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暑假期间,手机好似一个杀手,在威胁着孩子们。

几天前,看到一则新闻:

安徽黄山的一学校内,一男孩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就站在5楼宿舍阳台外欲轻生


救援人员赶到学校时发现,该男孩已攀附在五楼宿舍外的窗台上,情绪十分激动,随时有坠落的危险。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消防救援人员一边安抚学生情绪,一边缓慢向其靠近。趁学生不注意,将该学生双手牢牢抓住,采用“熊抱”方式将其拽入室内,避免一场事故的发生。


这个男孩,还留下了一封遗书:

“对不起,你们去生一个更好的吧……我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这类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手机对有些孩子们的影响,超乎想象

杭州滨江一小区,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孩从19楼坠下,落在三楼阳台上,当场死亡。警方认定为自杀。


事发前,家人发现女孩又在玩手机,提出反对意见,双方发生争执,随后女孩跳楼身亡。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在河北邯郸,一对兄妹从家中四楼楼顶跳下,两人全身出现多处骨折,其中9岁的妹妹已经醒来,而11岁的哥哥却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而造成兄妹牵手“跳楼”的原因,却是因为哥哥告诉妹妹“手机游戏中从楼上跳下是能重生的,我想试一试”!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一位12岁的初中生,花光了爷爷奶奶攒了一辈子的10万元积蓄。而这些钱,全都充进了各种手机APP里!


游戏装备、直播打赏……视频中的老人几近到了崩溃的边缘。爷爷说,这些钱他们舍不得花,都是留给孩子以后用来读书的,却没想到……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手机正无情地摧残着这些不谙世事的未成年孩子,甚至是孩子背后的整个家庭!


01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

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

在家长圈一直都流行着这么一句话: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


中国青年报联合问卷网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数据结果显示:

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


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


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青少年们,绝大多数都受到了手机的荼毒!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1、占用孩子的时间

你们知道制作一款成功的手机游戏,它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吗?

是兴奋点。

《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曾经在他的演讲中这么说过:

游戏大佬们制作的《王者荣耀》让人十分钟就有个兴奋点,而吃鸡游戏三分钟就要有一个兴奋点,而甚至要追求一分钟一个兴奋点。


说白了就是只要让你坐到游戏跟前,根本就下不来,想下来也不要你下来,你下来那就是制作游戏的人的失败了。

而事实上,它的兴奋点不仅仅在“游戏时间”,它还会影响孩子的“非游戏时间”!

上局游戏的复盘回顾、绞尽脑汁思考如何通关……

如果一个孩子的玩手机时间仅有半小时,那么他一定会在游戏时间后的半个小时、乃至一个小时内循环反复地思考游戏内容!

如果是在睡前玩了半小时手机,那么他至少要推迟一个小时后才能稳定心情入睡!

孩子的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都在被手机无情地“消耗”着!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2、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当孩子在上网课、或是写作业时思考游戏通关或是直播明星时,说明孩子的专注力已经开始遭到了破坏!

因为手机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实在太容易得到了,甚至可以说是唾手可得;

而学习却是一件需要高度专注力才能完成的事。

深受“唾手可得”的手机影响,对学习的专注力就会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无法长时间地深入思考,面对学习越发力不从心,甚至是直接放弃!

殊不知,这些放弃专注的孩子们,已经被手机所“操控”了!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3、失去对虚拟和现实的辨别能力

事实上,类似模仿游戏跳楼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

早在2005年,天津一13岁男孩于24楼纵身一跃,追寻《魔兽争霸》中的英雄朋友;


2018年,江苏南通一13岁男孩跳楼身亡,坠楼前在模仿游戏《绝地求生》的动作;


2020年1月,墨西哥一11岁男孩模仿《自然选择》中的游戏情节,开枪打死一名教师,随后自杀……

这些手机网络游戏,无不影响了孩子对于虚拟和现实的辨别能力!

请严肃地告诉孩子,“死亡了还能被队友救活”这种事,在现实中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02

陷入手机“圈套”的

正是从小被娇惯的孩子


曾经有教了多年毕业班的高中班主任,在分析班级成绩单时发现:

手机的使用频度和成绩好坏的关系是成反比的。


目前班上成绩退步严重,名次靠后的学生中,几乎都有手机,其中大部分同学都会用手机玩游戏,有些孩子甚至已经到了依赖的地步。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另一位语文老师则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

班里玩手机玩得最凶的学生,往往不是那些常人眼中的“富家子弟”,而是一些家境一般的孩子。

为什么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反倒没有对手机强烈的依赖性?背后或许是家长的管控起了作用。

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却是被大人娇惯着长大的,很容易就陷入手机的圈套中,成为一刻都离不开手机的“手机奴”。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成绩永远都赶不上家庭条件好的。

并不是因为家庭条件而影响了教育资源,而是因为父母没有严格地管控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和力度。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这些爱玩手机孩子,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称他们为“活在气泡里的孩子”。

手机就像一个气泡把他们包裹、套牢了起来,让他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小小的屏幕上,学业自然就荒废了。


03

学霸能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

学渣只能从手机中找归属感


如今,青少年手机 “成瘾”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

深扒背后“成瘾”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以下几个:


1、缺少父母的陪伴

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曾说过:

很多家长懒,把手机丢给孩子,来解放自己的时间。

正是家长懒得陪孩子,才酿造了孩子的手机“成瘾”!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2、缺少自控能力

《清华学霸教子经》里认为,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是常态。

其实缺乏自控力,全天下都一样。扪心自问,你能够对待手机说放就放吗?

