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不可忽视的青春期

多年前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当时读完就放回书架了,根本没去仔细想这本书是在讲一个什么道理,因此一点深刻的印象都没留下。


直到今天在看《解码青春期》时,书中提到《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版青春期的青少年形象时,我重新看了这本书,才发觉作者对于青春期青少年的叛逆形象刻画地淋漓尽致。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可忽视的青春期

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的家庭条件很好,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律师,哥哥是一名作家,有一个成熟可爱的小妹妹。他就读于一所很有名气的中学——潘西中学,但是由于他期中考试五门功课中,有四门不及格,因此被学校开除了。而且这是他上过的第四所学校,之前都是同样的原因。父母为此感到焦头烂额,无能为力。


他聪明,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很叛逆,明明心地善良,想交朋友,但总是表现出来冷漠并固执己见;明明憎恨世间一切很虚伪,自己却不时地说谎;明明想做很多事,但总是不付诸任何行动,最后什么都没干成。


即便他的所作所为如此让人难以接受,但还是有一处深深打动了我:他说他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边上,要是有孩子跑向悬崖的话,他可以及时抓住他们,这是他唯一真正想做的事情。


尤其霍尔顿和妹妹的关系特别好,对妹妹也特别有耐心,妹妹十分喜欢他,他决定离家出走前也要见一下妹妹。妹妹为了和哥哥一起,竟然放弃上学要和哥哥一起走。最后为了妹妹,他终究留下来了。


可见,青春期的孩子外在表现无论多么的拙劣不堪,但仍挡不住他内在的善良和对家人的爱。


《解码青春期》中说有一项调查发现:尽管孩子对你叹气、翻白眼的频率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可是他们想要你(父母)的陪伴,他们需要你的陪伴。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可忽视的青春期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顽劣,倔强,固执,愤世嫉俗,看不惯世间的种种,又听不进去大人的意见,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完全停留在个人感受上,我行我素,忽视规则,不撞南墙不回头。


霍尔顿上的第四所中学仍然落到被开除的下场。他不但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仍然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事情上。


他讨厌校长的虚伪、世故,他对除了语文以外的任何课程都不感兴趣,他认为同学的行为让他无法忍受.......因此,他逃课,考试不及格是理所当然的了。


他的历史老师苦口婆心地劝导他,希望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将他拉上岸来。并告诉他:“人生是一场比赛,你得遵守比赛规则”。他不但对老师的话感到厌烦,充耳不闻,反而跟他一边胡扯,一边在想着其他的事情,比如“冬天的时候,河里的鸭子去哪了”这些天马行空的问题。


此外,他对教过他最好的一位老师安托利尼先生评价很高,这位老师也很喜欢他,对他寄予很大希望。当老师得知他又被学校开除后,希望了解事情的原委,帮助他找出问题。


但从他的口气中了解到,他对于口语课老师的意见非常大,而且对于给他不及格的分数也很不满。原因是老师要求要紧扣主题,而霍尔顿认为跑题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让自己的思绪信马由缰,又对规则进行挑战。


安托利尼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关于教学的问题,干任何事,都要分时间、场合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其次,学校教育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心性,避免你走很多弯路。


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对于年少轻狂的青春期少年来说,纯粹是白费口舌了。结果可想而知,他全当了耳边风。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可忽视的青春期

霍尔顿的行为是现代社会非常典型的青春期少年形象,对于这样的孩子,是令父母、老师很头疼的。


但我觉得这样孩子的背后一定与家庭、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孩子是在家庭和睦、在父母足够的爱中长大的孩子,可能如此叛逆的几率会减少一些。


哈佛大学的儿童发展中心做出的一项调查发现:适应力强的孩子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些孩子与他们的父母、看护人保持着至少一种稳定、忠诚的关系,这种关系能针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及时响应,给予支持,提供保护,这种关系会帮助孩子培养一些关键的能力,比如计划能力、调控能力等,这些能力能够让孩子对逆境或顺境做出适当的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青春期   霍尔   叛逆   哥哥   父母   事情   妹妹   形象   能力   老师   关系   孩子   中学   家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