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必备工具书:《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

文/幸福梅

写作者必备工具书:《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


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自己一场大病痊愈后,对待病人越发慈悲认真,他说,“只有站在病人角度亲身经历过病痛,重返医生岗位,才知道病人最需要什么”。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经过市场调研,才会设计出更贴合人性的产品;当了母亲的女子,更能体会妈妈的付出;做过编辑的作家,更知道文章如何写才能被市场所接受,美国作家保拉·穆尼埃便是如此。

他本人擅长创作推理、惊悚、科幻、言情等类型的文学作品,而且担任过多年的策划编辑、文学经纪人以及写作教师。

作家出身的他,面对大量稿件,最知道什么样的文字能脱颖而出;

经纪人的经历,让他有幸听到各种编辑的反馈,了解他们眼中的有效无效;

作为编辑和教师,他则尽力帮助作家,让他们的书稿成功展现并受到欢迎。他自己写作时,也把多年总结的很多技巧和诀窍运用其中。

上述一切经验,他没有私藏,现将之完整地提供了出来。《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就是他专门设计的写作工具书。书中,他揭示出创作精彩故事的秘密,大量专家建议和随时可使用的练习,让爱好写作的人受益非浅,写作能力迅速提升。

写作者必备工具书:《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


在《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一书中,保拉·穆尼埃认为,要先确定自己的主题陈述,也就是主要事件的发展(情节)、情感影响(主题)以及故事的独特之处(卖点),然后再展开头脑风暴,将之扩充为多层次的故事。接着要继续打造复杂的主人公和大反派,并让次要人物服务于他们。确定人物后,就该构思在每个场景中他们要如何去做,在此,保拉·穆尼埃分享了三幕结构法构思初稿。

实用且清晰的案例分析,让读者明白了如何天衣无缝地拼合故事,如何探索场景,以及如何利用分镜将故事写得精彩纷呈,妙笔一幕接一幕。最后,还要像织毛毯一样,将所有元素织成一个故事,再加上让读者一口气读完的秘密,以及完美的备忘清单,于是,作品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

《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这本书有厚度,有深度,关键是有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如果读者能老老实实听从穆尼埃的建议,一步步按照他的经验做起,至少会觉得写出和此书同等厚度的书稿并非难事。阅读这本书的中途,我几次有马上开始写稿的冲动,且一直受困于长篇书稿的情节及诸多问题,也都找到了答案。受益于作者的贴心,还收获了许多实用且有针对性的阅读参考书目,下面,给大家列举几点最吸引我的地方。

写作者必备工具书:《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


一、情节就是一件事接着另一件事,什么,什么,再来一个什么。-----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我相信很多写作者和我一样,比较擅长一两个故事或者短篇文章的谋篇布局,对于比较长的作品,很多时候,也就是在头脑中想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此时,有人明确对你说,大部分长篇故事一般有50~100个场景,初稿时,只要搞定60个就好,那我们是不是会觉得,原来这一切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呢?

用60张空白索引卡写下不同场景,然后调整顺序摆放,直到头脑风暴摆出最具戏剧性的顺序,再将之分成三堆。第一幕(开头):15个场景;第二幕(中间)30个场景;第三幕(结尾)15个场景。当然,笔记本、便签贴、软件程序都行,选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目的就好,这个就是穆尼埃的三幕情节结构法,很简单、很实用。

二、我从开头开始,接着一路走到终点,停笔。---安东尼·伯吉斯

穆尼埃说出版界有句老话,虽然我是第一次听说,但也深以为然。这句话就是“这本书是否畅销看第一页,下本书是否畅销看最后一页,能否赢得读者要看中间部分的阅读体验。”

老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今写文章,开头更难,因为读者留给你的时间并不多。大家习惯了手机阅读,文章的打开率、阅读时长也都变得苛刻起来。保拉·穆尼埃这本《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的书名里,将“抓人”重点指出,绝对大有深意。他想用书名抓住我们的注意力,他也知道文章在开头就要抓住读者,他甚至明确指出作者只有140个字的机会来吸引编辑和读者,你说,紧不紧张?刺不刺激?

他分析了一本书的开头,读不下去和继续读下去的十大理由,以及开头的禁忌。看完我的确无语了,真的全中过啊!此处需要自省三分钟。

写作者必备工具书:《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


三、若是翻到最后一页,感到有点像失去了一个朋友,这就是一本好书。---保罗·斯威尔

对于一个糟糕的结尾,保拉·穆尼埃说人们会嫌恶地把书砸向房间的另一头。的确,好的结尾非常重要,它让我们感到舒服和美好。

书中关于结尾的 “创作实践”这个练习必将给我们带来很多收获。

“最近一本让你念念不忘、希望永不结束的书是?

思考自己为何喜爱这种阅读体验以及故事令人产生满足感的原因,记下所思所感。

现在将这本书找出来,重读最后三章,分析这些章节为何能够让人产生非凡的阅读体验,重点关注下列内容:行动、事件、最后一章、最后一页、最后一句……”


这个练习简明且容易上手。

相信很多人对一本书的结尾意犹未尽之际,也试图揣摩过作者的写法和设计,但肯定没有用如此清晰明确的方法来剖析和练习过。

我看书时喜欢先找一支笔抓在手里,勾勾画画或者做点笔记什么的,看《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节省了很多笔墨,因为除了正常的黑体文字外,引用的话已在黑线框内,这正是我们深感共鸣的浓缩语言。“轻松激发好创意”和“创作实践”的段落则用了深浅不一的灰色背景。这本书的实用性落实到方方面面,排版设计亦是如此。

无论是创作小说、回忆录、舞台剧还是影视剧本,在书中都能找到自己需要掌握的情节构思体系,都能凭借这一体系创作出千迴百转、精彩绝伦的故事。

《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的作者已经尽力将自己所有经验和方法介绍出来了,读者要做的,就是耐心细致选取自己需要的那些东西,用以完善和成就自己的作品。


我是幸福梅,愿用最大的善意在世间传播温暖。欢迎关注@幸福梅观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作者   故事   书稿   初稿   工具书   构思   结尾   开头   病人   场景   情节   作家   读者   编辑   经验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