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论文陶行知: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小学德育论文陶行知: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受到学校德育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德育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改进,小学德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这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现阶段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入手,通过解读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概念,从精神和意义上着手,得出有利于小学德育解决现阶段遇到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陶行知 小先生制 小学教育


一、引言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所提倡的精神和教育理念是中国教育创新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财富。

在30年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留下的教育理论全面而实用,除“生活教育”“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民主教育”等为众所周知的教育理念外。

“小先生制”也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对当今的教育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有着相当强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价值。


二、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理念的背景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20—30年代提倡的普及教育理念,主要由受过教育的学生对年幼的儿童进行知识教育,以此来扩大教育知识的传播,开展全民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这种同性质的人传人的教育形式是传播知识最佳途径,也是最有成效的形式,从小普及知识的传播,实现拥有知识的重要能量。

“小先生制”具有相当完整的实践价值和丰富的内涵。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为贴近实用价值。

这种价值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小学德育教育解决面临的问题,进而走出困境[1]。


三、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在新课改教育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小学德育,作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初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德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今天,小学德育教育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困扰着教师和学生。

通过探讨陶行知的“小先生制”,不难发现该制度是能够适应如今的教育改革并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走出小学德育教育的困境起着决定性的价值理念,有助于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打破思维固有化,创新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不光是把书本知识学习明白,更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初期阶段。

如果教师一直靠传统教学模式灌输知识给学生,不让学生自主思考实践解决问题,很难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培养道德规范和理念。

作为主体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在情感认同方面就难以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只是外在性质的培养。

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开放教学权利,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做到有效沟通。

小学生是对新鲜事物随时充满好奇心并且极富表达欲望,他们喜欢表达内心的想法,在表达的同时不仅能感悟自己同时也会传输给周围人。

因此,可以让小学生把学到的东西正面积极地表达给周围人,影响周围人[2]。

例如,针对现行小学德育教学中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问题,提出以陶行知“小先生制”学习为教学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小学生学到的不同知识、和小学生能力水平进行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现代小先生制”沿袭了“ 人人都是小先生”的思想内涵。

倡导交流互助合作的学习精神,打破了固有的教学思维,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需求改革教学方式。


立足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德育教学

“ 小先生制”结合了陶行知先生“ 生活教育理论”,所学、所教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源自生活并适用于生活当中。

因此,“小先生制”的教学活动也都是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的。至于小先生要教的内容和方式,是取决于小先生会写什么知识内容。

陶先生认为教育是不能和生活相脱离的,必须结合生活,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方法都要和生活相融合。

将这个理念放到如今小学德育教学中,针对德育教育依托课本脱离生活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变。

小学德育必须在学生生活实际中立足,通过创建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教学,改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3]。

例如,通过观察小学生的生活内容,结合德育教育典型案例或者故事,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模式,把情境代入到课堂中。

通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有效认识到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突破学科壁垒,注重交叉渗透

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小先生制”主要是以人传人的知识传播方式做到渗透并共享知识的理念。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应着力突破学科壁垒,注重交叉渗透。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 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

将正确的德育知识和行为规范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以便更好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品行标准,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四、结语

陶行知先生 的“小先生制”教育理念有着高校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标准,对中国德育教育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在教学中要发扬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思想,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走向。


参考文献:

[1]王丽.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158-159.

[2]陈炜琦,罗华荣.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J].教育参考,2019(05):61-66.

[3]高芳.培养数学讲堂小主人——陶行知“小先生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2):12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小先生   德育   启示   小学   教学方法   情境   小学生   理念   德育教育   能力   课程   价值   教师   知识   学生   德育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