于这话,我不敢苟同。


前几天,我带着女儿在小区玩耍的时候,听到了两个幼儿园小朋友的对话。一个孩子说:“我的画画班和舞蹈班撞课了,我还得调课。”


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听到这话,我对这个小朋友肃然起敬。遥想当年,我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哪有什么撞课的说法,不都是在学校嘻嘻哈哈一整天,然后就回家嘻嘻哈哈又一天吗?


幼儿园尚且这么忙,初高中就更不用说。


我一个亲戚的孩子,早上6点半起床背诵,晚上做作业做到1点多。周末没有双休日,除了完成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还要上补习班,一周只有周日下午才可以休息一会儿,但下午5点半又要去学校晚自习。


可是,孩子们学业如此繁重,很多时候却还要被家长说,现在小孩抗压能力太弱,不愁吃不穿就知道玩。


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孩子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真的不比大人轻。如今的孩子不是抗压能力差,而是舒压能力差,他们没办法找到合适的方法缓解自己的压力,所以一旦面对压力,就会采取极端的措施。


为人父母,不是去指责孩子抗压能力差,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舒缓压力,调解自己的情绪。


日本作家久世浩司创作的《抗压力》里提到过三步缓解孩子压力的方法,我觉得可以供父母们参考。


第一步“平复情绪”。


父母可以数“一、二、三”帮助孩子进行深呼吸,让孩子情绪稳定下来。


第二步,让孩子通过倾诉将内心残存的负面情绪释放出去。


有时候我们身体不舒服,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心里就会开始变得紧张。但是只要医生给你检查后,你知道了病因,心情便会放松。


很多孩子不善于表达,他们有时候会有莫名的郁闷,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父母与孩子一同找出郁闷的原因。


第三步“共鸣”。


孩子知道了父母注意到了自己的情绪,是非常开心的,就好像父母在对自己说,“我知道你刚刚怎么了,没关系,爸爸妈妈陪着你。”


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纳了,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孩子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两学生相约跳楼,真相刺痛3000万父母:教育孩子,这几点千万别做


时代在发展,而我们做家长的教育模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育孩子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有边教育,边检讨,陪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父母   目的   言而无信   学生   家长会   忌讳   刺痛   教育孩子   能力差   小女孩   幼儿园   谎言   真相   情绪   家长   压力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