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玩手机,而是应该从小就逐渐培养他的自制力,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手机“成瘾”!


3、对学习不感兴趣

部分孩子沉迷手机的世界,不是因为真的爱玩手机,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

作为家长,需要细心地观察他们的学习状态。当出现一些不爱学习的征兆时,就应及时做调整,帮助孩子重建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上来了,自然就会减淡对手机的兴趣了。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4、逃避现实压力

请别小看孩子的学习压力!

特别是孩子升上了三、四年级,学习难度和压力都是倍增的,孩子的抗压能力较弱,一时无法适应,就会想要用玩手机来逃避压力。

如果孩子最近的生活状态很是消沉,请多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帮助他们缓解压力!

对于学霸来说,能从学习中找到满满的成就感;

而对于学渣来说,只有手机才能让他们拥有生活的归属感!


04

真正“杀死”孩子的不是手机

其实是父母

《少年说》中有一期,小学生叶子健站在高台上,流着泪说道:

小时候,我以为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我每次抬头看他们时,他们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看。


他们想我安静,不捣乱,就会把手机扔给我,让我一个人玩。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最后,他委屈地控诉道:

你们大人总是这样,为了图现在的安静,用手机稳住我们。


等我们长大了,沉迷于手机,你们又会觉得,是手机耽误了我们。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小的时候,是谁把手机塞到我的手里?


又是谁,放弃了对我的关爱和陪伴?

原来,不是手机夺走了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拱手把孩子让给了手机。

原来,“杀死”孩子的从来都不是手机,而是父母!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儿童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过:

孩子的心理问题,所有的表现,都一定是折射父母的水准。

如果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间里,只顾着把手机丢给孩子,其他都不管不顾;那么将来孩子同样也会这样,对父母、甚至是这个世界都变得冷漠起来。

因为从小父母就用给他手机这个行动教给他:小小的手机,才是他的整个世界。


05

手机没错

错的是我们没给孩子做好约束

手机和网络这个“定时炸弹”,其实本身没错,我们不能否认它作为时代和科技进步的产物,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只不过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必须和他们做好恰当的约束。


1、孩子学习时隔离手机的“约法三章”

曾有一位高级教师提出了孩子在学习时,隔离手机的约法三章:

孩子写作业时,手机要放在离他10米以外的固定位置,电脑网页要有白名单制度,白名单以外的链接要在休息娱乐时间才打开;


下课时间作业优先,不完成作业,不接触手机;


浏览手机看疫情的次数要有约定,比如早晨、中午、晚上各一次,每次都不超过多少分钟,这一条对全家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这三条约定,能够逐渐培养起孩子对于学习的专注度;而时间的约定,也能让孩子在其中逐渐学会“自律”。


2、不要把手机作为孩子的奖励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把手机作为孩子学习的奖励,其实这样是不好的。

表面上看起来,它能够推进孩子的学习动力,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变相的奖励,你的一句“做完这题就能玩手机”,会让孩子在脑中充斥着手机的内容,学习和作业则变成应付了事。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3、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的课余时间

如果孩子的课余时间是充实的,那么他们就不会想着手机了!

归根结底,孩子玩手机还是因为家长的陪伴不够多。

道理很简单,回想上次你带他去动物园的场景,他会想着手机吗?回到家后他是不是乐此不疲地和人说动物园里的动物多么有趣?

有了家长的陪伴,孩子的课余时间就不会感到空虚,这样的快乐才是持久的!

男孩跳楼自杀:对不起,我控制不住玩手机,你们生个更好的吧

4、上课时手机的处理方式

上课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手机或是ipad等电子产品,那么为了让孩子能够专心,家长就必须监督他做到以下几点:

① 关闭微信和QQ新消息提醒;

② 打开群消息免打扰功能;

③ 取消朋友圈照片更新提醒。


写在最后:

希望家长们能够明白,想要彻底禁止孩子玩手机,你们才是永远的主力军!想让他们自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请不要再指责手机了,它又有什么错?它只不过是科技发展下的一个没有灵魂的产物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约法   男孩   作业   手机   课余   专注   家长   父母   兴趣   压力   能力   孩子   时间   学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