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这是一封女孩写给妈妈的信笺,母女通过信笺沟通本该是幸福、快乐的事情,但是,这封信恰恰相反,内容太沉重,沉重到我看过后忍不住泪眼婆娑。

因为,女孩写完这封信,就选择了与这个世界永别。

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很显然,孩子在家里遭受了打骂。

一个女孩,被父母打脸,打手背,手臂,还有大腿,还被皮带和电线抽,不仅仅打,还会骂最难听的话。

而且这对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学习成绩班级前10名,年级前20名,期待孩子考到满分.可见,孩子承受着父母打骂式的身心摧残,还要承受考取高分的学习压力.

女孩初二,父母也就是80后呗,80后的父母竟然不懂得孩子不可以打骂,更不能压力过大.

当女孩被打骂的时候,会让他们很绝望,绝望到极致就是对生命的不珍惜,冲动之下,难免会做出悲惨的行为。

1.女孩重视关系,特别是父母之间的关系

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女孩天生重视关系,她们最初就期待着和父母拥有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妈妈,她们期望和妈妈在一起,她们很在意妈妈的爱,孤独、被遗弃会让她们的心灵遭受创伤,甚至一辈子都快乐不起来。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粗暴,情感敏感的女孩会认为自己不值得父母喜欢,活着没意思,从而丧失生活的热情。所以,父母要多关注女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满足他们的爱的需要,他们才会快乐,才会对这个世界充满信任和期待,才不会对自己自暴自弃。

2.打骂,谩骂很伤孩子自尊心,导致孩子失去成长的动力

打骂、谩骂孩子因为会伤孩子自尊心,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特别是经常性的打骂,简直就是对孩子人格的摧残。孩子正处于人格建构期,需要父母以能让孩子温暖的方式与他们相处才能建立起积极的人格,如果父母动辄打骂,那么孩子的人格必然消极。

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如果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而且打得很重,一定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父母不爱孩子的种子,也会带给孩子一种感受:自己并不值得父母爱,父母并不爱护自己。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需要父母的爱丰盈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得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友爱和善良,有更强的探索心理。当他们觉得父母的爱并不纯粹的时候,他们对父母的崇敬、信任心理也在降低。

父母动辄批评、咒骂和大声命令,会让孩子生气和心存戒备,会产生逆反,即使父母对孩子好,孩子也会觉得是为了“好成绩”“让父母脸上有面子”“等,而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使得孩子失去为自己成长、努力的动力。

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3.青春期是成长的迷茫季,孩子更加需要父母的支持

青春期孩子因为身心发育很快,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展的节奏,会导致身心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容易冲动。

青春期孩子的成人感很强,要独立,为了让身边人对自己有个较高的看待,佐证自己的成人感,他们会会有违抗父母的意愿、与正常的做法相反、做出出人意料的事情、和大人对着干、挑战规则和权威、莫名其妙地发脾气等表现。

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此时,父母要和孩子站到一起,接纳孩子的叛逆表现,以陪伴的态度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孩子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跟青春期做斗争,不会孤独,更不会走向消极,就能顺利建立起自我同一性。

当孩子不再迷茫,知道自己是谁,懂得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看到自己的可爱之处,那么,他们就不会绝望,而是努力地成长,冲破青春期成长的茧壳,兑变成最美丽的蝴蝶。

爱是个动词,对于女孩,爱是陪伴,爱是尊重,爱是沟通,爱是理解,但爱绝不是打骂。

1.给女孩无条件的爱

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无条件的爱指的是无条件地关注女孩的成长,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顺从也好,反抗也罢,父母都不打不骂,不吼不叫,不威胁,不斥责,而是积极关注孩子的情绪表现和内在需求,有不良表现时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但是会检测选择的方向,即使给与孩子较多的自由,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学坏。

在教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多给与鼓励和赞赏,积极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在孩子的家庭地位上,父母不以获得高学历、考高分作为交换条件,而是以孩子的人格发展为基准。

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当女孩的外在表现被父母确定为不良行为以后,父母不要简单化地认定为孩子不听话、学坏了,而是要努力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个体的许多行为都是想在群体中寻找一个地位或位置。最为常见的有,想获得注意,争取某方面的权利,报复他人,不想被管就表现能力缺乏或者假装能力缺乏。

2.避免无条件的满足

无条件的满足指的是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不考虑客观条件,不考虑后果,无限制的满足宝宝的要求,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溺爱、娇纵孩子。当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时候,容易被孩子的欲望牵着鼻子走。

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1岁以后,孩子和妈妈建立起了安全型依恋关系后,爱就有了界限,就不能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需要了。大概从两三岁开始,就要立规矩、制定行为界限了。宝宝必须从这样的自我中心意识里苏醒过来,面对现实的世界。我们要把外在的规则展现出来,就是要孩子内化从外在的关系和服从纪律当中学到的规范,逐步地适应社会。

给宝宝立界限是培养各项品格的方法,是成长的需要,我们坚持了,就是对宝宝无条件的爱。如果我们跟着宝宝的感觉走,宝宝一反抗,我们就放弃,任由宝宝待在舒适区里,是无条件的满足。

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3.陪伴会让女孩生命力变强

对于小孩子来说,睡觉前父母的陪伴特别重要,能够帮助孩子迅速入睡。但是,陪孩子睡觉,指的不是跟孩子睡在一张床上,而是同处一室。

当女孩考试没有发挥好,或者参加比赛输了,这些时刻,我们一定要陪在孩子身边,给孩子以鼓励,让她看到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输掉的原因,那么,女孩就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丧失自信。

当女孩生病的时候,身体和心理都很脆弱,这个时候她们需要妈妈的照顾。如果我们陪在女孩身边,女孩就不会觉得太痛苦,甚至还能感受到亲人的重要,对稳固亲子之情很有好处。

女孩对人生的绝望警示父母:爱是个动词,但绝不是肆意侮辱、打骂


当女孩失去了最为重要的亲人、朋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陪在女孩身边,与她们共情,让她们在充满温情的氛围里忘记伤痛,懂得珍惜生命。

女孩被人误解的时候,心情也会很差,这个时候,我们要陪在孩子身边,当她心情平静了的时候告诉她,误会没什么大不了,只要跟对方解释清楚,给对方时间,冷静地思考,慢慢地误会就会解除。

父母吵架的时候,女孩最心痛了,她会担心父母会不会离婚,担心家里变得不再温馨,担心父母吵架被同学听到了会让自己难堪……所以父母吵架时一定要顾及女孩的心情,吵完架后也一定要及时和女孩谈心,安抚她受伤的心灵。

#爱是个动词##青春期女孩##养育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父母   女孩   信笺   这个世界   动词   青春期   外在   界限   侮辱   人格   绝望   担心   身边   妈妈   关系   宝宝   孩子   心理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